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食、住——第十五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作品
- 来源:艺术与设计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平民设计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6-10-09 14:09
本次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国家馆参展作品围绕“平民设计,日用即道”的主题,内容涵盖“衣”、“食”、“住”三个部分。关于“住”的部分,展览分成“城”与“乡”两个区域。“城”展示的是北京大栅栏文保区杨梅竹斜街的改造项目。几位建筑师从各自的实践,反映旧城及棚户区改造所面临的普遍困难和风险。“乡”的区域则是建筑师、艺术家在不同地区的实践与观察,展现农村在巨变下的危机。应当承认,我所观察到的城乡居住景象均不乐观。而作为佛教徒,我知道事物的“成、住、坏、空”自有其因缘聚散的道理。没有什么可以永驻。好的不会,坏的也不会。事物发展到最坏时,可能像我们中国人常说的,就快到否极泰来的时候了。万物彼此关联,相互影响演化。推动事物向一个方向变化的因素累积到足够多时,变化就一定会发生。我虽不乐观,但也不悲观。建筑师是社会性的职业,我们不能总是消极地应对事物的变化,而是应该尝试通过一点一滴的努力,推动事物向良性方向发展。
关于“衣”与“食”,虽说在建筑双年展出现非建筑的作品早已司空见惯。平民设计的产品不是廉价的同义词,而是指经得起长时间的日常使用,甚至可以陪伴终身的物品。衣物,作为人体最小且随时可以替换的庇护所尚应如此,那么,本来就是百年大计的房屋不是更该如此考虑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与食有关的部分大概是延续和保持最为完整的了。平民百姓、达官贵人的生活从古到今都离不开,历朝历代的文化动荡与废存之间也没有割断与食有关的这条文化线索。如果我们悉心观察,这些器物当中包含有一代又一代工匠艺人经过不断改良的设计智慧。
场域建筑:杨梅竹斜街、大栅栏与Dashila(b)杨梅竹斜街项目是北京大栅栏文保区的保护复兴规划的一部分。它肇始于地方政府对这条市容不够整洁、居民随意私搭乱建侵占道路资源、历史建筑保护状况较差的历史街区的美化工程。场域建筑将这一委托转译成大栅栏文保区的复兴催化剂。通过四年的发展,催化作用所带来的连锁反应还在持续,杨梅竹斜街却已经在短短时间内变身为北京市最具活力的历史街区。之前居住于这片与城市发达地区隔绝的棚户区的社区居民们,也逐渐重新融入到城市的大家庭当中来。
大栅栏创新计划Dashila(b)既是大栅栏地区保护、整治、复兴规划的延续、修正规划设计工作,又是该项规划具体实施的一部分。在北京市及西城区政府的支持下,它负责:(A)对该地区的城市规划内容进行专业范围的研究、调整,并为政府提供政策与管理建议;(B)对大栅栏的文化、历史资源进行重新挖掘、整理,寻求文保区城市发展与社区民生建设的新模式;(C)为政府、开发企业、社会资源、当地居民与商户之间提供开放的交流平台,树立不同形式的居住与商业开发样本,鼓励和激发多模式的合作,保护及建设大栅栏。目的是提升区域经济、丰富社区文化、重现大栅栏的历史繁荣。
马可:無用、土地
2006年4月22日,设计师马可在珠海创立“無用工作室”;2013年“無用”发展成为中国首家社会企业原创生态品牌;2014年9月,“無用生活空间”在北京开幕,“無用生活空间”由民间手工艺展厅、無用家园和有机素食三个部分组成,無用出品涵盖了“衣食住行”的各个生活层面,为渴望探寻生命本质、过上返璞生活的人们提供全天然、零污染、全手工制作的良心出品。
多年来無用人的足迹深入到全国各地偏远的贫困地区,发掘当地的特色技艺,帮助手工艺人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脱离贫困、开创幸福美好的生活,同时,在传统手工技艺的基础之上加以艺术创新,为其注入鲜活的时代生命力,为城市中热爱自然关注环保的人群带来富有艺术美感且经久耐用的生活必需品。
