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杨“回乡”记
-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柏杨,回乡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0-12-02 13:47
1988年,张香华陪同柏杨第一次回乡,当地一个华侨食品加工厂曾在辉县为柏杨立了一座塑像,但后来很快被毁。此次柏杨新的铜像在葬礼揭幕,“时代也在进步,” 张香华说。
2010年9月12日上午,郑州福寿园举行了一场该园建园以来最大的葬仪。
园内媒体云集。通向骨灰存放厅的道路一侧摆满了两米多高的布标,布标上印着柏杨的照片和他的著作名称。还专门开放一个侧厅,厅内播放柏杨生前的一些音像资料。
骨灰存放厅鲜花簇拥,遗像上的柏杨,戴一副黑框眼镜,两手托腮,嘴角上翘,带着俏皮的笑容。
简短的仪式之后,由柏杨长子郭本城抱起骨灰盒走向墓地。郭本城已年过50,但一米八几的身材依然挺拔帅气,认识柏杨的人都说郭本城长得像父亲。
郭本城身后是柏杨遗孀张香华。张香华是台湾著名诗人,与柏杨没有子女。
其他家属是柏杨与不同妻子所育后代,跟在队伍后面,默默前行。
最后一包骨灰
骨灰盒中是柏杨在台湾海葬时留下的一包骨灰。
柏杨1920年出生于河南省辉县,1949年到台湾,2008年去世。他在遗嘱中交待,死后骨灰撒在台湾和他曾经被囚禁的绿岛之间的海域。
“我从没有像这样一下子就爱上台湾一样爱过别的地方。”“活到现在,而且活在台湾是最大的幸福。”柏杨生前曾经表示。
1949年,历经战火,颠沛流离的柏杨流落台湾。他一下子爱上这个番薯形的岛屿,“这里有只有童话里才有的高耸云际的椰子林,到处都是潺潺的溪流”(《柏杨回忆录》)。即使后来在这个岛上受了很多苦,坐过牢,甚至差点被枪决,但他对台湾的感觉没有改变。
2008年4月,柏杨去世,一个月后,按照遗嘱,家属将其骨灰带到台湾和绿岛之间海域进行海葬,大陆的原现代文学馆副馆长、柏杨研究中心总干事周明也应邀参加葬礼。就在大家准备把骨灰撒向大海的时刻,周明突然想,是不是应该把柏杨的部分骨灰带回故乡?
“在船上,我就跟他(柏杨)儿女说,留下一包骨灰,将来带回大陆,好不好?”到郑州福寿园参加此次葬礼的周明告诉《望东方周刊》记者。他当时的这个请求被接受了。
此后,柏杨最后一包骨灰的归葬大陆事宜酝酿了两年多的时间。
“开始有人提议葬在(大陆的)庙里,但父亲是基督教徒,我们考虑不适合。想过如果找不到其他合适的地方,就到辉县老家祖坟葬了,入土为安。”郭本城对本刊记者说。
“落叶归根,这里是故乡。”郭本城说,“现在虽然没有到辉县,但毕竟在河南。”
2010年8月,柏杨骨灰被迎回河南,安放福寿园。
柏杨骨灰回来的第二天,就有台湾商团到福寿园拜访,说“柏杨都回来了,以后我们到河南就很亲切了”。
故乡变异乡
比柏杨小20岁的张香华,1978年与出狱不久的柏杨结婚。婚前张香华知道柏杨有过婚姻,但结婚后很久,她才发现自己竟然是柏杨“第五任妻子”。
“第一个反应是很为他难过,一个人怎么把生活过成这个样子。一次又一次妻离子散,不管是因为国家命运,还是个人性格不稳定,太多次婚姻是很受折磨的事情。”张香华告诉本刊记者,她当时的感觉不是被欺骗,而是对离乱的感伤。
1987年台湾和大陆之间开放探亲,次年10月,柏杨在张香华陪同下踏上了阔别40年的大陆,回乡探亲。
在辉县,父亲当初留下的一座包括四个小院和一个菜园的房子,早被没收。“车窗外就是故乡,但我已无家可归。”柏杨后来在他的文章中写道。
他找到父亲的坟墓,并立下一块石碑,碑上写道:“父死之年,五十有七,儿今已六十有九,为我父立此一碑,如果幸得保存,作为海峡两岸郭门一线相牵,血浓于水,但愿两地后裔,相亲相爱。”
