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山西歌嘹亮

  • 来源:中国扶贫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17-01-03 15:31

  武陵山片区包括湖北、湖南、重庆、贵州四省市交界地区的71个县(市、区),是我国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之一,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于一体,跨省交界面大、少数民族聚集多、贫困人口分布广、贫困程度深。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困难重重。

  位于武陵山腹地的重庆市7个区县,均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面对长期的贫困,渝东儿女迎难而上,想办法、找出路,扶贫工作亮点纷呈,奏出一个又一个悦耳的音符,共同谱写出重庆市脱贫攻坚的交响曲。

  黔江:挪穷窝 防穷病

  一排排崭新的连栋双层别墅,一应俱全的基础设施(卫生室、幼儿园、阅览室、文化健身广场、村民办事服务中心等),一江两岸的秀美景致,共同构成了一副和谐的山水人居图。这不是画,而是黔江区冯家街道中坝社区,一个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安置点。

  以前,受困于渝怀铁路,加上地质条件的限制,很多村民住在深山中世代贫困,2013年,黔江区启动建设了中坝社区,新建57栋安置房集中安置高山生态移民57户。截至2016年6月,安置区配套基础设施全面完成,搬迁户全部入住,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7户。

  “每套房屋成本为17.2万元。我们按照普通户1万元、贫困户3万元、深度贫困户8万元的差异化补助政策进行补贴。同时,针对搬迁户实施土地复垦政策,对旧宅基地进行复垦的,按照面积进行补贴,从几万元到十几万元不等。”中坝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每栋新房都是164平米,政府统一装修,统一置办家电,我们拎包入住。我呢,开了农家乐,每月挣个两三千,跟以前在外打工收入差不多,但人舒服了很多。”这是贫困户粟军的心声。

  规划之初,政府做了详尽的考虑:产业上,引进重庆中幄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发展食用菌,优先吸纳贫困户务工;抓住市政府建设“一江两岸”示范带的机遇,发展乡村旅游,在村里成立合作社,打造民宿文化,目前已培育49户;举办大量活动,如渔滩国际钓鱼比赛,建设冯家牡丹园、爱丽丝婚庆植物园等,广纳客源;组织搬迁点的农户进行乡村旅游就业培训。这一系列措施,让安置点成了“世外桃源”。

  像这样的搬迁点在黔江区还有很多。2016年,黔江区全年计划高山生态扶贫搬迁贫困人口6000人,现已搬迁贫困户207户,正完善13个集中安置点。

  细雨朦胧,通往山上的台阶长满了青苔,有些湿滑。拾级而上,大约走了二十分钟,就到了朱丙元的家。这是一座有着十几年历史的木房子,也是附近唯一的一处住宅,风雨中更添了些凄凉。篱笆栅栏门口,一群鸡、几只鹅悠闲地散着步,不时叫上几声。听到动静,主人很快迎了出来。

  这里是黔江区邻鄂镇邻鄂村。一进门,61岁的朱丙元老人便热情地搬出板凳请记者坐,他患病的妻子含糊不清地向我们打招呼。环顾四周,家中摆设再简单不过,看着老人淳朴的笑脸和饱满的精神,很难想象两位老人是如何在家徒四壁的屋子里生活的。

  “我妻子患有风湿等慢性病,现在瘫痪了,每天都需要人照顾,孩子在江苏打工,我走不远,每天就在村合作社务工。”老人主动说起家中的情况。

  当记者问到生活方不方便时,老人百感交集:“这里就我一家,肯定不方便,以前也想过搬走,盖新房,但一看没钱没那个条件,只好算了。现在党的政策好啊,上山时路过的通村公路边的那间新房,就是政府帮我建的,再有一个多月,就能搬进去了!”

  朱丙元所说的房子,是黔江区创新实施的兜底扶贫搬迁工程的具体体现,由政府出资8万元,邻鄂村组织村民参与施工。“按照市级标准,搬迁的贫困户每户补贴3万元。而在黔江农村,建一座普通住房一般需要8万元左右。剩下的5万元,不少贫困户无力筹措,扶贫搬迁政策还是形同虚设。这是黔江‘兜底搬迁’思路的由来,2013年开始,我们逐步探索,通过公平公正的方式筛选出深度贫困户,由政府来买单,贫困户不用花一分钱就能住新房。”黔江区扶贫办副主任徐章和介绍。

  兜底搬迁工程实施三年以来,累计帮助近600户贫困户不花一分钱实现搬迁梦。

  搬迁工程是民生,看病就医是民苦。为此,黔江创新贫困医疗救助模式,夯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防护大堤。区财政每年拿出400万元设立贫困医疗救助基金,针对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经居民医疗保险、大病医疗保险、民政医疗救助、扶贫医疗救助、政策性商业保险支付后,自负部分超过1000元的,按70%-90%不等的标准进行救助。

