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时尚与色情的界限

  • 来源:摄影之友
  • 关键字:时尚,色情,赫尔穆特·纽顿,摄影
  • 发布时间:2017-02-28 13:55

  赫尔穆特·纽顿是世界上迄今最著名、最多产、最为人们效仿的时尚摄影师之一。他拍摄的标志性时尚作品有人憎恶之极,有人顶礼膜拜。他的作品或是因表现了偷窥、施虐和受虐场面,或是因充满迷信的色彩而闻名于世,使他在70年的职业生涯中一方面饱受争议,另一方面又好评如潮。但是,不管你喜欢还是讨厌他的摄影作品,这种现象都会引起某种社会反响。他的作品为我们留下了一笔恒久致远并影响深刻的时尚摄影宝贵遗产。

  赫尔穆特·纽顿(Helmut Newton)偏好拍摄那种极具魅力、泰然自若、脚登高跟鞋的女性,其他题材的摄影很少涉猎。为此,《时代》(Time magazine)杂志在他1976年出版了第一本著作《白人女性》(White Women)之后,送给他一个 “奇想之王(The King of Kink)”的绰号。他的作品随处可见:《时尚》(Vogue)杂志,《名利场》(Vanity Fair)杂志,《世界时装之苑》(Elle)杂志,《花花公子》(Playboy)杂志等。他光是为巴黎版《时尚》杂志就拍摄了64期封面。

  “毫无疑问,赫尔穆特·纽顿是20世纪最重要的摄影师之一,”位于柏林的赫尔穆特· 纽顿基金会理事长马提亚· 哈德(Matthias Harder)博士这样评价他。“他独树一帜、别出心裁的时尚摄影肖像和人体摄影作品直到今天还在展出。”

  “虽然他那些非比寻常的照片既令人震撼,又让人愤怒,但是,至少有一点是极其重要的,他的作品彻底改变了时尚摄影的风格。除此之外,这些照片还深刻反映和表现了西方社会女性在那个伟大的时代变革中角色转换的过程。”不可否认,纽顿的摄影作品是令人难忘的。但是,自诩为镜头后面的偷窥狂的他,却有着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纽顿曾在他的自传中写道,也就是在12岁的时候, 他发现自己非常“好色”。他阅读了施尼茨勒(Schnitzler)和茨威格(Zweig)等人的著作,经常研究各种色情杂志。四年后,在纳粹政权的逼迫之下,他不得不离开了学校,开始跟随一位名为伊娃(Yva)的肖像人体时尚摄影师作为学徒。伊娃老师虽然打算移民到美国纽约,但后来被驱逐出德国,据说死在了集中营里。“伊娃是20世纪20-30年代著名的摄影师,她的许多作品屡屡出现在当时的杂志中,”哈德介绍道。“赫尔穆特挂在伊娃工作室里面的那幅16岁时的自画像一直陈列在我们的博物馆中,在其他展馆中也曾多次展出。”

  波折的命运

  纳粹党当政之后,对犹太人实行残酷的镇压,导致纽顿的父亲失去了自己的钮扣厂,并一度被扣押在集中营内。最终纽顿的父母逃往南美,而刚迈入18岁的纽顿也在领到护照之后,于1938年12月5日搭乘火车离开了柏林,开始逃亡生涯。在意大利的里雅斯特下车后,他带上所有的相机,拿着预定的船票,登上了客船前往遥远的上海。不过,在客船停靠新加坡期间,纽顿很快就在当时被认为是最具影响力的报纸之一的《海峡时报》(The Straits Times)找到了工作。

  1940年,当时局令他感觉到那里太危险的时候,纽顿逃离了新加坡,在没有船票的情况下登上了停泊在港口内的一艘轮船。他茫然不知轮船将开往何处。后来他才得知,那是开往澳大利亚墨尔本港的“玛丽女王”号客轮。到了墨尔本,他在一个为德国人和意大利人开设的收容所里度过了一段时光。离开收容所之后,他立刻加入了军队,改名叫纽顿,并于1946年12月成了一名澳大利亚公民。

  不久以后,他在墨尔本开了一家照相馆,还邂逅了他的妻子——演员茱恩·布鲁耐尔(June Brunell)。当时,纽顿白天的工作是为Rockmans公司制作邮购目录,到了晚上就在暗房里洗照片。在辞去Rockmans的工作之后,纽顿受雇于New Idea公司,在那里,他的时尚摄影事业迈开了第一步:拍摄婴儿尿布,以及“本周的帽子”广告,并为英国版《时尚》杂志的澳大利亚增刊拍摄照片。

  随着欧洲和平时期的正式到来,20世纪50年代中期,纽顿和妻子茱恩穿梭在欧洲大陆之上,在得到《时尚》杂志一年的工作合同之后,他们最终定居于伦敦。这是纽顿第一次来到英格兰,但一切都令他感到沮丧和压抑。他把那个时期的摄影作品形容为很“无聊”,很“可怕”。所以,工作合同还没有到期他就离开了伦敦,前往巴黎,很快就在当时最具革命性的杂志Jardindes Modes找到了工作。

  后来,因为得到一份澳洲版《时尚》杂志的工作合同,纽顿回到了墨尔本。不过,就在1961年的时候,他的明星地位得到了认可,于是他们又返回巴黎。“为法国版《时尚》杂志工作肯定是他的一个大突破,”哈德认为。“在与法国版《时尚》杂志再续合同之前,他还为当时的其他杂志工作了两年,这些杂志就有《女王》(Queen)和法国版的《世界时装之苑》。他成了20世纪60年代发表作品最多的时尚摄影师。”

