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需重视北京独特优势产业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北京应依托拥有独特优势的文化、信息、教育科研等“软资源”,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信息产业,疏解一般性产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中小微科技企业的发展,构建符合首都特点的高精尖产业结构。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对北京市的定位是四个中心:“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对北京的定位没有再提及“经济中心”,也没有给予天津期望得到的“经济中心”定位,表明《纲要》一方面希望更加细化对各地区的区域定位,而不是笼统地定位个别地区为“经济中心”;另一方面,没提经济中心,不是放弃经济发展,而是放弃发展大而全的经济体系,构建符合首都特点的高、精、尖经济结构。遵循京津冀协同发展对北京市的功能定位,要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需把国家层面重点关注的领域与北京市产业发展现状结合,明确未来产业发展的定位和大方向,在产业升级转移领域需要率先突破。

  从2015年北京市的产业结构来看,对北京经济贡献(以不同产业占GDP的比重衡量)最大的产业依次是金融业(银行、保险、证券等,占比17.1%)、制造业(汽车、电子和医药,占比15.9%)、批发零售业(占比10.5%)、信息服务产业(占比10.3%)、科研服务产业(7.9%)。也就是说,在现阶段,北京不但是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也是金融中心、信息中心、教育中心和医疗中心。由于全国1/4的央企总部集中于北京,因此北京也是经济中心。此次《纲要》提出的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的搬迁在预期之中,而对央企总部(包含金融业)搬出北京的安排,将对金融业和商务服务业这两个占比较大的类别影响比较大,对房地产业、租赁业、批发零售业等产业也会产生影响,尽管这个过程会比较长。从《纲要》对北京的定位来看,北京不再作为“经济中心”,不等于北京就没有经济发展的任务,而是发展更符合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和首都功能定位的产业。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北京要疏解非首都功能、落实好首都功能,这就需要配合国家提高对“软实力”的重视,在放开以制造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等为主的“硬资源”“硬产业”的同时,抓住历史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为支撑的文化、科技和信息等“软资源”,发展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高精尖的“软产业”,推动科技创新,大力提升“软实力”,构筑国内经济软实力的制高点。

  依托优势资源发展大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被公认为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朝阳产业”。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将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战略资源加以开发。党的十七大以来,我们国家也越来越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纲要》对北京市文化中心的定位,要求文化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有突出贡献,而当前北京市文化产业的发展与这一定位还有较大差距,文化产业的发展任重道远。北京的文化积淀历史悠久,文物古迹数量之多举世罕见,大量的高校、科研院所、文化传媒企业云集,使得北京具有绝对的产业优势。大多数国家的首都承担文化中心的职能是历史积淀形成,世界上一些大城市如东京、莫斯科、巴黎、罗马、伦敦等,都是天然的文化中心。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北京应立足于丰富的产业资源,积极打造以优势独特的历史文化、现代文化、文物古迹、艺术创作与表演群体为支撑的大文化产业,打造“文化之都”,在以下几个方面下足功夫:

  突破文化界限,夯实产业基础。当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作为国内文化中心,北京文化产业对经济的贡献还不够大,文化形态之间存在隔断现象;旅游业环境和质量有待提高,文化与旅游之间结合度不够,市民文化消费和游客文化消费对象不够丰富。北京应以优势独特的历史文化、现代文化、文物古迹、博物馆、艺术创作与表演群体为支撑,整合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促进文化融合和新文化形态的衍生。北京应明确打出“文化之都”“古迹之都”“艺术之都”“时尚之都”和“旅游之都”的名片,围绕这些名片整合多种文化,形成合力。鼓励举办文化活动、艺术创作、艺术表演,整治旅游环境,使文化和旅游紧密结合起来,形成高雅、优雅、舒适的文化消费环境,刺激居民和游客的文化消费欲望。

  突破形式界限,形成产业合力。国内文化产业一直处于分割状态,单体规模与文化产业发达国家相比实力悬殊。当前北京的主要文化企业属于专业性文化企业,专业能力较强而企业经营内容比较单一,新闻出版在文化产业中占有较大比重,艺术表演、时尚表演类企业规模较小,旅游企业较为杂乱,演艺市场有待发展。北京应以若干龙头企业为核心,打通不同产业的界限,组建多个大中型综合性文化企业,整合文化资源,打造我国文化产业的主力军和对外文化软实力推广的主要载体。