  以下是马喇镇印合村贫困户郑洋的明细账:2015年住院花费104368.42元,合作医疗报销53227.89元,大病医疗保险报销20456.21元,大病补充医疗保险报销12273.73元,民政医疗救助3000元,医疗救助基金报销10787.41元,共报销99745.24元,自付4623.18元,自付比例降至4.43%,有效地解决了因病致贫和返贫问题。

  2016年,在原有医疗政策上黔江区作了进一步完善:将救助对象扩大到农村居民当年因病致贫家庭重病患者;调整报销门槛,由2015年1000元/次调整为1000元/年。5月底,又建立了长期慢性病致贫的特殊救助机制,对贫困人员因患经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确诊的某种疾病,需长期进行门诊治疗,且属治疗该种疾病必需的门诊医疗费用,全年发生额在3000元以上的,超过3000元以上的部分按50%的比例报销,全年封顶线为1万元。截至今年9月底,黔江2996户因病致贫户已实现2035户、6874人脱贫。

  一系列的探索实践,加快了黔江区脱贫攻坚的步伐。2016年底,黔江将实现“越线、销号、摘帽”的目标。

  彭水:改穷貌 斩穷根

  彭水是重庆唯一以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自治县,也是重庆市贫困程度最深的4个县之一。2015年初,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7640户、99123人。如此多的贫困人口,意味着扶贫工作任务重大、意义非凡,怎样实现2017年“越线、脱贫、摘帽”的目标任务?

  “道路颠簸、房屋破旧、煮饭烧柴、饮水靠天,以前贫困村都是这个样子的。一说要下乡,我们得换上运动鞋和不怕脏的衣服。自从脱贫攻坚开展以来,下乡说走就能走。”一路上,彭水县扶贫办工作人员赵春燕感慨万千。

  要脱贫攻坚,就不能让基础设施成为“拦路虎”。为彻底改变贫困村落后面貌,彭水县坚持以改善贫困村水、电、路、住房、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基础设施为突破口,整合资源,统筹使用,修建通畅公路750公里、通达公路1664公里、人行便道817公里,行政村通畅率、自然村通达率、脱贫村通客车率均达100%;建成农村人饮集中供水工程302处、分散式供水工程2855处,彻底解决30万饮水困难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实施环境连片整治项目143个,完成退耕还林造林50.3万亩,治理石漠化15.8万亩,改造农村危旧房2.5万户;同时,脱贫村光纤覆盖率、电子政务覆盖率、3G网络覆盖率、村级便民服务中心规范化率均实现100%,贫困村面貌和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和提升,村民基本实现了“小车开进来、走路不湿鞋、吃水不用抬、煮饭不用柴”和“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的新生活。

  赵太国家住绍庆街道阿依河社区,以前进趟城要花一个多小时。这几年县里开展设施扶贫后,崭新弯曲的山道,一条条通到了贫困村,人行便道甚至铺到了贫困户门口,打通了山区内外连接的渠道,大大地缩短了交通时间。记者从县城出发,不到半小时就到了他家。

  今年51岁的赵太国,全家预计今年年底脱贫,“家里娃娃要上学,前几年负担太重,还欠了不少钱,现在好了,好政策多,外债也快要还清了。”赵太国所说的好政策,即是彭水县为“斩穷根”、深入实施的教育扶贫工程。在彭水,因学致贫率高达27.48%。只有将贫困家庭的孩子培养出来,才能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从而彻底斩断贫困落后的“穷根”。

  结合实际,彭水实施了优质资源共享计划,解决贫困家庭学生“上好学”的问题:完善教学设施,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推进城乡学校结对发展,加强农村薄弱学校师资建设等,增强教育扶贫“造血”功能。实施资助体系完善计划,解决贫困家庭学生“不能安心上学”的问题:健全完善了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和低保户家庭学生、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各个学段学生“两个全覆盖”教育资助体系,每年资助贫困家庭学生3万人左右;并设立困难家庭学生救助基金,对因自然灾害、家庭成员重大疾病等造成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给予救助;积极依托职业教育学校等培训平台,采取集中培训、村寨培训、田间培训等方式,大力实施就业创业培训,累计培训贫困人口1.18万人次,帮助6658名贫困家庭人员实现就业创业。同时,加大资金投入,实施办学条件改善计划,解决贫困家庭学生“没地方”上学的问题。

  “大娃现在已经毕业了,就在县上上班。小女儿在北师大读大二,这两年负担小多了。2013年县里开始实施高中九年义务教育,从那时开始,高中学费全免,因为我家是贫困户嘛,学校每月还补贴500元。上了大学,申请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每年能贷6000元,而且期限是18年,她入学时也有资助,县里奖励了3000元,邓文中教育基金奖励了7000元。”说起家庭的教育账,赵太国比谁都明白,“要得要得,多读书还是好嘛,花再多钱也支持,现在的好政策可为我们省了不少钱呢!”