  前所未有的时尚成就

  正是在20世纪70年代这个体现女性变化的10年之中,纽顿以前所未尝的方式开始探索人体摄影艺术,他把时尚与色情之间的界限彻底模糊掉了。“从常识上来讲,女性时装就是为了诱惑,摄影师就是被雇来实现这一切目标的。纽顿决定在时装的视觉世界里大胆利用透薄的服饰或纯粹的裸体来表现时尚。在温馨豪华的酒店里,他暧昧地褪去模特的肩带,露出乳头;在巴黎的一个小巷里进行夜拍的时候,他又装模作样地给一位裸女摆姿势,旁边还有一位身着圣罗兰(Yves Saint-Laurent)品牌礼服的时装模特。”

  纽顿和许许多多知名的或不知名的模特有过合作,这些模特有的穿着衣服,有的则不穿衣服。最后的转折点大概是在1980年左右,他拍摄了两个系列的作品:“裸体和穿衣者(Naked and dressed)”以及“大裸女(Big Nudes )”。在拍摄“裸体和穿衣者”的时候,他打破常规,以双连画的形式,通过模特穿着衣服和不穿衣服的对比来充分表现当代时装。纽顿在时装中,说得好听一点,打时装的擦边球,融入激进的女性裸体,这种挑战性的概念后来受到无数摄影师的追捧。但是,那个时候没有摄影师敢像他那样做,所以他的摄影作品非常有名,收藏者趋之若鹜,那些照片成了他们的必藏之物,同时也流向了艺术馆,走进了艺术品市场。

  到了20世纪80年代,纽顿彻底倒向了裸体摄影,并乐此不疲。然而,随着他的名气不断蹿升,越来越多的人都渴望成为他的拍摄对象。于是,他的肖像摄影成了他另一个令人眼花缭乱的摄影行当的一个分支,许多不朽的名人,从凯瑟琳·德纳芙(Catherine Deneuve)到玛格丽特·撒切尔(Margaret Thatcher)都想成为他镜头中的人物。

  纽顿自称是一把可以租用的手枪,他为许多世界知名品牌拍摄过广告,如香奈儿(Chanel),圣罗兰(YSL),蓝色恋人(Blumarine),蒂埃里·穆勒(Thierry Mugler),沃福德(Wolford),以及唯宝(Villeroy & Boch),为此他收获了巨额报酬。

  摄影领域的多面手

  他的多面手特质并不止于拍摄肖像。赫尔穆特·纽顿不仅为时尚杂志、时尚设计师工作,对独特的主题,比如狗仔队图片、警察破案照片和犯罪新闻也颇有兴趣。简而言之,他对八卦小报和各种日报副刊上登载的文章都情有独钟。

  由他本人组建的“赫尔穆特·纽顿基金会”就位于柏林火车站的正对面,在这个当年他为了躲避纳粹的迫害而逃走的地方,已于2016年11月举办了他的个展。此次展览的展品是从他1973年至2002年间拍摄的众多作品中精挑细选出来的,包括纽顿在所出版的摄影著作中从未披露过的若干系列摄影主题,例如为《花花公子》杂志拍摄的以洛丽塔为主题的裸体摄影,以及为《巴黎竞赛》(Paris Match)画报拍摄的在摩纳哥进行的法庭审理纪实摄影。为了这次的展览展,纽顿重新拍摄了自己发表过的图片,有时候甚至对整本杂志页面进行翻拍,标题和其他文章或虚拟文字则放在图片周围。展会上观众还可以看到纽顿从20世纪80年代起为意大利拉链制造商Lanfranchi拍摄的宣传短片,以及他从电视屏幕上拍摄下来的这部宣传片的宝丽来图片。

  在纽顿看来,宝丽来图片可以看作是自我表现的一种形式,纽顿利用模特和一些道具巧妙地把某种戏剧性的场景呈现出来,将人们觊觎的目光引向一幅幅表现绝望、伪装、亲昵和自恋的画面。

  力量、厄洛斯(Eros,爱神)和紧张的刺激是纽顿视觉世界中惯用的元素。他巧妙地把小报和悲剧故事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奇特的影像和社会纪实,而作为这种创作的导演,纽顿想知道哪一种更让观众好奇。在这次展览上我们看到的许多照片和艺术手法会丰富和拓展我们原有的对纽顿及其作品的整体意象。

  与纽顿作品展同时举办的是“MEP展”,即纽顿之妻:茱恩·纽顿(又名艾丽丝· 斯宾斯,Alice Springs)所创作的作品展。赫尔穆特和茱恩·纽顿经常一起展出他们的作品,互相擦出艺术的火花。“我认为茱恩是他灵感的来源,”哈德表示。“赫尔穆特拍摄的时候,茱恩往往在布景中充当拍摄对象, 然后她自己再拍一遍, 所以我们都知道他的拍摄手法。我们把他俩的作品放在基金会里一起展出,观众可以看到纽顿工作时多么从容而平静:他总是和拍摄对象长时间聊天,很难看到他拍摄,也难得见他按下快门。也许在他开始拍摄之前脑子里就已经有了最终的图像。”

  “纽顿扩大了摄影艺术的范畴,他一生都对世界充满好奇,并与时俱进,”哈德总结道。“他在晚年的时候仍在创作,但你绝对不会想到那些作品出自一位八旬老者之手。”纽顿的生活总是透着一股电影大片的气息。时光荏苒,他扮演的英雄角色更加引人入胜:失败者、勤奋者、时代的宠儿、先驱者以及传奇者。令人悲伤的是,纽顿故事的结局堪与许多电影大片相媲美。2004年1月23日,他的车在加速之后失去控制,撞到了他曾经住过的洛杉矶马尔蒙庄园酒店的车道墙壁上,不幸逝世,一个时代也因此而终结。

  编辑/谭佩里 翻译/桂南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