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人以畜,不如授人以畜(蓄)——陶朱公的慈善境界

  范蠡在齐种过地,在陶搞过养殖,所以,他在指导猗顿时,才有很强的针对性,为猗顿找到了一条发家致富的阳光大道,成为猗顿的创业导师

  现代慈善已从授人以鱼,转向授人以渔。与这一理念相伴的是各类“造血式”扶贫项目及公益创投基金的涌现。实际上,被誉为“中国慈善第一人”的陶朱公,就是成功授人以渔的典范。当然,他不是教人捕鱼养鱼,而是教人蓄养牲畜。在他的点拨下,孕育出春秋时期的另一个巨富—猗顿。

  陶朱公是谁?范蠡是也。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范蠡是一个值得反复品味的人物。他本为楚国贫贱之民,虽博学多才,但在重视出身的楚国,却难以一展雄才。来到越国之后,他成为越王勾践的心腹谋士,辅佐勾践卧薪尝胆,演绎出三千越甲终吞吴的历史绝唱。

  《史记·货殖列传》记载,范蠡功成名就之时,急流勇退,泛舟五湖,携家人漂流过海,来到齐国,化名鸱夷子皮,“耕于海畔,苦身戮力,父子治产。居无几何,致产数十万。齐人闻其贤,以为相。范蠡喟然叹曰:‘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至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祥。’乃归相印,尽散其财,以分与知友乡党,而怀其重宝,间行以去,止于陶,以为此天下之中,交易有无之路通,为生可以致富矣。于是自谓陶朱公。复约要父子耕畜,废居,候时转物,逐什一之利。居无何,则致赀累巨万。天下称陶朱公。”

  司马迁的这段话,生动地叙述了范蠡从一个政治家到商圣的转变过程。范蠡先到齐国,与儿子在海边找到地方,扑下身子苦干,不长时间就积累几十万家产。因为贤明,成为齐国国相。一个人在很短时间内成为巨富且登如此高位,无论古今,均属罕见。但是,二次从政的范蠡,并没有因为重新获得高位而忘乎所以,反而觉察到其中的可怕之处。正如他自己所感慨的那样,作为一介布衣,过日子很快成为富豪,做官轻而易举地位居卿相,已经达到了人生的极致。这是不祥之兆,是很可怕的事情,必须远离,重新开始一种隐姓埋名的生活。

  作为精通儒学、老庄之学的智者,范蠡深知物极必反的天道。于是,他又一次辞去相位,散尽家财,全家迁往陶地。这一次,他从鸱夷子皮变成了陶朱公,彻底完成了从政治家向商人向慈善家的转变。

  范蠡确实是个天才,他的战略眼光无人可比。在他看来,陶地是经商的好地方。陶为天下之中,交通便利,是贸易中转的枢纽。范蠡在陶,与家人种地养殖,同时经商兴业。他坚持薄利多销的商业理念,很快又成为天下巨富。后世尊范蠡为文财神,把他比作儒商的鼻祖,都是在范蠡定居陶地以后完成的人生转变。同时,也是在这里,他用授人以畜(xu)的慈善理念,把猗顿从鲁国一个穷书生变成了与他齐名的巨富,实现了人生境界的升华。

  太史公对范蠡的经商成就和好善之德给予了高度评价,“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此所谓富好行其德者也。”因此,今天的慈善界人士,称赞范蠡为中华历史上慈善第一人。

  据《孔丛子》记载:猗顿原是鲁国一个穷困潦倒的读书人,“耕则常饥,桑则常寒”,干什么什么不行。后来听说陶朱公三致千金的故事,于是“往而问术”。陶朱公告诉他:“子欲速富,当畜五。”意思是,先畜养少数牛羊,再逐渐繁衍壮大,日久遂可致富。

  对于猗顿而言,这确是一个切合实际的方法。按照陶朱公的指点,他来到山西猗氏南部水草丰美的对泽,开始了自己的畜养致富之路。经过10多年的精心经营,猗顿很快富甲一方。在养牛喂马的同时,他还开发附近的池盐资源,生产销售池盐,最终与陶朱公比肩,成为当时的巨富。难能可贵的是,猗顿也传承了陶朱公的慈善精神,后人称他“急公奉饷,上有利于国;或者悯孤怜贫,下有济于民。”

  美国十九世纪伟大的企业家、慈善家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也一直坚持“授人以渔”的理念。他在给儿子的信中写道,“如果在一定时间内你给一个人免费的午餐,他就会养成不劳而获的习惯。”“我一直鼓励你要帮助别人,但是就像我经常告诉你的那样,如果你给一个人一条鱼,你只能供养他一天,但是你教他捕鱼的本领,就等于供养他一生。这句关于捕鱼的老话很有意义。”当时,有媒体指责老洛克菲勒吝啬、捐款不够,他借此向儿子阐述他的慈善理念。

  老洛克菲勒创立了美国最早的私人基金会—洛克菲勒基金会。在父亲的影响下,小洛克菲勒后来也开始了慈善人生,同时继承了父亲“授人以渔”的理念。中国最负盛名的医疗机构之一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的前身)就是在他不惜成本的支持下于1917年创办的。

  如今,授人以渔已被视为现代慈善最重要的准则之一。但不管是授人以渔还是授人以畜(xu),都需要懂渔、懂蓄,施者不懂,弄不好就把人带入失败之路。范蠡在齐种过地,在陶搞过养殖,所以,他在指导猗顿时,才有很强的针对性,为猗顿找到了一条发家致富的阳光大道,成为猗顿的创业导师。

  授人以渔是一件神奇的事情,但是,真正做到并不容易。在这方面,失败的教训不少。前些年,出现过不少扶贫失败的案例。有的地方,为了帮助农村贫困户脱贫,给他们买羊买猪,但是,一年过去,猪羊或者病死,或者被宰杀,而贫困的人依然贫困。为什么?因为他们没有像陶朱公那样,弄清被捐助者会不会畜养牲畜,有没有摆脱贫困的动力,当地有没有搞养殖的条件。

  范蠡一生,精彩纷呈,无论是为政、经商,还是创业,做导师,都是顶尖高手。在大风大浪、变幻莫测的春秋时代,他于政治漩涡中保身安命,安享一生,在成就“慈善第一人”的同时也成为很多人的创业乃至人生导师,其人生智慧值得后人一再品味。今之从事“货殖”(经商)或慈善者,能从他的经历中获取什么呢?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