  “这边农村教育氛围很浓,家里再困难也要让孩子读书已是共识,大家都比着学,赵太国住的这片今年就出了十几个大学生呢!”绍庆街道办相关负责人自豪地说。

  良好的风气和可喜的升学成绩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支持。2015年,彭水县精准发放各类助学金10885.32万元,受益学生77526人次。2016年以来,全县发放、补助资金5934万元,惠及学生17.78万人次。巨大的教育扶贫投入,带来的是文化水平的提升和“穷根”被斩断,2016年全县高考上线4296人,上线率达98.71%,其中本科上线670人、同比增长20.7%。

  除了设施扶贫和教育扶贫,近年来,彭水县委、县政府依托“六位一体”工作体系,还深入实施了产业扶贫、医疗扶贫、搬迁扶贫、社会扶贫等精准脱贫工程,组成了武陵山区脱贫攻坚之歌一个个响亮的音符。

  武陵:兴旅游 扩电商

  近年来,旅游成为武隆县越来越响亮的一张名片。依靠优质的自然禀赋和这张“大名片”,武隆的脱贫攻坚风生水起。

  旅游做到哪里,百姓就富到哪里。白马山镇天尺坪茶村张国生的家,坐落在白马山景区核心,漫山遍野的茶园,休闲气息浓厚的村庄,统一修建的三层小楼,无不显示着这里的新气象。乡村旅游的发展,让身体不好的张国生夫妻有了合适的工作,也让这个去年刚脱贫的家庭对未来有了更美好的憧憬,“我们这个农家乐今年刚开张,目前拥有12间客房,主营餐饮和住宿,6-8月旺季的时候根本忙不过来,照这么下去,很快就能还上10万元贷款。政府支持着我们发展呢,从规划建设到宣传,再到后期的从业培训,事无巨细,甚至每个床位补贴500元。大批游客慕名而来,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了!”

  在武隆,乡村旅游是四大“十亿”级产业链之一,政府将旅游作为最大的富民产业,提档升级仙女山第一战场,开辟白马山第二战场,夯实乡村旅游第三战场,推动“全域旅游”。整合涉农和吸引社会资金50亿元以上,县财政设立2000万元乡村旅游发展基金,对示范村(户)实施补贴补助,让每一个村、每一个家庭都能做乡村旅游。

  不仅仅是旅游接待,武隆还积极探索景区带动型增收模式。保留景区原住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在景区进出通道等区域建设专门的创业区和农特产品销售一条街,引导景区周边贫困户发展特色小吃、特色农家乐、农产品销售、旅游商品销售等商业,景区及周边2万村民通过旅游实现了直接或间接就业。仙女山镇石梁子社区401户中有391户从事旅游相关产业,资产500万元以上的有17户、100-500万元的有285户。

  目前,武隆已建成乡村旅游示范村(点)15个,扶持发展乡村旅游接待户2452户,接待床位3.416万张,其中新发展乡村旅游接待户816户,星级示范户150余户。带动32个贫困村和5000余贫困人口增收脱贫。

  旅游的发展,让更多人走进了武隆,让贫困户有了新的职业;电商的发展,让更多的武隆产品走出了大山,让贫困户的腰包鼓了起来。作为第二批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创建县,武隆重点通过打造“一馆、一园、两中心、186网点”,实现了电商服务点覆盖所有村,搭建了“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互动平台。

  2015年9月,巷口镇堰塘村“第一书记”张莉联合堰塘村、蒲板村、万银村三个贫困村抱团发展,共同成立了武隆县大巷口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帮助贫困户210户、其他农户450户解决了农产品销路难的困境,达到线上交易额70.3万元,线下交易额80多万元。

  走进万银村,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村电商服务点,这里,集中收购村民的土鸡、土鸡蛋、野生菌、黄腊李等农产品,结束了村民肩挑背扛送往县城农贸市场的历史;这里,土特产收购价高于市场价,通村客车平均每天3次的往返,搭载了一个个网上订单,让村民们的销售更便捷、收益更大;这里,为村民提供书籍、衣物、电器等网上代购服务,开展金融POS消费、小额代存代取、话费充值、票务代订、快递收发、农资购买、预约就医等便民服务。“村里一共有449户,其中贫困户87户,自从电商发展起来,大家的积极性空前提高,感觉生活更方便了,挣钱也更容易了。李子是我们村的主打产品,村里传统种植黄腊李,现在有1000亩,去年我们又引进种植了1007亩高山脆红李,准备扩大规模。”万银村“第一书记”黄思渝介绍。

  在武隆,这样的村庄还有很多。2016年以来,武隆扶持发展农村电商市场主体441家,电商网店1300余家,电商交易额达6.3亿元。

  “旅游和电商开展得红红火火,我们也希望这两把火能引领武隆今年年底实现26个乡镇、75个贫困村整体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到3%以内的‘摘帽’目标。”武隆县扶贫办副主任彭著波信心满满。

  除了黔江、彭水和武隆,在重庆的武陵山区,秀山、酉阳、丰都、石柱等都已成为脱贫攻坚战场,战鼓擂响,一个个清脆响亮的鼓点迸发而出,化为振奋人心的力量,为实现重庆“2017年基本脱贫,2018年做好扫尾工作”的总目标冲锋着。

  本刊记者 周艳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