柏杨在父亲墓前叩首,思之将来,不禁黯然。后来他把当时的情景写下来,“父墓左下方安葬的是二弟郭德漳,他比我先亡;父墓正下方,是我的预定墓穴,而将来我却远葬台湾,因为我在台湾已落地生根,大半生时间在台湾奋斗、挣扎、入狱、重生,有我太多的汗迹和泪痕,有我儿孙的家室,有我太多的朋友情谊。女儿扶我起身,原野北风又起。”
在台湾被称为“外省人”,回来被大陆称为“台湾人”,此次回乡,柏杨深刻感觉到故乡已变成异乡。“离开故居四十年,我想多站一会,凭吊儿时往事,却无法停步,有一种不能承受的陌生感使我窒息。隔离得太久太久了,同辈、玩伴,一个不见,环绕在四周的是深深的代沟,没有共同回忆,也没有共同语言,好像又是异乡。”柏杨后来在文章中写道。
柏杨这次回大陆探亲,历时一个月,去了上海、北京、郑州、辉县、西安。
在北京时,时任民盟主席费孝通曾出面宴请柏杨和张香华,在座的除了民盟官员都是知名的知识分子。
张香华因为完全不知道在座的人的来历,索性不听大家的谈话,一面吃东西,一面看手中的一本书。半个小时后,她对柏杨低声说:“这本书写得真好!”柏杨随手接过来,书的作者是萧乾,而当时,萧乾竟然就在席间。
“还好,我没有叫成‘萧干’!”张香华对本刊记者感慨,“海峡两岸隔绝得这么彻底。”
当年,柏杨回乡的目的除了探亲,还打算用他毕生的稿费积蓄在河南设立一个文学奖,但这个愿望并未达成。
后在上海,当柏杨又提到这个想法时,时任上海作协主席茹志鹃表示:“要向上面请示”,“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简单”,甚至提出,“上海作家生活清贫,能不能捐给上海作家?”
“当时感觉像是挨了一闷棍。”张香华告诉本刊记者,“现在意义不一样了,幸好没有捐出去,现在我的生活和他的儿女好多靠版税??”张香华笑道。
“重回大陆真好”
“第一次回大陆,发现家乡不再是他童年记忆的,一直怀念的那个家乡,生出来很多失落。”张香华说。
但之后,柏杨的书陆续在大陆出版,反响热烈,他又数次回大陆,对大陆的态度慢慢改变,“觉得大陆也很不容易,最大的感慨是经济变化大。”张香华说。
同时,张香华对大陆的作家也渐渐熟悉,张洁、陈忠实都是她喜欢的作家,当初对面不相识的萧乾也成了她的朋友。
“(和萧乾)有书信来往,什么都谈,记得有一次他问我台湾的音乐怎么样。他去世后我还梦到他到台湾我们的住所来,我帮他影印资料。”张香华回忆。几年前,上海图书馆邀请张香华到上海参加一个名人手迹展览,在门口她惊讶地发现自己写给萧乾的信也在展品当中。经过咨询,她才知道,萧乾去世后,其夫人把萧乾生前的书稿资料等捐给了上海图书馆。这件事让张香华多了许多感慨。
“他(柏杨)的家里都是书,我到台湾在他家里住过。”周明告诉本刊记者。
此次专门赶到郑州参加葬礼的周明,与柏杨夫妇有二三十年交情,自1987年在香港参加作家会议认识了张香华后,柏杨每次回大陆探亲,周明几乎都全程陪同。
2007年,中国现代文学馆成立柏杨研究中心,柏杨捐献了书籍、文稿、文物等56箱,共一万多件。
柏杨的这一行为,当时在台湾颇有争议,台湾舆论认为应该把这些留在台湾,有关方面还曾出面挽留,柏杨还是决定捐给大陆的现代文学馆。
2007年12月,周明带队前往台湾接受捐赠,并在柏杨家中召开了发布会。临回大陆的前一天下午,周明去柏杨家辞行。看到周明来了,病重卧床的柏杨坚持要起来跟他说话,插着鼻胃管的柏杨坐着轮椅来到客厅,很激动地对周明说:“我的根在大陆,我把东西捐赠给你们,是友情不是人情,友情是要永远存在下去的。希望大陆的同胞多来台湾走走,能对台湾增加好印象;希望台湾人也多到大陆看看,增加对大陆的好印象。慢慢地融合、了解就好了。等我病好了,我还想再回大陆。”说完,柏杨的眼睛湿润了。
周明临走,柏杨在轮椅上送到客厅门口,然后难过得背过身去,挥手告别。
“我当时眼泪刷地就下来了。没想到,这是我和柏杨的最后一次见面。”周明说。
柏杨研究中心成立之时,希望柏杨能亲手题辞,病重中的柏杨在台湾寓所,用了两个多小时写好六个字,“重回大陆真好!”
