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婕,《看历史》杂志前主编,资深媒体人,著有“纯棉”系列三部曲。
“在事业上的敢拼敢闯,是因为我的背后有一个稳固、幸福的家庭在支撑和滋养。我认为对于夫妻双方来说,首先做到独立自信的自己,其次是一个踏实的家,再次才是一个得心应手的工作。婚姻当然需要智慧,但所谓的智慧,就是扎扎实实地永远在付出。”
心探索:你的上一份工作是《看历史》的主编,关注政治、经济、历史题材,而生活中又展现出“纯棉系列”作品中的生活质感,是如何做到两者转换的?
赵婕:这两者就像河的两岸,一边是工作,一边是生活。你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方式去到对岸,可以坐船,坐直升机,我的选择是从上游,就是选择和生活衔接度比较好的工作,比如当年我选择从互联网企业到了《女友》,这是一份和生活贴得很近的工作。而后来到了《看历史》,它需要我的独立与担当,这时稳固家庭的支持和理解就非常重要。因为工作开始阶段的需要,我的先生和孩子可以理解我住单位。一旦这段时间过了,我就要调整,要去滋养家庭,不能只拿不给。我是个讲公平的人,这种可持续的付出和勤奋就会让你永远有可以调整的余地。
心探索:结婚是从“一个人”到“两个人”的融合过程,你们是如何做到从两个人的立场,用两个人的脑力总和去考虑事情的?
赵婕:首先是大方向上的一致,我们两个像一棵树,根基是在一起的--小时就认识,习性与价值观都很相似,都是踏实的人,都有底线和精神追求。但同时我们又有分叉,我摇曳,他严谨,我们从两个人到坚实地长在一起经历了一个过程。比如我毕业找工作很累,回家跟他讲,他会说:“没关系,即使你在找一个饭碗,也要有尊严,要不卑不亢,大不了我养你。”这让我觉得两个人是在一起的。我这几年总换工作,有一次离职我收拾出七八个袋子的东西让他帮我提回去,他连“你为什么不做这份工作”都不问,他会觉得,那好,我来承担。这让我完全觉得我就是他,他就是我。
而我有点像他的阳台--有了阳台可以不出门就看到风景,他喜欢我的冲劲儿。他30到40岁间在思考人生的转型,不想一直给别人打工。我就鼓励他尝试炒股,结果他把家里所有的钱都赔进去了,我什么都没说。有一天他就说,“你这个人好像有点大丈夫气概。”后来我们就把剩下的钱开了公司,在大的问题上我们都是对方的靠山。
心探索:我感觉你在婚姻中角色位置摆得很正,你书中谈到塑造家庭核心人物--丈夫及父亲,同时自己作为亲人间温柔的桥梁。现在很多女性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中都很强势,角色失衡造成很多问题,你是怎么做的?
赵婕:从自我出发,我愿意和需要依赖他。我愿意在中国这个男权社会里享受这个福利,我不是被迫选择的,而是主动的愿意依赖。当初我们买房子,他问我户主写谁,我就说写他,为的是用这种“仪式”让他知道自己是一家之主。这是我传统的一面,我认同男人是天,女人是地。
后来有了儿子,我想要给儿子示范一个男人在家里受到尊重的榜样,给孩子树立父亲的形象。有一次我把家门口的开关弄坏了,老公晚上回来一进门就发现并且修好了。我就跟儿子说:“你看你爸爸一下就弄好了。一个男人要想让女人服,是要有两把刷子的。你看我虽然有时候表面上骂他,但是我心里是很服他的。”我先生如果不摆谱我就会把自己放得更低,发自内心的认可让儿子也更加高看爸爸。
同时儿子有了好的表现,我也会专门隆重地打电话给老公,并且是当着孩子的面。有一次儿子要考钢琴9级,恰逢我老公出差,无法陪儿子练琴,而我又不懂。于是我不到十岁的儿子就自己在家用爸爸发明的陪练机练习。我就给老公打电话说:“你看你现在都是孙悟空了,你不在儿子都能自己练。昨天这个陪练机给他打分是90分,今天是95分了。”我就好像在给儿子弹琴做直播,儿子很高兴,同时我老公也很高兴,虽然他不在家,但他的重要性还在。我就是这样做着家人的桥梁。
心探索:在婚姻中,你们如何通过雕刻生活的细节去滋养双方?
赵婕:首先是对方作为独立存在的个体令你欣赏,然后是他为你所做的生活细节令人内心通畅。我先生的存在哲学影响到我--自信、自由、自主、对美好事物的珍惜、靠谱地去做每一件事。他的存在让我觉得即使他不是我的丈夫,我也很欣赏。他虽然是技术男,但有诗人的眼光和细腻的情怀。他有次和姜杰钢琴城谈了一整天的合作,老校长姜杰带他去自己的妈妈家吃饭。去吃一个老年人做的饭,这是让他记忆深刻和感动的事情。
他为我做事情也会别致一点。比如帮我弄电脑,我不用说,他总是把各个细节弄得特别符合我的心意。以前我特别喜欢刘德华,有一次他到清华开演唱会,为了让我看得更清楚,我老公把我举到了讲堂前的树上,还花了290元买了个望远镜,要知道当时我在北大读书一个月的助学金才只有300元。夫妻间这些实实在在的付出就是滋养、宠爱和温柔,这是保护这个世界上美好的东西最好的方式。
心探索:你还做到了很难得的一点,从开始总盯着丈夫的不足,到后来去看到丈夫的优点。这经历了什么样的过程?
赵婕:刚开始的时候,我发现挑剔他也没有用,他坚如磐石;我就想我是不是换一个方法,故意去看他的优点,发现也不行;第三个阶段,我发现我离不开他,于是决定要忍受--那种感觉就像你的鞋里有石头,你仍然能感觉到;而到第四个阶段,打个比方,我明白了高跟鞋不舒服,但它就是漂亮--当我意识到高跟鞋的优点来自缺点,缺点来自优点,我就会选择性地承受,你就会喜欢这种鞋子,喜欢它给你带来的累。有时候他会忘记关心我,以前我会有不满,但现在我会去想如果不是这样,他就不会有精力去做发明家。他发明了钢琴陪练机,让那么多孩子少受很多苦。如果他是随时给我提包,随时照顾我关心我,他不可能做到。虽然有时候也有遗憾,但是我觉得这是我要的,所以这个遗憾也是我要的。我开始完全接受并且改变自己。
采访、撰文/蔡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