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沉淀下来的不仅是一件器皿,还有内在的文化与气韵

  • 来源:互联网周刊
  • 关键字:玉鼎,历史,文化
  • 发布时间:2016-12-14 10:40

  这是一件颜色异常漂亮的玉鼎,随意而不简单,古朴而芬芳,亦殊不易见。

  玉被称为石头中的精华,也被公认为有灵性的石头。温润如玉,正是后人对玉的褒奖,意为希望一个人的品质可以如玉一般。在佛道中雅称其为大地舍利子,是具有祛邪避凶的灵石,并且是在世界(尤其是东亚)各地区受到广泛欢迎的一类宝石。

  同时“玉”是中国人修身养性的座右铭,是所有美好品行的象征。从研究角度来看,明、唐、宋的玉器尤受鉴赏家和收藏家的珍爱,在正史和一些著录中还记载了官方的鉴定活动及鉴赏家的直观印象、诠评见解、鉴别心得和扬抑褒贬等诸多评述,然而真正能够深刻认识唐宋玉者却为数不多。

  古玉之所以有鉴赏价值,是由于材料本身有其特殊性,再加上从古代展转流传到今天,经历了几千年的时间,其沉淀出一种残缺美。玉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传统基因。玉这种物质材料跟我们中华民族的性格有许多吻合之处。古玉一般刀法比较精美,纹饰比较古朴,鉴赏古玉,更应重视的是其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前人曾用玉做鼎,不难看出古人对于完美事物的追求。我们都知道,历代王朝都喜欢用鼎做传国重器,它是国家和权利的象征,鼎被赋予了“显赫”、“尊贵”等含义,而在古代成语中也无不透露着鼎在人们心目中的重要地位,比如“一言九鼎”、“鼎盛时期”等等。

  鼎本来是古代的烹饪之器,有三足圆鼎,也有四足方鼎。最早的鼎是黏土烧制的陶鼎,后来又有了用青铜铸造的铜鼎。传说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并在上面镌刻魑魅魍魉的图形,让人们警惕,防止被其伤害。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鼎就从一般的炊器而发展为传国重器。国灭则鼎迁,夏朝灭,商朝兴,九鼎迁于商都亳(bó)京;商朝灭,周朝兴,九鼎又迁于周都镐(hào)京。历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称为“定鼎”。

  后人喜欢欣赏古物,不仅因为它具有久远的历史,也因为在他身上我们能够感受到那时那代的很多状态,比如,我们通过一件器皿雕刻的图案和精细程度,可以推测出当时崇尚的思想以及雕刻技艺的发展程度。每一件古老的东西承载的不仅是时间,更是一种文化。

  当你静下心来把玩一件文物,我相信你一定能够被它本身的魅力所触动。我是一个喜欢古老物品的人,每次看到很古老的东西,都会惊喜又好奇的端详半天,甚至亲手摆弄半天,其实并不知道自己到底在观察些什么,就是觉得那种感觉很神奇。相信每一个懂文物的人,也会有同样的感受,并且还能够感受到当时的历史,也会联想到很多事件,甚至能够悟出一些哲理。

  所以,历史沉淀下来的不仅是一件器皿那样简单,还有内在的文化与气韵。与简单但美丽、伟大的事物相遇是很不容易的。

  文/洛夏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