张晓龙 在现代,过曲水流觞的日子
- 来源:凤凰生活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张晓龙,甄嬛传,如懿传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6-09-12 11:55
自打张晓龙穿上了《甄嬛传》中那套英姿凛然的蓝色太医服后,「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的古人气息就在他身上萦绕不散。温太医一角让他几近一夜成为历史中最让人着迷的大暖男,即便后来脱下朝服回到现代,不再手执药方医卷,谈吐间也俨然一位从古代穿越而来的学院先生。
既然不小心混入了娱乐圈,就顺便让这股儒雅之风来正本清源。
采访张晓龙的时候,是《后宫·甄嬛传》续集《如懿传》紧锣密鼓准备开机之时,张晓龙正忙碌,奔前奔后,给这个蓄势待发的庞大剧组做细致的礼仪指导。自从《甄嬛传》用绝对真诚的姿态打开古装宫廷剧的新纪元后,张晓龙就发明了一个新工种,后来从精雕细琢的《琅琊榜》,再到制作精良的《芈月传》,每一个有关礼仪习俗的历史镜头,可能都有张晓龙严谨认真的一双眼睛在紧盯着。这一次《如懿传》,他费了更大的心思,希望在艺术上创造出“以往不曾见过的东西”。
谈到礼仪指导,许多人以为只是动动嘴皮子的功夫,立在一侧看看演员们怎样施礼。“这其实只是最简单的部分。礼仪在一个剧组里是最繁杂的,它交叉了每一个部门,服饰、美术、镜头、演员都穿插其中,从来都不是单一的。”比如一个普通的祭祀,从视觉中心到四周该摆什么,后宫妃嫔、文武百官该穿怎样的衣服,如何在合乎礼制的同时又跪得错落有致,让整个仪仗恢弘又好看,这都考验到张晓龙胸腹中的墨水与对现代美感的认知。
但这个新职业没有让大家忘记他是谁。张晓龙身上一箩筐的标签让人觉得他忙得疯狂,既是活跃在荧屏上的男演员,又是民族民间舞学士、中国古代史硕士,同时还在中央戏剧学院任副教授和硕士生导师。多重身份缚于一体,似乎无法做一个来去自如的逍遥君子,不过张晓龙仍觉得自己是一个幸福指数爆棚的人。“我忙的都是让自己快乐的事情。许多人说我该生活在古代,可是为什么非要回到古代呢,如果说要过古时闲情雅致、曲水流觞的生活,我觉得我现在过的就是这样的日子呀。”
把一手古典好脉
在《甄嬛传》剧组里,温太医是一个“既诊里,也诊外”的人。戏里要帮各位宫廷小主驱瘟疫、除百病,戏外要时时陪伴导演左右,为他的古典历史镜头纠正演员各种不规范、不准确的言行举止,及时遏制了许多历史雷点和大笑话。
“哪怕都是在清代,雍正和乾隆时期在审美和礼制上都不一样。比如说旗头,大家会以为清朝的发型应该都是一样的,就是我们平时经常在电视上看到的大拉翅,其实不然。大拉翅是后期才出现的,是因为慈禧太后的头发脱落得很严重,她就发明了大拉翅这种假发,显得头发多一点。这个受满蒙文化的影响多一些,后期就逐渐融入汉文化,又开始有了变化。”
这些都是很细很细的部分,但又要有过硬的历史依据支撑,因此很多时候导演云淡风轻的一句“帮忙”,就会把张晓龙累得够呛。
在剧组的工作节奏都是极快的,所有人剑拔弩张,行色匆匆,像大雨来临前的蚂蚁一样在狭窄空间里搬搬抬抬,爬上爬下,时间显得异常宝贵。但礼仪指导这一关偏偏是急不来的,要细致考究和琢磨,导演都想让戏更有厚度,但又明显觉得这会影响他拍摄的进度。“每一次指导都很艰辛,时间仓促,也得配合导演的想法,有时候出来的效果并不一定是我们想要的。这是我们最痛苦的。”
因是修学民族民间舞出身,张晓龙的编舞技能在必要时还能派上用场,甄嬛一曲美绝宫廷的惊鸿舞就出自他手。这支来自唐玄宗早期宠妃梅妃的成名舞蹈早已失传,当时导演郑晓龙找不到人来编,大家能参考的也只剩下唐代诗人李群玉《长沙九日登东楼观舞》里描写的“翩如兰苕翠,婉如游龙举”美态。依照历史上各朝代都有乐舞班传承前朝的舞蹈,张晓龙就用了汉时期的舞蹈方式,以汉服的翩翩长袖作为创作灵感,佐以漂亮的动作、眼神来诠释情节,即场一边编,一边教,一边拍,几个小时就让孙俪呈现出艳压群芳的舞技来。
从《甄嬛传》回来后,越来越多重头古装剧慕名来找“张老师”,寻求礼仪指导,用张晓龙的话来说,这是一个行业、一个时代的进步。他开了一间小小的礼仪工作室,看似微小之事,实则是开辟之举。他说历史研究事务繁杂,自己也没那么多能量和时间,很多时候会与众多学者聚首探讨,他把这个比喻为“找一帮巨人来,然后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守礼,是一种美德
张晓龙对美感有自己独特的判断。“首先仪式感的东西是美的。每个朝代都有它们当时的审美要求,但怎样从镜头上呈现出来,是需要跟导演商量的事。我们不可能完全按历史复原,会按照现代人的美感加以渲染,所以肯定会有艺术创作的。”