  突破地域界限,优化产业布局。目前北京文化产业规模虽然还不够强大,但与津冀相比,企业高度集中,硬产业多而软产业不足,产业布局上显得局促。北京应侧重于文化产业内容的发展,产业形式可以与津冀共享,形成互补性合作关系;在交通一体化的基础上,推动文化产品的创作和制作等环节向津冀地区转移,北京重点发展产品市场,特别是文化产品的发行和展示,也即和津冀分享文化产业载体,分享其价值创造,而不是赢者通吃。

  积极稳步发展信息产业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在国民经济运行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甚至成为具体产业发展、企业创业和投资的出发点。随着我国向“工业4.0”阶段迈进,产业从机械化、电子化升级到信息化的任务十分艰巨。北京在这方面有相当大的发挥空间,应积极发展以优势独特的信息流为基础的信息加工、再加工、传播发布、软件开发等信息产业,打造“信息之都”“数据之都”。

  北京是我国信息流的主要起点,与社会和经济发展相关的各种信息在这里产生、集聚、加工、交换。软件开发企业依托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各种行业性信息服务企业、全国性协会十分齐全,为企业投资提供了重要的支持。政策信息、产业信息汇聚北京,经大批专业队伍的整理加工并发布,形成极具重要价值的信息流,对全国经济活动产生广泛影响。中科院院士陆大道强调:“20年前,全球经济网络是‘地点空间’,现在是‘流的空间’。像纽约、东京、巴黎等资金流、信息流、人流、物流、金融流汇集的节点城市,就在相应领域控制了全球。”在当今世界,处于世界性“流”的节点上并以高端服务业为主体的城市,对于国家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意义和地位,比相同级别的制造业大城市要重要得多。以信息流为基础的信息产业,在北京具有深度挖掘的潜力和发展空间,是国内其他城市不能比拟的。目前,北京的信息服务产业尽管总体规模不小,但比较凌乱分散,具有高度权威性的行业信息服务企业还不够大,机制也不够灵活,为企业提供的服务还不够深入,有着进一步释放能量的空间。

  激发推动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

  创业冲动、技术基础、金融资源是实现科技创新的三大必要条件。作为人口导入地,北京有整体较高的人口素质,年轻人的创业积极性很高,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又为此提供了技术支持,它们本身也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庞大的科研人才队伍为我国的科技创新做出了巨大贡献,不但是国内各地企业技术开发的重要参与者,也是像中关村那样的科技园区新生中小微科技企业的催生者。作为区域金融中心,北京集聚了大量的社会资本,为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和科技人员的科技创业提供了绝佳条件。

  科技创新的主要载体是中小微企业,发展空间巨大,北京在扶植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发展上有巨大的潜力可以挖掘。换个角度,即使没有被定位为“经济中心”,作为未来企业明星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聚集地,北京的经济发展前景依然光明。中小微科技企业发展起来以后,生产基地外移,北京仍然是技术开发和技术服务的中心,始终可以居于全国的领先地位。因此,北京应继续推进以优势独特的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为支撑的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打造“技术之都”“创新之都”,在金融服务领域加大对中小微科技企业和技术创业者的支持力度,降低融资成本。当前北京的支持政策还有一定的地域局限性,应在京津冀一体化基础上打破这种地域界限,三地全面合作,将产业和技术促进政策延伸到周边地区,将金融资源覆盖到津冀地区,在北京周围特别是河北地区形成更多、更分散的科技创业特色园区,帮助河北地区去除落后产能、优化产业结构和提升环境质量,带动经济落后地区的发展,消除“环北京贫困带”。

  作为协同发展的龙头,北京的产业布局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中的定位应有所取舍,配合国家层次对“软实力”的重视,在放开“硬资源”“硬产业”的同时,抓住“软资源”,发展文化产业、信息产业等“软产业”,推动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提高“软实力”。北京可以主动放弃汽车、电子、食品、印刷等一般制造业,如汽车产业,可采取制造基地外迁的模式,把制造基地转移到河北,甚至把汽车企业总部也放弃掉。除了一般制造业应当放弃,也可以考虑放弃与文化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相关的辅助性产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信息服务产业。在重点发展的“软产业”中,也并不是要抓住整个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而应重点关注产业链前端和价值链的高端部分,比如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重视创新、创意环节,而将文化产品的制作环节转移到津冀地区,这样既可以降低产业发展成本,又能与周边分享成果。这样一来,北京自身优势不是被削弱,而是更加强化,中心地位更加突出。形成一个协同发展的一体化集群,总比形成一个以北京为高地、周边为洼地的格局,对北京的长远发展更有利。没有经济中心的京津冀,恰恰可以是一个得到均衡发展的区域经济体,是符合各方长远利益的。

  文/张娜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