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外流与对策

  从防范危机的角度看,面临风险与危机提前降温才是正道,应适时适度将人民币贬值,不勉强坚持6.5%的增长率。而打掉国内过高的资产价格才是根本措施,这是中国经济调整成功的关键。

  2000年以来,人民币升值预期一直在引导外资进入,刺激国内投资,使国内资产升值,房地产业空前发展,价格上升10倍,2013年房地产库存7亿平方米,已形成严重泡沫。

  在中国,促进资本外流的因素并不只是人民币贬值预期,还有房地产泡沫。高涨10倍的房价,比起10%的人民币贬值预期要严重得多,可称为“房地产套汇”。房地产套汇是怎样进行的?

  资本外流的加速器

  假设人民币汇率1:1不变,一套房子在美国是100万美元,在中国是100万元人民币。突然间,中国房价涨到1000万元人民币,将它卖掉换成1000万美元汇出,可在美国买10套房子,囤积房产之人因此暴富。

  有人说,私人资本自己投资获利合理合法,与中国国家利益何干?问题在于人民币再多,要在美国买房地产,必须要换成美元。个人如此,企业何尝不是如此?

  2014-2015年,外商投资企业减少1458家,知名手机零部件代工厂苏州联建科技,诺基亚手机零部件供应商闳晖科技,东莞万事达公司和联胜公司相继倒闭。2016年,福耀玻璃向美国投资10亿美元,董事长曹德旺算了一笔账,说中国投资环境不好,天然气比美国贵3倍,税收太高,工资正在迅速接近美国等,但他没说地皮差价。所谓“企业国际化战略,海外并购”,美其名曰“引进技术”,其实能并购的主要是地皮。

  国内房地产价格能在10年内被拔高到如此程度堪称奇迹,可惜大部分属于无价值的泡沫,用来换取有价值的美元和美国地皮,可谓一本万利,炒房者赚大钱。中国国家利益的最大损失就是外汇储备短短两年流失30%,2016年年底不得不强化外汇管制,先叫停海外资产并购,后控制居民换汇,人民币完全自由兑换喊了多少年,只差一步,还是不能实现。我多年来一直反对过早将人民币自由兑换,2016年再一次不幸言中。但行政手段只能治标,不能长久,治本的方法只能是下决心打掉房地产泡沫。

  由于害怕金融危机,力保经济增长和地方财政,中央政府一直未真正控制房地产泡沫。房租本来就低,2017年如控制房价,投机收入消失,房主会把房租涨上来以回收投资。如房租大涨,一线城市工资会比照房租上涨,工薪阶层用其来支付房租,还是流入房主腰包,弥补他们对房地产的投资。他们会进一步买房,房价会有新一轮上涨。这是新型的恶性通货膨胀:房价、房租和工资循环上升,倒逼人民币超发。

  只要房地产泡沫不破灭,人民币贬值压力将越来越大,CPI加速上升。中国的CPI里面没有包括房租,因为对租房不收税。如把房租上升统计进去,CPI会增加,在6.5%的经济增长率里包含房地产泡沫成分。

  央行干预汇率和外汇的代价

  对中国来说,目前是稳定汇率,还是稳定外汇储备?我认为,首先要保外汇储备。

  有一种舆论,说有2万亿美元就足够了,这种观点很危险。3万亿美元作为存量,占全世界外汇储备的40%,但增量在1年半时间下降25%,已非常严重,如再下降,接近2.6万亿美元的底线,有可能引起居民抢购外汇。

  事实上,有几笔钱是必须要给的。第一笔是年5000亿美元居民出境旅游,还有那么多人的子女在外国留学。这个钱要不给换了,或者居民的外汇存款不给取了,居民会不会恐慌?

  第二笔钱是应对外资撤资。

  有人说中美经济关系,美国吃亏了。其实,这40年美国也是全球化的受益者,华尔街在中国投资赚了大钱,美国企业在中国办厂也赚钱。所谓美国对中国的出口逆差,有三分之一是美国的企业家在中国投资搞加工贸易,返销回美国的,顺差记在中国的账上,钱是美国企业赚走了。它们在中国赚了多少钱要一笔一笔算。

  问题在于,这些钱在中国大部分没有汇出。我20年前就算过,国际收支平衡表上的“利润汇出”,1993年4亿美元,1994年95亿美元,因为改了统计口径,以前是现收现付制算法,现在改为责权发生制了。这一改,就差了25倍。说明什么?

  外资在中国的人民币利润,如果换成外汇是95亿美元,但只汇出4亿美元,其余的仍旧是人民币,在中国再投资了。30年积累下来,特别是加上后来的投机资本,在中国买房地产,搞并购上市的,赚了多少?比直接投资要多得多,大部分还在中国境内再投资,是外国居民和法人手里的人民币资产。现在可能到了临界点,资本项目已有两年逆差了。

  特朗普想通过降20个百分点的税,用各种办法逼企业回去。这笔钱要往美国汇,如果中国不保证兑换,外资还会继续进入中国来吗?

