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迷失“风口”

  面对资金、技术、经验等难关时,大学生创业者该如何在创业中保持定力、找准商机、规避风险呢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看到广州大学城遍布角落的鼓励创新的条幅、随处张贴的创业大赛海报时,李新咏一下子就想起了这句诗。

  在“双创”之风刮进校园后,不少在校大学生、应届毕业生像“90后”的李新咏一样,纷纷响应,成为创业大军中的一员。

  中国人民大学发布的《2016中国大学生创业报告》显示:中国近九成大学生考虑过创业,近三成大学生有创业经历。

  与此同时,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各式“温柔陷阱”也随之而来——面对资金、技术、经验等难关时,大学生创业者该如何在创业中保持定力、找准商机、规避风险?

  跟着“风口”跑丢了自己

  尝试过微信公号、成立过校园推广公司、涉足过新能源产业后,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大三学生、“90后”连续创业者唐津伟总结了自己的创业之路——“折腾不止”。

  在进入大学校园的第一年,他便开始了自己的“折腾”之旅。

  2014年,微信公众号发展方兴未艾,聚拢大批粉丝的自媒体迅速成为风口。

  唐津伟看准了大学生市场,搭建了一支11人创业团队,当年10月,“我是大学生”公号上线。

  “只用了20天,我们的粉丝就突破了1万人。”他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团队擅长策划,在一次“三行情书”活动中,他们联合了多所北京高校的表白墙,“一场活动下来粉丝增长过千”。

  粉丝来得快,问题来得也快。

  不久他便发现:粉丝突破1万后,增长遇到了瓶颈,每天只有个位数增长,“僵尸粉”严重,发展陷入停滞阶段。

  在思考转型过程中,唐津伟看到,学生正成为各大互联网和品牌争抢的消费群体,企业和品牌进入校园的诉求越来越强烈。他决定利用先前积累的学生、高校资源,“解决企业进入校园最后一公里问题”。

  2015年5月,他与合伙人创办了“推马科技”,帮助品牌和企业进入校园做地推工作。

  跟着“校园市场”风口,唐津伟每月能有1万~2万元的稳定收入。但在他看来,“地推”很难有大的发展,大部分团队宁可折本也要争抢市场。

  2016年,选择从团队退出的唐津伟看到了另一个“风口”——国家开始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大力扶持。于是,他又转战新能源市场,加入了上海亿充万家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尝试从电动汽车充电桩切入新能源市场。

  “3年来一路从普通创业者到创始人、合伙人,虽然折腾了这么久,我觉得自己没有取得一点成绩。”谈到过往的经历,唐津伟有些失落。

  他认为,跟着风口让他跑丢了自己。

  “大学生创业切忌追风口。事实证明,许多所谓的连续创业者,从电商到社交、O2O到共享模式,不断变换创业项目,找到出路者并不多。”唐津伟告诉本刊记者。

  在上海万擎CEO、电商专家鲁振旺看来,创业者不能无视自己的资源、兴趣和能力,一味跟风,“拿电商来说,有几次非常大的跟风创业潮,如2006年PPG模式创业潮、2009年B2C创业潮、2010年团购创业潮,最后99%的项目都死掉了。”

  融资与啃老

  在大多数创业者看来,跟着风口创业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融资快。

  李新咏告诉本刊记者,对大学生创业者而言,能不能融到钱关乎生死。

  毕业后,李新咏选择留在广州大学城,这里聚集了大批大学生创业团队。他与大学室友主要帮助创业团队做软件外包服务,该业务一度占据其90%的收入。

  在与众多创业公司合作之际,他看到了大学生创业的残酷——创业者被钱压得喘不过气来。

  2015年下半年,创业者迎来了“寒冬”。

  “大部分创业者都在跑融资,而投资机构对于项目特别谨慎,尤其是大学生创业项目。”李新咏告诉本刊记者,他看到许多大学生创业公司都撑不过A轮。

  没有融资就等于宣布创业项目直接死亡。唐津伟曾亲眼看到,朋友的“校联帮”项目在钱烧光后宣布暂停。

  大学生兼职实习平台“校联帮”曾在2015年获得了千万元人民币的Pre-A融资,宣布在14个城市开展业务。

  “他们的市场总监曾一个人带着300万元到广州开拓市场,但广州本地成长起来的兼职猫、口袋兼职已初具规模,很难切入。”唐津伟告诉本刊记者,“钱烧光之后融不到钱,整个项目直接死掉了。”

