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或将是爱立信牵手诺基亚的最好理由?

  • 来源:互联网周刊
  • 关键字:5G,爱立信,诺基亚
  • 发布时间:2016-09-29 11:25

  瑞典的爱立信、芬兰的诺基亚,作为欧洲科技行业的排头兵,他们隔着波的尼亚湾,相互对视、相互较量。最近,根据二者Q2财报显示,营收均下降了11%。在4G覆盖趋于饱和、5G技术与商业模式仍需等待的时间里,这两家百年企业将何去何从?

  曾经的巨头如今风波不断

  ·业务拓展收益惨淡

  在无线业务方面,爱立信是巨头。但是,随着4G网络覆盖饱和和5G技术前景及其商业模式尚不明朗的情况下,爱立信在业务方面也面临挑战,在固定设备和宽带设备方面落后于竞争对手。

  爱立信试图拓展自身业务,但效果欠佳。2005年,以12亿英镑收购光通信设备公司马可尼,2006年以19亿美元收购路由器厂商Redback以弥补IP设备业务的不足,2012年收购Mediaroom拓展网络电视业务,2013年出售索尼爱立信股份、停止芯片投资而向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和软件业务转变,2015年与思科达成战略合作开展路由器等相关业务。最终,爱立信的业务模式并没有实现一定的改观。

  ·股东模式被质疑

  一直以来,瑞典商业资本崇尚合作、共识的精神,认为资本力量应该长时期与某一企业结合,而非关注季度财报,避免受狭隘经济收益的限制。显然这一资本模式放眼长远,致力于实现更长久的目标,成为瑞典资本投资的标准。

  然而,随着爱立信连续几个季度的营收走低,这一传统模式经受着巨大考验。爱立信两大股东为AB和Industrivarden,前者由瑞典久负盛名的Wallenbergs家族掌控,双方共同享有爱立信42%的表决权。相关人士指出,现在的爱立信需要新的力量,这些资本力量要具备激进特质,对科技因素了如指掌,在决策和管理方面能做出强有力的决定。例如,在高额成本的研发投资领域,需要有果敢的判断。而现在两大股东在达成一致决策时效率较低。甚至有人认为目前爱立信董事会主席Leif Johansson同样不被大股东信任,很可能成为继CEO HansVestberg之后下台的另一名高管。

  另外,爱立信还面临大量裁员的问题。不久前,美国法院还就爱立信在亚洲地区存在的腐败问题进行了调查。

  整合过程步履维艰

  诺基亚于2015年收购阿尔卡特朗讯之后,一举将自己在通信设备领域的江湖地位提高到了前三甲。当然,这一举措非常明智,在宽带、光通信设备及IP路由器方面可以完善诺基亚的产品服务链。然而,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诺基亚的毛利率为32.3%,与“单身”时43.2%相比低了很多。

  实际上,诺基亚存在整合难题。首先,要重组业务,就要砍掉两家重叠的业务,同时裁掉相似职务的工作人员。通信设备的整合是非常困难的,过程缓慢,费用高昂,甚至消费者都在旁观,等待产品淘汰结果。其次,由于近期内没有使营收增长的其它选择,巨额的收购费用使得诺基亚一再节省,这可能影响到研发投入。

  5G可能引发格局改变

  5G被看作是通信领域接下来的发展契机。欧洲的英特尔,亚洲的华为、中兴、SK电信,美国的AT&T、Verizon,等等,都在积极布局。

  风水会轮流转吗?本土企业华为这几年来的崛起,大有通信行业的主导之势。除美国地区之外,在业务、品牌和技术创新方面都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如今,爱立信和诺基亚都面临着行业的严峻挑战,有着自身难保的意味,于是有人猜测双方将牵手。早在1991年,爱立信就试图乘诺基亚首席执行官自杀之机,伸出橄榄枝意欲收购诺基亚。但当时爱立信不愿收购其消费电子部门,要分拆式收购,最后无疾而终。作为竞争对手,彼此都虎视眈眈。如果未来牵手成功,也只是为了在面对不确定时,能相互扶持。

  作为拥有众多技术专利积累的两家百年科技企业,不论最终的分合,坚持创新可能会是沧桑中的正道。

  文/伊川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