归葬
葬礼当日,柏杨墓穴旁张起巨幅的招牌,上写“纪念人文大师柏杨先生——柏杨先生骨灰安葬暨纪念像揭幕仪式”。
周围有当地公安部门特派的保安人员把守,还有学生志愿者团队为亲属和媒体服务。
整个仪式分成两部分,前半场是家属参加的骨灰安葬仪式,按基督教习俗进行。后半场是纪念像揭幕,省领导、文联领导、辉县领导、家属代表、福寿园领导分别讲话。
“台湾会不会有很多从大陆流落过去的人希望归葬大陆?”本刊记者问。
“并不是每个想回大陆的人都有条件葬回来。”郭本城这样回答。
柏杨归葬郑州之事,得益于河南省文联的促成。
“柏杨归葬有利于提升河南省作家队伍形象。”河南省文联副主席郑彦英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此次归葬,从前期的筹划到葬礼的接待,都由郑彦英负责组织和安排。
“当时提到柏杨葬回郑州,我把这个情况向省文联党组汇报,文联又向河南省委作了请示,领导指示:一定要把这件事情做好,当作一件大事!”郑彦英向记者讲述了事情的前后经过。
为了选址,郑彦英亲自察看了几处墓地,包括柏杨的出生地辉县,但“感觉都有些简陋”,后来找到河南省规模最大的陵园福寿园,没想到他说完情况,福寿园当即痛快地表示,“费用全免”,而且,以免日后生变,园方还专门和家属签订了“授权书”。
“福寿园认识到了(此事对)提升墓园形象的重要性。”郑彦英说。
河南省文联则“不但要出力,也要出钱,几十万块钱,文联也拿得起。”郑彦英透露,河南省文联为柏杨归葬所费大约10万元。
墓址敲定,文联再次向省委请示:“省领导是否参加葬礼?”得到批复:葬礼将委派中共河南省委常委、统战部长刘怀廉参加。同时,国台办的批示也下来,“同意(归葬事宜)”,还送了花圈。
河南省正在举办“河南台湾月”活动,柏杨归葬也是此活动的重要内容。
葬礼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柏杨铜像揭幕。红幕揭开,是柏杨全身坐姿铜像,左手拿一本书,右手托腮,呈思索状。
此铜像是在上海做好运至郑州。“跟上海福寿园乔冠华像同样规格,他们唯恐做不好,很用心。”郑彦英介绍。
1988年,张香华陪同柏杨第一次回乡,当地一个华侨食品加工厂曾在辉县为柏杨立了一座塑像,但后来很快被毁。此次柏杨新的铜像在葬礼揭幕,“时代也在进步” 。张香华说。
谈到当前一些年轻人对柏杨的批评(“中国人不丑陋”“柏杨不懂中国传统文化”等),张香华立场明确,“柏杨之所以这样说(‘丑陋的中国人’),是希望人有反省的能力,不管一个国家强大还是弱小,都需要有这个修养。没有一个国家的人好到了没有弱点,那样就太狂妄了。”
“等到双方长大成人,由他们自己来决定。”柏杨生前,有人曾经问他对两岸问题的看法,他这样回答。 ■
……
2010年9月12日上午,郑州福寿园举行了一场该园建园以来最大的葬仪。
园内媒体云集。通向骨灰存放厅的道路一侧摆满了两米多高的布标,布标上印着柏杨的照片和他的著作名称。还专门开放一个侧厅,厅内播放柏杨生前的一些音像资料。
骨灰存放厅鲜花簇拥,遗像上的柏杨,戴一副黑框眼镜,两手托腮,嘴角上翘,带着俏皮的笑容。
简短的仪式之后,由柏杨长子郭本城抱起骨灰盒走向墓地。郭本城已年过50,但一米八几的身材依然挺拔帅气,认识柏杨的人都说郭本城长得像父亲。