  《2016中国大学生创业报告》指出:如今大学生创业实践面临的挑战,最大的阻碍是资金约束,51%的在校大学生、53.1%的创业者认同这一判断。

  “最悲剧的是,这些大学生创业者拿不到投资,只能向父母和亲戚伸手。”李新咏的一位客户曾获得了某高校创业大赛一等奖,拿到50万元种子轮融资后,迅速扩充团队,工资开销巨大。

  迟迟拿不到下一轮融资的创始人,选择向父母要钱维持团队正常运转。但等来的往往不是峰回路转,而是失败。

  “他们创始团队3个人,分别让其家庭背了外债。”李新咏说,“啃老式”创业现象在大学生创业者中已不鲜见。

  股权坑

  “即便获得了融资,大学生创业失败的也不在少数。”“法务VC”创始人王君卫告诉本刊记者。

  2010年成立于车库咖啡的“法务VC”,至今已累计为1000多名创业者提供了创业法律咨询或法律知识培训。

  在王君卫看来,大学生创业者遇到的最大问题即“法务纠纷”。

  “大学生创业者由于缺乏经验,大多在创业之初没有提前预知未来的利益关系,为创业后期留下了隐患。”他说,“股权坑是最大的陷阱。”

  王君卫告诉本刊记者,大学生创业团队相对理想化,多以感情作维护,而缺少明规则,一旦后来因利益造成纠纷,团队往往分崩离析。

  此类案例数不胜数,如“泡面吧”事件,就颇令人唏嘘。

  趣味编程教育网站“泡面吧”,原本只是为当年百度之星程序设计大赛做的一个小项目,不料大受欢迎。尚在美国伊利诺依大学香槟分校求学的俞昊然决定创业。

  但就在2014年,团队收到A轮200万美元融资协议的前夜,因为三位创始人的股权之争,这家刚刚起步公司的融资计划被迫搁浅——项目联合创始人王冲与严霁玥离开创业团队,俞昊然则带着其他团队成员继续开工,随即成立“计蒜客”。

  究其原因,其创业团队掉入了“股权坑”。王君卫认为,“泡面吧”创业前期并没有明确股权关系,在融资后引发了利益纠纷。这是所有拥有多位创业者的团队面临的普遍问题。

  在他看来,大学生创业时,先要明确团队成员的法律身份及团队机制,诸如明晰股权比例、各方投入、分工职责、调整与退出规则。

  “因为传统的创业一般在初见成效后再划分股权利益。但此时面临一个尴尬的问题,就是在创业的不同阶段,成员的重要程度会随时发生变化,而在面对利益互不相让时,各个成员的谈判能力、资源掌握程度不一,容易导致‘深坑翻船’。”王君卫说。

  创业还是就业

  创业的高风险让部分人止步。但王君卫还是发现,全国许多高校仍在不断组织创业大赛、出台一系列资金扶持政策。

  好的政策对于大学生而言,无疑降低了创业成本;但低成本反而令政策的副作用迅速显现——有的大学生为攫取政策红利、逃避就业而盲目加入创业大潮。

  “这正常吗?”王君卫对此表示了质疑。

  一位不愿公开姓名的高校就业工作者告诉本刊记者,2016年中国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达765万,青年就业群体加在一起大约有1500万左右,“学校承担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学校之所以大力宣传、鼓励学生创业,一部分原因是希望能化解就业压力。”

  智联招聘CEO郭盛认为,“一个连工作都找不到的人,就不要指望他能创业了,那只是暂时逃避就业压力的借口。”

  “如果学校只是一味鼓励创业,并没有开设风险、情绪、法务等相关创业课程,一旦创业遇到重大问题,会对创业者的未来产生很大影响。”他告诉本刊记者,“明智的做法应该是先就业,有经验后再图创业。”

  广州一位投资人则持相反意见。他曾在某高校创业论坛上鼓励学生积极投身创业大军,“其实,学生创业完全是低成本。创业成败无关紧要,成功则名利双收;即便失败,凭着创业的经验也可谋得个就业岗位。”

  “实际上,18~22岁左右的大学生创业者心智大多不成熟,尤其是在风险的把控能力上不足,很难取得成功。”唐津伟对本刊记者坦言,“学校应该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能力上,而不是过早鼓吹创业。”

  唐津伟认为,创业势必要耽误上课,学不到专业知识,很难形成商业逻辑,这对创业者在创业时找准商机及模式至关重要,“毫无商业逻辑和素养的创业很容易事倍功半。虽然在市场上可以通过不断试错来获得一些经验,但只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他告诉本刊记者,如果再有一次机会,他会先完成学业再创业。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李振/广东广州报道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