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酒里的“意外之财”
-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7-01-20 10:14
烟酒是中国人春节走亲访友的常见礼品。但烟酒的“附属品”烟标、酒标还有投资价值,知道的人就不多了。在收藏界,烟酒标并非无名小卒,它们甚至和邮票、火花一起并称“世界四大平面收藏”。
烟标、酒标的收集者遍布世界,对藏家来说,“标”的设计、印刷、制作水平和风格远比烟酒本身的口味更值得关心。不妨关注一下你的年节礼品,也许其中也有宝可淘。
烟标“上了年纪”可能会值钱
张坤(烟标收藏者)
烟标是香烟制品的商标,俗称烟盒。进入21世纪后,烟标的收藏价值一路上扬,市场上原来几元钱能买一“捆”的普通烟盒如今一张就值5元。我所了解的有些藏友近些年在烟标上的投资达到上百万元。
一位姓林的收藏家,从青年时代就收集烟标,个人藏品十分丰富。有些二三十年前他用几毛钱收来的烟标,近年来已经成为不可多得的珍品,每张价值在万元以上。像林老这样的烟标收藏家还有不少,山东一位姓郭的藏家在业内也颇有名声,他从2003年才开始收集烟标,十年多积累的藏品也已经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上世纪90年代之前,烟标藏友经常捡别人抽剩的烟盒,这种方式让高端收藏界瞧不起。再加上烟标的信息不像邮票那样有公开发行数据可查,市场保有量、损毁率无从知晓,因此相对于邮票来说,烟标的价值更加不稳定。比方说大家都以为某种烟标存量很少,投入重金去弄来一张,不久后从哪个犄角旮旯里有人找出来一堆,那么这个烟标的交易价格立刻就会暴跌。
跟在别人屁股后捡烟盒的收藏,现在已经基本绝迹了,因为具有收藏价值的烟盒都是有年头的,根本无处可捡。交换和购买是当下烟盒收集的主要渠道,其中的“互换”主要指用本地烟盒交换外地特色烟盒,各取所需。
今天的一些精品烟标虽然标价数千上万元,但往往只见人求购,很少有人肯出手,市场稀缺性决定了它们的价值还会越涨越高。对于烟民来说,如果小心保存不同种类的烟盒,过个十几年,等这些烟盒“上了年纪”,很可能是一笔意外之财。
套标更具投资价值
燕子(腾讯藏宝图专业撰稿人)
烟标大体可分为舶来品标、洋商标、华商标、地方国营标、公司合营标、白山黑水标、中烟标、“文革”语录标、三无标、纪念标和套标等种类。
那么如何判定一个烟标是否具有收藏价值?可以从稀有度、史料价值、艺术性及知识性等方面来评判。市场价格高且升值潜力大的有纪念标、“文革”语录标、地方国营标和公司合营标这几种。
烟标的年份当然是重要的价格依据,越老越稀有。如,民国时期的一枚纪念标——十支装包、“少帅牌”、印有张学良画像、标有红色字体“918”,目前市场价在15万元左右。再如,1934年之前的外文天安门烟标(1934年后的烟标禁止使用外文),其价格平均每三年翻一番。
新中国成立前后的烟标以及公私合营、地方国营的烟标目前在市场上很难遇到,因此一标难求。如,上世纪50年代中期由上海烟厂生产的慰问赴朝志愿军的“光荣”牌香烟的烟标(红色烟盒,盒上印有“中朝人民军队并肩保卫世界和平”)。
本世纪内随着政府几次卷烟限价令的颁布,许多名贵香烟就此停产或减产,从而导致这部分烟标价格升高。一般来说,新烟标中的套标(同一厂家生产的3枚或3枚以上的,有统一标名,设计风格和包装形式一致,能连续表达一个特定主体)更具投资价值。这类烟标是厂家为纪念有意义的事件临时开发设计的,比如国庆、港澳回归、奥运会等,具有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近期曾有一套军事主题的烟标,在拍卖会上以高于收购价三倍的价格成交。