郭本城身后是柏杨遗孀张香华。张香华是台湾著名诗人,与柏杨没有子女。
其他家属是柏杨与不同妻子所育后代,跟在队伍后面,默默前行。
最后一包骨灰
骨灰盒中是柏杨在台湾海葬时留下的一包骨灰。
柏杨1920年出生于河南省辉县,1949年到台湾,2008年去世。他在遗嘱中交待,死后骨灰撒在台湾和他曾经被囚禁的绿岛之间的海域。
“我从没有像这样一下子就爱上台湾一样爱过别的地方。”“活到现在,而且活在台湾是最大的幸福。”柏杨生前曾经表示。
1949年,历经战火,颠沛流离的柏杨流落台湾。他一下子爱上这个番薯形的岛屿,“这里有只有童话里才有的高耸云际的椰子林,到处都是潺潺的溪流”(《柏杨回忆录》)。即使后来在这个岛上受了很多苦,坐过牢,甚至差点被枪决,但他对台湾的感觉没有改变。
2008年4月,柏杨去世,一个月后,按照遗嘱,家属将其骨灰带到台湾和绿岛之间海域进行海葬,大陆的原现代文学馆副馆长、柏杨研究中心总干事周明也应邀参加葬礼。就在大家准备把骨灰撒向大海的时刻,周明突然想,是不是应该把柏杨的部分骨灰带回故乡?
“在船上,我就跟他(柏杨)儿女说,留下一包骨灰,将来带回大陆,好不好?”到郑州福寿园参加此次葬礼的周明告诉《望东方周刊》记者。他当时的这个请求被接受了。
此后,柏杨最后一包骨灰的归葬大陆事宜酝酿了两年多的时间。
“开始有人提议葬在(大陆的)庙里,但父亲是基督教徒,我们考虑不适合。想过如果找不到其他合适的地方,就到辉县老家祖坟葬了,入土为安。”郭本城对本刊记者说。
“落叶归根,这里是故乡。”郭本城说,“现在虽然没有到辉县,但毕竟在河南。”
2010年8月,柏杨骨灰被迎回河南,安放福寿园。
柏杨骨灰回来的第二天,就有台湾商团到福寿园拜访,说“柏杨都回来了,以后我们到河南就很亲切了”。
故乡变异乡
比柏杨小20岁的张香华,1978年与出狱不久的柏杨结婚。婚前张香华知道柏杨有过婚姻,但结婚后很久,她才发现自己竟然是柏杨“第五任妻子”。
“第一个反应是很为他难过,一个人怎么把生活过成这个样子。一次又一次妻离子散,不管是因为国家命运,还是个人性格不稳定,太多次婚姻是很受折磨的事情。”张香华告诉本刊记者,她当时的感觉不是被欺骗,而是对离乱的感伤。
1987年台湾和大陆之间开放探亲,次年10月,柏杨在张香华陪同下踏上了阔别40年的大陆,回乡探亲。
在辉县,父亲当初留下的一座包括四个小院和一个菜园的房子,早被没收。“车窗外就是故乡,但我已无家可归。”柏杨后来在他的文章中写道。
他找到父亲的坟墓,并立下一块石碑,碑上写道:“父死之年,五十有七,儿今已六十有九,为我父立此一碑,如果幸得保存,作为海峡两岸郭门一线相牵,血浓于水,但愿两地后裔,相亲相爱。”
柏杨在父亲墓前叩首,思之将来,不禁黯然。后来他把当时的情景写下来,“父墓左下方安葬的是二弟郭德漳,他比我先亡;父墓正下方,是我的预定墓穴,而将来我却远葬台湾,因为我在台湾已落地生根,大半生时间在台湾奋斗、挣扎、入狱、重生,有我太多的汗迹和泪痕,有我儿孙的家室,有我太多的朋友情谊。女儿扶我起身,原野北风又起。”
在台湾被称为“外省人”,回来被大陆称为“台湾人”,此次回乡,柏杨深刻感觉到故乡已变成异乡。“离开故居四十年,我想多站一会,凭吊儿时往事,却无法停步,有一种不能承受的陌生感使我窒息。隔离得太久太久了,同辈、玩伴,一个不见,环绕在四周的是深深的代沟,没有共同回忆,也没有共同语言,好像又是异乡。”柏杨后来在文章中写道。