作为一家长期致力于传统民间手工艺的保护传承与创新的社会企业,無用所获得的全部销售收入均用于中国民间手工艺的保护及传承、给手工艺人提供培训和必要的工作条件等。“以手传心,以衣载道,大爱无界,天下一家”就是所有無用人共同的梦想。
众建筑:内盒院
内盒院是一个应用于旧城更新的预制化模块建造系统,自推出以来屡获殊荣。内盒院的本质是“房中房”,它提供了一种避免全拆重建,又相对低廉造价的方法来提升人们的生活居住质量。内盒院是大栅栏更新计划的一个重要项目,旨在对这个离天安门最近的历史街区进行有效的保护和更新。目前十多个内盒院空间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接下来还会诞生更多的内盒院。
大栅栏地区有着基础设施不完善、缺少卫生间下水管道、保温密闭隔声防潮等房屋质量不足的问题,生活上有着诸多不便。在过去的一年中,内盒院由实验性的样板成长为一个系统化的解决方案。
众建筑发展了一种特有的预制复合板材,集成了结构、保温、管线、门窗以及室内外装饰完成面。板材质轻、易操作、运输也很便宜,用一个六角扳手就可以把它们锁在一起。几个毫无专业技术训练的人在一天之内就能完成一个完整内盒房子的安装。完成之后的内盒房子有很好的保温与密闭性能,能耗约为新建四合院的1/3,造价约为修缮四合院的1/2、新建四合院的1/5。
润·建筑工作室:乡村建造学社
乡村建造学社立足于徽州地区优良的民居遗产,以及江南地区底蕴泽厚的民居文化。目前,大量的传统木构民居被拆除,移建,败落,不适当的现代建造方式被生硬地植入。如何使本土建筑学重新面对当今江南地区乡村大量的新建需求,同时比较好的延续江南木构民居的气质底蕴、工艺,成为新民居建设第一线的问题以及关键所在。重塑民居的建造道德;改良以及传承建造工艺;延续民居的精神性空间是当今江南地区乡村民居营造的重点。
乡村建造学社立足于重塑古典或现代村落的内向结构,把设计突破点投射到古典木构,这个本质的问题是:如何使之具有当代设计精神并符合适当工业化的趋势。榫卯木构,代表了中国古典文化精髓以及思想精华,具有强烈的情感性以及技术性。近几千年的延续以及本体演化造就了非常成熟的古典木构,当我们讨论重塑一种本土建筑学本体之时,如何使古典木构的法则、力学思想、建造道德、结构等级以及人文之气被重新编排,既具现代设计的精确性以及可计算性,又具备古典木构的强烈象征性以及工艺性,成了头等之事。
乡村建造学社的主要任务是在古典木构的启发下去研发一种具备高度设计技巧以及工艺性的“木构原型”,并最终在大量的乡村营建中实现预制化构件,现场工匠化营建。
宋群:与食有关的物
《与食有关的物》所关注的,并非美食。而是与吃相关的生活形态及其他。吃,是市井生活的中心。在中国,吃从来都是天大的事。围绕吃的一切,也早已超越了饮食本身。历史地看,吃是生活哲学。
作品分为三个单元。第一单元:人。第二单元:事。第三单元:物。
第一单元,由记录采访视频组成,选取100位普通人进行口述。每一个人的口述,都围绕一件与食有关、与自己有关的物。每一个物,都承载了个人的生活记忆。第二单元:事。由中国北方手工面食的纪录片,以及近一个世纪以来,有关吃的历史影像组成。每一个围聚而坐吃饭的场景,都是时代变迁的注脚。第三单元:物。由一组以中国北方面条为线索的器具构成,包括了耕种,收割,储藏,烹饪,食用各个部分,从农具到厨具,再到餐具,贯穿从田地到饭桌的完整过程。
藉此,试图勾勒出一个饭桌边的中国,一个时间的地图,与吃有关的山川沟壑,大江大河。
无界景观:安住·“平民花园”
北京大栅栏片区杨梅竹斜街66-76号院夹道是因数百年来居住空间扩张“挤压”而成的一条长度66米,最窄处1米,最宽处不足4米的通道。居住于此的五户居民有定居在这里400余年的老北京家庭,搬来20年左右的新原住民,以及暂住的流动人口。这些彼此相邻但相互陌生的人家有着不同的生活背景和利益需求。无界景观团队于2015年初开始对这条夹道进行调研和改造。