一瓶浑身是“财”的酒
吴伟忠(收藏家)
酒是很特殊的商品,堪称浑身是“财”。一些设计精美、存世量很少的酒标、酒版、酒瓶,其价值远远超过酒瓶中的液体。
酒标,即贴在酒瓶上的标签,它就像是酒的身份证,注明了许多酒品的信息,如产地、品种、年份、装瓶地、分级、酒精含量、甜度等等。
同样是小小一张纸,酒标的经济价值也与邮票一样,主要取决于年代、数量、设计、品相等因素。新酒标每枚一元到数元,二三十年的老货每枚数十元。2015年,在上海云洲古玩城曾出现过上世纪70年代的十枚一套的酒标(是当时出品的茅台酒、五粮液等国内十大名酒的酒标)以800元价格成交。一些珍品酒标今天的价格可达每枚千元以上。
酒版也是收藏界近年来的流行藏品。国内许多商场尤其是专售洋酒的商号里有一种容量仅30~50毫升的袖珍瓶装酒,它们是完全按比例将各种世界名酒缩小制成的,与标准酒瓶在外观、材质和酒标上一模一样,这种袖珍酒就是“酒版”。
收藏酒版,第一要看品牌,那些酿造年代早、发行数量少的国际品牌酒版,其升值空间最大。其次还要看文化价值和纪念意义。1994年,北京市糖业烟酒公司推出“中华名酒荟萃”酒版,囊括了从1952~1988年全国评酒会评选出的17种名酒原型包装精酿。因其名酒汇集全、品种真、数量少而有收藏价值,现已成为中国酒版中的精品。还有,市场上的中南海、人民大会堂纪念酒版以及“庆祝香港回归”等主题酒版,都因为发行数量少而备受收藏者的厚爱。
酒瓶,也是一种有意思的藏品。目前,有一定年份的陶瓷酒瓶在市场上的数量日渐稀少,已显现出较好的升值潜力。如四川沱牌酒厂出品的一套陶质十二生肖瓶,造型独特,古香古色,目前价格每个在数百元。
当酒标遇到毕加索
华琪(木桐酒标收藏者)
世界上最著名、最具有收藏价值的酒标,来自法国五大酒庄之一的木桐酒庄。
1924年,木桐·罗思柴尔德酒庄为纪念首次灌装成品葡萄酒,酒庄主人菲利浦·德·罗思柴尔德男爵特意请著名招贴画家让·卡吕为该年的葡萄酒设计了一幅全新标签,此举引领了葡萄酒标签艺术化设计的潮流。
此后几乎每年木桐酒庄的酒标(有两个年份例外,采用了男爵本人和英国女王的画像)都由一位杰出的艺术家所设计。这些艺术家包括:米罗、夏加尔、达利、安迪·沃霍尔、毕加索和康定斯基等人。1996年,还有一位中国画家古干应邀为其酒标作画。
现在所流行的品牌强强联合,原来在100年前就已出现。艺术家与酒庄的“联合出品”,让产品的销售价格及收藏价值都有了巨大提升。不管是酒庄的老客,还是艺术家的粉丝,都会对这种合作的产物发生新的兴趣。带有1973年毕加索设计的“酒神狂欢图”酒标的木桐酒庄红酒,多年前的拍卖价格就达到了一瓶7万英镑。
惯例是每年使用一个艺术家设计的标签,历史上有两次在同一年份的酒上使用两个标签的“例外”,这两个年份的酒标在收藏者心目中都具有十分特殊的地位。第一次是在1978年,蒙特利尔艺术家保罗·里奥皮勒画出了两个标签,酒庄主人就把当年的酒分成两批,分别使用了这两个酒标。
另一次是在1993年,波兰裔画家巴尔蒂斯在标签上画了一个性感的裸体少女,因此被美国禁止上市,当年在美国上市的年份酒标签以空白取代原本裸女的位置,但此举反而引起收藏家竞相收购两个不同的酒标版本,使得1993年的酒价上升不少。
世界上无数酒标收藏家的梦想,就是能集齐整套木桐酒标。如果真的集齐,其价值也只有“天价”可以形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