  第三笔是央行干预外汇市场,也需要付出外汇。

  3万亿美元外汇储备,2017年会继续下降。特朗普攻击中国“操纵汇率”,他自己没搞清楚,如中国真的不干预了,人民币是升值还是贬值?我可以明确地说,如果放松国家干预,让市场决定,人民币汇率会继续贬值。

  贬值对中国总体利益有好处。第一是刺激出口,去库存。像20世纪80年代,有过剩地皮和劳动力,现在有过剩产能,生产率难以大幅度提高的时候,贬值总体效益很大。第二是限制资本外流,贬到一定程度大家就不换美元了。

  要保住外汇储备,临时办法是加强管制,中期办法是贬值汇率,消除房地产泡沫。目前外汇管制已很严格,但不能长期化,因为干预汇率和外汇的成本太高。

  第一个代价是央行经营亏损。中国政府在2000年以后,美元集中汇入时,没有及时升值人民币。现在集中汇出,又不能迅速贬值,“维稳”思维不能及时反应市场趋势,使国家利益受损。

  我从1994年就说,人民币进入历史升值期,苦苦喊了12年,2005年,央行才用浮动办法允许升值,且升值太慢。10年内,用发行七至八元人民币的代价收购1美元。等到2014年人民币升值到1:6,国内外投机资本把房子炒到天上,赚了10倍人民币,看美国地皮便宜,现在要集中汇出了。

  人民币即使贬值到1:8,等于中国政府给国际资本保值10年。10年前1:8买入美元,现在1:8卖出去。投机资本在中国赚的钱,应有几倍。中国政府现在通过贬值,可多回收一些人民币,人民币是政府债务,总要回收。

  第二个代价是用行政办法长期管理涉外经济,实际上管不住。外汇储备会继续降低,只是速度放慢罢了。国家限制资本项目,投机资本可走经常项目,价格转移,低报出口价格,高报进口价格,外汇管理局不可能去一一核实。

  第三个代价是如果真的严管,可能降低涉外经济效率。中国经济的体量已大大膨胀,比起1978年年出口100亿美元,已扩大200倍,接近年2万亿美元。GDP比起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期的8万亿元人民币,已扩大8倍,现在是60万亿元人民币。如此大的经济规模,如果每一笔外汇进出都要经国家外汇管理局核实是不可想象的,会造成经济活动停顿。

  第四个代价是人民币国际化会倒退。央行干预外汇市场,一定要把人民币收缩,离岸人民币池子量越来越少。2016年12月份,香港经管局公布的数字是5000多亿元,按2017年1月份的干预力度,到2月底可能只剩3000亿元,3月底可能是2000亿元了,人民币国际化倒退了。最多时人民币出境1.4万亿元,现在等于政府又花2000亿美元把人民币离岸池子收回来。

  人民币继续贬值在经济学上的根据很简单,就是购买力平价。人民币是否贬值取决于人民币购买力在国内是否下降。购买力是物价的倒数,物价用CPI表示,中国的CPI有什么特点?能表示人民币的购买力吗?

  买房算投资,租房算消费。CPI里不包括房价,应包括房租。中国的房价10年涨10倍,房租也应按1:20的租售比涨。现在一线城市的租售比是1:50,学区房是1:100。房租比10年前应提高至少10倍,实际没有提高那么多如房价像现在这个样子,挺住一个时期,也不下跌,房产主会提高房租以回收投资,一线城市房租就会大幅度上升。

  房租在中国没有进入CPI,因为对租房没收税,没统计。我们计算影子房租,统计进去,房租就不知道涨了多少。如加入CPI,CPI可能会调高几个百分点。这样算,人民币购买力已因为房价暴涨而大幅度下降了。汇率是不是该贬值?购买力平价决定长期汇率,这个最简单的道理恰好适用。

  资产价格虚高问题涉及地方财政和银行呆账,年6.5%的经济增长率如不能解决上述问题,可能外汇储备和汇率都保不住。

  1993年,政府打击北海房地产泡沫,曾遭到社会强烈反对。当时无人料到1997年发生亚洲金融危机,但政府坚持提前击破泡沫,采取软着陆,用4年时间把经济增长率从13%降到8%,把物价从20%降到6%,把汇率从1:5.7贬到1:8.7,把外汇储备从200亿美元提高到1400亿美元。否则在危机时就没有坚持人民币不贬值的本钱。

  目前,国际经济形势极不稳定,从防范危机的角度看,面临风险与危机提前降温才是正道,应适时适度将人民币贬值,不勉强坚持6.5%的增长率,在全球新的经济危机到来之前未雨绸缪,把虚高的资产价格降下来。因此,打掉国内过高的资产价格才是根本措施,这是中国经济调整成功的关键。

  杨帆 杨柳/文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