这种结合不见得好把控。十五年前,还在读书的张晓龙就拿着小本子,频繁跑过北京的天坛、圆明园、颐和园,看庙会中的艺人用现代方式还原历史的传统文化活动,他在一旁提笔“唰唰”地记录其中的风俗礼仪。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北京庙会的祭天。这是起源于上古时期人与天“交流”的庄重仪式,须诵读祭文、奏雅乐,并焚烧祭品,是对上天的报恩,也是对自然的崇拜和尊重。但让张晓龙倍感遗憾的是,很多礼节上的细节没有进行考究,所谓的“古典文化”没有很好地反映出来,效果适得其反,观众反而摒弃它。“一定有很多人能做好,但不是每个人。所以在传承和复制的时候,一定要特别小心。”
这种对礼节的追求并非凭空而来。张晓龙出生在东北农村,从小生长在一个对传统习俗虔诚继承的环境里。家里的长辈对晚辈的要求都很高,言谈举止各方面都有礼制,有着许多诸如“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的《弟子规》式规矩。每逢过节,从张晓龙的前辈到晚辈,只要跟老人一起吃饭,谁先上桌,谁后上桌,谁坐在哪个席位,该怎样按序夹菜,都有一番纲目不疏的讲究。张晓龙觉得,这种在规则内的守礼,其实很美。
“与其说追寻古人,不如说是追寻内心,礼制的源头,是发自内心对每一个人的尊重。哪怕在开车时,有行人要过马路,你就礼让一下。这些都是最起码的。”张晓龙感概道,当大家不再论老幼尊卑,也就没有了敬畏之心,生活缺少了仪式感,然后很多源远流长的滋味也没了。“现在大家都在抱怨年味儿、节日味儿没了,却不思考为什么。这实质是文化的缺失。在我眼里,过端午就该挂艾草与菖蒲、配香包、吃粽子,中秋就该一家人坐在一起赏月、吃月饼,春节就该家家户户地上门拜年。不管多忙都该准备这些。外国人过复活节、圣诞节也一样,这些不分古今中外,都是该传承的仪式感。”
我们活在一个很奇怪的年代,表面国泰民安,但又看似一切礼崩乐坏。现代人喜欢把陈规旧俗看作繁文缛节,觉得它是妨碍现代文明和对思想解放的束缚。张晓龙不以为然。“世界都是讲究规则与礼仪的,只是我们很多年不讲究了。如果是真的繁文缛节,我们可能不会去传承,它自然会被淘汰掉。”他说,不能等到礼制都成鸡肋的时候,才去谈“保护”,这就跟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当人们口口声声说要保护的时候,它们都已经损失得差不多了。
“我并不想回到古代”
老家的左邻右里现在说起张晓龙,都记得他从小就是一位气质轩然的“小先生”,能写得一手漂亮的春联,也喜欢模仿年画中的人物,摇着一把扇子演小生。16岁的时候,他奋发图强突击考入吉林艺术学院,三年后又以全国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京舞蹈学院民间舞专业。虽说艺考本是跨入娱乐圈的第一步,但他选的专业还是彰显了他某种程度上的出世之心,学的都是“不入流”、反向往旧事物里走的智识。
庆幸的是,那些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学问,给了他更广阔的人生选择。他跳民族舞,研读古书,披上戏服能痛痛快快地演一场,下了剧场又能孜孜不倦地育人子弟。忙碌之余,年逾不惑的他也把自己十年如一日的“童颜”照顾得很好,笑言这是一件不能放任它跟随年龄而变坏的事。身边年龄相若的演员朋友私底下笑称他是老妖精,“大家现在看到的张老师形象就是他二十年前的形象。”可惜张晓龙如今对于跳舞这碗青春饭也吃得少了,因为他介意随着年龄增长,肢体已经不如年轻时代那么漂亮。
“人生不都是这样嘛,肯定会有放弃的事情。”他说如果只能选择一个职业,他可以只做一位活在当下的教书先生,仍秉持年少时谦谦君子的情怀,看桃李满天下。“不管在剧组里、学院里、机构里,教研究生也好,做科研也好,指导演员礼仪也好,都是一样的。我喜欢那种把自己懂的知识分享给别人的感觉。”
如今的张晓龙只能算是偶然接戏,一方面是忙,另一方面是对剧本的选择尤为苛刻,用大半年的时间看了20多个剧本,一个都没接。他只接特别能打动他的本子。但真的接戏了又会卯足了劲儿的认真,演温太医时,为了上镜好看疯狂减肥,一天只吃一个柚子。不演的时候,也没有特别大的欲望去规划一些必须要做的事情,是一个深谙“知足常乐”的生存智者。
可能是温太医的烙印太深,人们总觉得现代文明会让他感到不舒服,但显然是那个过于饱满的人物设定“欺骗”了广大观众。张晓龙说自己是一个“非常当下”的人,热爱美食,热爱时尚,并且越是做久了古代的礼仪指导,就会越了解,古代人的生活一定不如我们现代人好。“我其实并没有想回到古代,任何一个人回去之后,都一定会觉得跟想象中差太远了。”他舒心享受当下安逸,有一种明月一至就无隔夜烦忧的清明。看来他只管潇洒地游走在今世,也依然能做一个满腹诗词歌赋,把酒言欢的出世君子。
采访、文/白瑜彦 图/受访者提供 版式/段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