柏杨这次回大陆探亲,历时一个月,去了上海、北京、郑州、辉县、西安。
在北京时,时任民盟主席费孝通曾出面宴请柏杨和张香华,在座的除了民盟官员都是知名的知识分子。
张香华因为完全不知道在座的人的来历,索性不听大家的谈话,一面吃东西,一面看手中的一本书。半个小时后,她对柏杨低声说:“这本书写得真好!”柏杨随手接过来,书的作者是萧乾,而当时,萧乾竟然就在席间。
“还好,我没有叫成‘萧干’!”张香华对本刊记者感慨,“海峡两岸隔绝得这么彻底。”
当年,柏杨回乡的目的除了探亲,还打算用他毕生的稿费积蓄在河南设立一个文学奖,但这个愿望并未达成。
后在上海,当柏杨又提到这个想法时,时任上海作协主席茹志鹃表示:“要向上面请示”,“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简单”,甚至提出,“上海作家生活清贫,能不能捐给上海作家?”
“当时感觉像是挨了一闷棍。”张香华告诉本刊记者,“现在意义不一样了,幸好没有捐出去,现在我的生活和他的儿女好多靠版税??”张香华笑道。
“重回大陆真好”
“第一次回大陆,发现家乡不再是他童年记忆的,一直怀念的那个家乡,生出来很多失落。”张香华说。
但之后,柏杨的书陆续在大陆出版,反响热烈,他又数次回大陆,对大陆的态度慢慢改变,“觉得大陆也很不容易,最大的感慨是经济变化大。”张香华说。
同时,张香华对大陆的作家也渐渐熟悉,张洁、陈忠实都是她喜欢的作家,当初对面不相识的萧乾也成了她的朋友。
“(和萧乾)有书信来往,什么都谈,记得有一次他问我台湾的音乐怎么样。他去世后我还梦到他到台湾我们的住所来,我帮他影印资料。”张香华回忆。几年前,上海图书馆邀请张香华到上海参加一个名人手迹展览,在门口她惊讶地发现自己写给萧乾的信也在展品当中。经过咨询,她才知道,萧乾去世后,其夫人把萧乾生前的书稿资料等捐给了上海图书馆。这件事让张香华多了许多感慨。
“他(柏杨)的家里都是书,我到台湾在他家里住过。”周明告诉本刊记者。
此次专门赶到郑州参加葬礼的周明,与柏杨夫妇有二三十年交情,自1987年在香港参加作家会议认识了张香华后,柏杨每次回大陆探亲,周明几乎都全程陪同。
2007年,中国现代文学馆成立柏杨研究中心,柏杨捐献了书籍、文稿、文物等56箱,共一万多件。
柏杨的这一行为,当时在台湾颇有争议,台湾舆论认为应该把这些留在台湾,有关方面还曾出面挽留,柏杨还是决定捐给大陆的现代文学馆。
2007年12月,周明带队前往台湾接受捐赠,并在柏杨家中召开了发布会。临回大陆的前一天下午,周明去柏杨家辞行。看到周明来了,病重卧床的柏杨坚持要起来跟他说话,插着鼻胃管的柏杨坐着轮椅来到客厅,很激动地对周明说:“我的根在大陆,我把东西捐赠给你们,是友情不是人情,友情是要永远存在下去的。希望大陆的同胞多来台湾走走,能对台湾增加好印象;希望台湾人也多到大陆看看,增加对大陆的好印象。慢慢地融合、了解就好了。等我病好了,我还想再回大陆。”说完,柏杨的眼睛湿润了。
周明临走,柏杨在轮椅上送到客厅门口,然后难过得背过身去,挥手告别。
“我当时眼泪刷地就下来了。没想到,这是我和柏杨的最后一次见面。”周明说。
柏杨研究中心成立之时,希望柏杨能亲手题辞,病重中的柏杨在台湾寓所,用了两个多小时写好六个字,“重回大陆真好!”
