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

  • 来源:文史博览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16-12-25 15:34

  长征中红军到底走了多远

  刘学礼《漫漫长征路究竟有多长》

  红一方面军,也就是中央红军到陕北后,对长征里程进行了统计:走得最远的部队的里程是二万五千里。

  红二方面的长征路有“二万余里”“近两万里”“8000余公里”的说法,经军史专家根据有关史料包括红军将士的回忆录综合分析,确定红二方面军的长征路是“近两万里”。

  红四方面军,因为张国焘南下方针的错误,导致四方面军南下又北上,红四方面军的长征路有“近一万里”“一万余里”的说法,根据军史专家综合分析有关史料和红军将士回忆录,确定红四方面军长征里程是“一万余里”。

  红二十五军的长征路有“9000里”说法,经军史专家分析有关史料和红军将士回忆录,确定红二十五军的长征里程是“近万里”。

  红军长征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四路红军”即红一方面军,红二、六军团(后编为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的长征。如果将四路红军长征里程加起来,整个红军的长征路总共有“约六万五千里”。

  事实上,长征中每路红军的不同部队,因为承担不同的任务,在长征中所走的路也不同。

  红一方面军老红军、医生戴正启说,许多卫生员为了照料伤病员和垂危病人,三四次越过大雪山。对许多人来说,征途长达三四万里。有红军将士在回忆录中也反映,红军作战部队行军路线更加复杂,经常奔袭、迂回,他们所走的路往往是机关、后勤部队的几倍。如据曾任红九军团司令部参谋处测绘员、译电员林伟将军的长征日记计算,他的长征行程达三万一千余里。

  中印边界反击战共歼灭了多少入侵者?

  萧萧《中印边界反击战歼灭了多少入侵者》

  印度独立后,“继承”了英国殖民者的野心,变本加厉地对中国领土进行新的蚕食。1961年,印度国防部长梅农发布“昂卡尔”行动计划,命令印军加速沿“麦克马洪线”向北挺进,抢占尽可能多的中国土地,建立可能多的哨所。

  1962年6月,西藏军区中印边境反击作战前进指挥部成立,代号“藏字419”,下辖三个步兵团。10月12日,印度总理尼赫鲁扬言要把中国军队从克节朗地区“清除掉”。17日,印军在边境东段和西段发起进攻,同一天,中央军委下达歼灭入侵印军的作战命令。

  克节朗战役之后,中国政府提出停止冲突、重开谈判、和平解决边界问题的三项建议。但印度不但不理会,反而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组织战时内阁,发行战争公债,进行战争动员,并加紧向边境增兵。

  为打破印度靠军事冒险扩张领土的野心,中央军委决定予敌更沉重的打击。解放军采取的战术是“打头、切尾、斩腰、剖腹”,实施大纵深迂回包围,多路穿插分割,将印军“长蛇阵”切为数段,各个歼灭。

  在整个自卫反击作战中,解放军歼灭印军3个旅(第7旅、第62旅、炮兵第4旅),基本歼灭印军3个旅(第112旅、第48旅、第65旅),另歼灭印军第5旅、第67旅、第114旅、第129旅各一部,击毙印军第62旅旅长霍希尔·辛格准将以下4885人,俘印军第7旅旅长季·普·达尔维准将以下3968人(其中校官26名、尉官29名)。

  欧洲中世纪为何出不了草莽皇帝

  修木《『老子英雄儿好汉』:讲究血统的封建欧洲》

  按照欧洲贵族的家谱追根溯源,他们的祖先据说都是跟随查理曼东征西战的日耳曼勇士,而后优秀的品种一代一代往下传。后来的考证却表明,所谓欧洲贵族历史悠久的血统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中世纪的医疗卫生水准低下,婴儿与孩童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低,死亡率高,即使是王子王孙也无法幸免。而以上战场为己任的贵族,更是比一般人多出一层死在战场上的危险。

  从统计数据来看,每一代人之中平均有近20%的贵族家庭面临没有子嗣的窘境。无人继承的庄园,落到国王的手上,重新封给在战场上立功的勇士或是讨得国王欢心的宠臣。欧洲的贵族阶层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封闭,而是不断有新人加入。只是这些新贵族在地位确立之后,修起家谱来,总会千方百计把自己与以前那些显赫的家族联系起来。更为重要的是,有机会成为贵族一员的他们,不会挑战以血统定高低的传统。

  王位的继承者当然更是讲究出身,皇族的家谱在某些热心奉承的人笔下,可以将古代的部分编得更为离谱。比如说英国的王室开始于诺曼底公爵威廉,祖上原本是北欧海盗,1066年他起兵渡海征服英格兰,才戴上英格兰王冠,但是在热心人的笔下,被说成是远在万里之外,《圣经·旧约》中的以色列大卫王的血脉,与耶稣同宗。

  进入中世纪中期之后,王位的继承仍是严格按家谱来算。国王被谋杀的事情虽然时常发生,但是篡位者却也是来自皇族,没有皇族血统的人想要篡位很困难。欧洲的封建容不得刘邦或是朱元璋的出现,到19世纪才出现一个出身小贵族的拿破仑,有这个胆子将罗马主教请来巴黎给他戴上皇冠。

  玉米和红薯为何没拯救大明王朝

  阎京生《玉米和红薯能否救大明》

  根据方志记载,明朝万历、天启年间,陕西、河南、广西、福建、云南各地已经普遍种植玉米和红薯。而生活在隆庆年间的徐渭更是咏过马铃薯“似芋而此差松甘”。明朝晚期,许多有识之士大力推广种植这两种高产作物,比如徐光启就为推广红薯种植而总结了“甘薯十三胜”进行宣传,也在其《农政全书》中最早称呼了“玉米”。

  虽然玉米和红薯至迟在隆庆、万历年间便已进入中国,但它们也没能在崇祯大灾中拯救大明。主要原因是这两种作物的食用口感不如大米和面粉,特别是红薯食用之后有胀气、泛酸等不良反应,因此百姓的种植积极性不高。在选种育种技术相对落后的古代,粮食作物的“产量高”与“口感好”这两个特征就像跷跷板的两头,很难两者兼顾。而到崇祯年间,全球进入小冰期,再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种植玉米和红薯,从时间上来说已经来不及了。

  到崇祯十四年(1641),旱灾席卷明朝15省(两京十三布政使司)中的12个,仅广东、福建、云南没有旱灾的记录。从形势上来看,此时北方各省的旱灾已持续10年以上,陕西的极旱已经持续了近15年,这些地方的大量饥民已经变为流民或参加起义军,而且外有清军不断犯境。即使明朝中央政府有心,也已不具备在这些受灾省份推广种植红薯和玉米的条件了。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