此次展览中,该项目分为两个部分展出。室内展览内容为多媒体视频,展现无界景观近年来在老旧街区改造计划中采集整理的杨梅竹斜街的日常街景,以及该街66-76号院夹道居民的衣食住行;展示我们对社区营造的思考与解决方案以及胡同花草堂的产生过程。室外装置—平民花园是由北京老旧街区中随处可见的废弃物组合而成的花池,意在反映老旧街区居民们的生存状态:无奈+希望。装置是用胡同居民的日用废弃物,依据杨梅竹斜街66-76号院夹道的平面图搭建而成的“实体”夹道。装置中的多媒体视频展示的是夹道中对应的五户居民们的日常生活状态,以及围绕“花草堂”的营造而展开的公共活动直播,以此阐述设计理念,即通过花草堂的营造,使居住于此的五户居民能够在养花、种菜等共同活动中相互交流,彼此尊重,创造社区共享价值的理念。
这是一个在六个月的展期中不断生长变化的装置,其间参观者可以通过参与播种、种植与果实分享等活动来体验人与人之间的互动。
左靖:黟县百工、另一种可能:乡镇建设
2011年7月-2014年1月,左靖带领安徽大学学生经过近十次踏访,走遍黟县乡镇,共寻访到九十项民间手工艺,2014年6月结集出版《黟县百工》一书。作为田野报告,它展开的是徽州乡村的日常生活画卷。在留下一份手工艺的档案之外,编辑出版此书的最重要目的,在于搭建一座设计师、艺术家与民间手工艺人合作的桥梁,探索新旧事物的融合,实现百工新生。本书特别设计了辑佚别册,用玉扣纸、木活字手工印制。作品包括《黟县百工》、《黟县百工·辑佚》(经过装裱的木活字印刷本)、《黟县百工辑佚印制记》(短片)和木活字原版。
作为中国传统村落最为密集的地区,黔东南一带拥有极为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和乡土文化资源(包括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上多年的生态博物馆实践所打下的坚实基础,这些条件让我们可以跳脱目前国内时髦的乡村建设风潮,思考另一种可能:乡镇建设。乡镇建设的真正用意在于,通过合理规划和发展村寨集体经济,严格控制不良资本进村,保护好村寨的自然生态和社区文脉,以及乡土文化的承袭与言传。在此基础上,可以考虑发展可持续的艺术形式,比如与在地文化相关的公共艺术等。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实现生态博物馆、创意乡村(民艺中心)和公共艺术的价值叠加,带动当地的文化和经济发展。
项目地位于贵州省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茅贡镇。作品通过四个短片来呈现:一为“另一种可能:乡镇建设”;二为“空间生产”;三为“文化生产”;四为“产品生产”。
朱竞翔:斗室
“斗室”由朱竞翔教授领导的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院团队设计建造,它源自为中国偏远乡村学前教育开发的房屋产品。2015年中国甘肃省会宁县的偏远乡村落成了十座学前教育教室,服务于该区域千余名学龄前儿童。每座幼教室都拥有完善的保温隔热处理,面积从40至70平方米不等。
房屋采用了基本的格子形状组织,有高低凹凸,能够变化出无穷的游戏。灵活组件邀请儿童重塑大地表面的“建筑”或者“风景”。在幼儿逐步学会使用身体,把自身跟现有世界结合的空间敏感期,幼儿喜欢高低差别,乐于探索里外。狭小的空间、斜坡与楼梯会激发各种运动来促进肌肉与感官的协调。
原型的基本设计种下变化的基因。幼教室设计成为易于搬迁与改变的形态:悬浮于地上的基础处理、易于由木工作坊进行的加工、大型家具般的安装方式以及结合实施的培训,帮助地方工匠与基金会员工在设计团队远离后,维护、移动、重置幼教室,或者继续使用组件与材料。城镇中的幼教室将家具与行为当成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更多的用具也可安装于内。结构保温板材用以提升寒冷地区房屋的热物理性能,轻薄墙身由于凹凸获得了强烈的防卫感。屋顶通常采用当地的粘土烧制瓦材来建造,以融入乡村肌理。亚热带地区则使用栅格以增强通风。对望的门扇及小开口将控制空气的流通。威尼斯的展亭使用了更多格栅与帘幕来适应干热气候。
文Article>梁井宇 Liang Jingyu;插图Illustrator>第十五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