归葬
葬礼当日,柏杨墓穴旁张起巨幅的招牌,上写“纪念人文大师柏杨先生——柏杨先生骨灰安葬暨纪念像揭幕仪式”。
周围有当地公安部门特派的保安人员把守,还有学生志愿者团队为亲属和媒体服务。
整个仪式分成两部分,前半场是家属参加的骨灰安葬仪式,按基督教习俗进行。后半场是纪念像揭幕,省领导、文联领导、辉县领导、家属代表、福寿园领导分别讲话。
“台湾会不会有很多从大陆流落过去的人希望归葬大陆?”本刊记者问。
“并不是每个想回大陆的人都有条件葬回来。”郭本城这样回答。
柏杨归葬郑州之事,得益于河南省文联的促成。
“柏杨归葬有利于提升河南省作家队伍形象。”河南省文联副主席郑彦英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此次归葬,从前期的筹划到葬礼的接待,都由郑彦英负责组织和安排。
“当时提到柏杨葬回郑州,我把这个情况向省文联党组汇报,文联又向河南省委作了请示,领导指示:一定要把这件事情做好,当作一件大事!”郑彦英向记者讲述了事情的前后经过。
为了选址,郑彦英亲自察看了几处墓地,包括柏杨的出生地辉县,但“感觉都有些简陋”,后来找到河南省规模最大的陵园福寿园,没想到他说完情况,福寿园当即痛快地表示,“费用全免”,而且,以免日后生变,园方还专门和家属签订了“授权书”。
“福寿园认识到了(此事对)提升墓园形象的重要性。”郑彦英说。
河南省文联则“不但要出力,也要出钱,几十万块钱,文联也拿得起。”郑彦英透露,河南省文联为柏杨归葬所费大约10万元。
墓址敲定,文联再次向省委请示:“省领导是否参加葬礼?”得到批复:葬礼将委派中共河南省委常委、统战部长刘怀廉参加。同时,国台办的批示也下来,“同意(归葬事宜)”,还送了花圈。
河南省正在举办“河南台湾月”活动,柏杨归葬也是此活动的重要内容。
葬礼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柏杨铜像揭幕。红幕揭开,是柏杨全身坐姿铜像,左手拿一本书,右手托腮,呈思索状。
此铜像是在上海做好运至郑州。“跟上海福寿园乔冠华像同样规格,他们唯恐做不好,很用心。”郑彦英介绍。
1988年,张香华陪同柏杨第一次回乡,当地一个华侨食品加工厂曾在辉县为柏杨立了一座塑像,但后来很快被毁。此次柏杨新的铜像在葬礼揭幕,“时代也在进步” 。张香华说。
谈到当前一些年轻人对柏杨的批评(“中国人不丑陋”“柏杨不懂中国传统文化”等),张香华立场明确,“柏杨之所以这样说(‘丑陋的中国人’),是希望人有反省的能力,不管一个国家强大还是弱小,都需要有这个修养。没有一个国家的人好到了没有弱点,那样就太狂妄了。”
“等到双方长大成人,由他们自己来决定。”柏杨生前,有人曾经问他对两岸问题的看法,他这样回答。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