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科学布局 良性发展
- 来源:新能源汽车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7-01-12 10:35
进入2016年,受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科技部四部委清查骗补工作影响,国内个别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陷入了“半停顿”状态。尽管山东省受此次骗补事件影响较小,但由此带来的补贴政策调整预期、地方等待观望、新车订单减少等问题,仍给生产企业带来一定困扰。
面对如此形势,山东省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主动转变思维,积极应对,不断强化产品研发和市场开拓,生产规模和效益明显增长。
产销逆势增长
山东省新能源汽车主要集中在商用车领域,产品涵盖新能源客车、载货汽车、物流车等,其中,新能源客车占据主导地位。一季度,山东省新能源客车累计生产2656辆,较去年同期增长8.6倍,远高于全国33.3%的同比增幅,占国内新能源客车总产量的33.1%。
企业不断强化产品研发和市场开拓是山东省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逆势增长的重要原因。
一方面,由于目前国家新能源汽车补贴新政暂未出台,加之今年一季度多部委严查“骗补”事件,导致下游客户谨慎下单,持币待购,新政“减补”可能性最大的6-8米客车受到明显冲击。面对这种形势,山东省新能源客车骨干生产企业提前预判,加大研发投入,着力推出了一系列针对新政调整预期的产品。
中通客车研发生产的8米纯电动客车、10米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一经推出即成为市场新热点,在安徽、江苏、河南等地均实现批量销售,成为一季度全省新能源客车行业的重要增长点。山东沂星按照市场需求,先后开发了12米电动通勤、12米电动城市客车、8.5米电动通勤客车等系列产品,市场反响良好。
另一方面,面对市场重新洗牌,山东省新能源汽车骨干企业凭借前期产品的精准定位,持续发力开拓新市场和新客户,市场占有率显著提升。中通客车1-3月份累计生产纯电动客车1643辆、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456辆,合计2099辆,同比增长8.7倍。其中,纯电动客车产量同比增长9.3倍,国内市场占比达到26.2%,市场份额排名由去年的第七位跃居行业第一。
为推动这一产业健康规范快速发展,山东省继续延续去年发布的《山东省节能与新能源城市公交车示范推广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对各市县公交企业购买的新能源公交车给予省级补贴,在国家新政尚未出台的情况下,坚持省级补贴力度不减,给生产和使用企业吃下了一颗定心丸,也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持续推进奠定了基础。
近期,山东省又相继研究制定了《山东省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实施计划》和《山东省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理办法》,为充分发挥新能源汽车对促进节能减排、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重要作用以及加快建成市场运营、适度超前、布局合理、科学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新体系提供了制度保障。
当下企业诉求
目前正值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当前形势,企业提出几点发展诉求。
一是适当提高新能源汽车生产制造准入门槛。在国家和地方政策刺激下,大量资本涌入新能源汽车市场,从而出现重复低层次竞争加剧和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的发生。以新能源客车为例,据统计,2015年参与新能源客车生产的企业共有70家,其中32家企业只生产纯电动客车,5家企业只生产混合动力客车,33家企业既生产纯电也生产混合动力客车。其中,5家企业2015年新能源客车的上牌数在10辆以下(含10辆),19家企业新能源客车上牌数在100辆以下。正规中高端产品与低层次组装产品同现市场,浪费有限的资源,不利于新能源客车产业健康发展。
二是保持政策的连贯稳定,尽快调整完善出台政策。在四部委及国办组织补助资金专项检查掌握情况的前提下,建议新的新能源汽车推广补助政策尽快完善公布。近期各种版本的调整方案满天飞,很多客户订单不敢下,即使下了,整车厂也是谨慎接单,产品产销增速明显回落。此外,由于部分省市地方补助政策先后到期,针对2016-2020年产业发展,配套政策大部分省市尚未明确,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
三是加大对电池技术创新及电池更新的扶持。目前新能源汽车运行还存在车辆续驶量程不长和电池寿命不稳的问题。公交车多数每天行驶里程在200公里以上,新买的纯电动车,第一年充电一夜基本能满足一天运行,但是到了第二年,电池开始衰减,一般每天只能保证运行150公里左右,不能满足公交车全天运行需要。此外,新能源汽车电池使用寿命一般在3-5年,前几年推广使用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寿命已陆续到期。大型公交车电池更新投资需30万元以上,相当于购买一辆新车的费用。目前国家对更新电池的情况还没有出台补贴政策,如果没有国家财政补贴,公交企业难以承受高昂的电池更新费用,这必然影响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持续发展。
四是破除地方保护,形成全国统一的新能源汽车大市场。各省市出台配套政策固然有利于促进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相关产业的发展,但个别地方政策中设置有直接或间接的地方保护条款。比如,地方补贴只给本省的生产企业或本地注册的销售机构,投资设厂、产品重新检测办理备案准入、本地销售机构注册资本及充电设施建设等变相地方保护政策在个别省市依然存在。
产业发展建言
为保持新能源汽车行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针对企业诉求,对产业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加强质量标准管理,适当提高新能源汽车生产制造准入门槛,严格企业准入条件,对没有规模、没有能力的企业取消其生产资格,切实净化市场秩序。
二是建议国家层面保持政策的连贯性和稳定性,不受少数不良企业的干扰和影响,同时,进一步引导地方规范推广补助,明确地方配套政策,从而避免新能源汽车发展大起大落,影响产业良性发展。
三是加大对生产企业整车系统性能提升和电池技术创新的支持,加快提升整车和电池技术,同时,研究完善电池更新扶持政策,以鼓励企业增强对购买使用新能源汽车的信心。
四是强化督查力度,切实破除地方保护,充分发挥市场的激励、倒逼和筛选作用,以便形成全国统一的技术标准、市场准入资格和地方补贴申领模式,从而打造统一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促进优势企业、优良产品的推广。
山东省经信委装备产业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