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绿色发展的成都模式

  成都市通过不断实施工业转型升级,推动工业提质升位,在工业绿色发展方面探索出了一种新的模式,进一步推广该模式,可为中西部省市和东部工业新兴省市的工业发展提供有力的借鉴。

  成都是四川省省会,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自古被誉为“天府之国”,下辖12区5市4县,面积1.21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500多万人,具有2300余年建城史。1993年,成都被国务院确定为西南地区的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通讯枢纽,是目前设立外国领事馆数量最多、开通国际航线数量最多的中西部城市。2016年4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出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增强成都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科技中心、文创中心、对外交往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功能。

  2015年,成都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202.6亿元,经济总量在副省级城市列第4位,是全国第9个经济总量跨入万亿级的城市。2015年,成都市实现工业增加值4056.2亿元,占整个四川省的33.6%;“十二五”期间,成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14.4%,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居于第1位。

  目前,广大中西部地区正处于加速工业化进程中,成都作为一个工业体量较大的城市,增速在四川省、在全国一直保持领先,同时由于特殊的盆地环境,成都市一直面临环保的巨大压力。成都市化压力为动力,通过不断实施工业转型升级,推动工业提质升位,在工业绿色发展方面探索出了一种新的模式,进一步推广该模式,可为中西部省市和东部工业新兴省市的工业发展提供有力的借鉴。

  工业园区高度集中集约发展是成都工业绿色发展的基础

  “十二五”期间,成都市工业园区经济规模效益进一步增加,目前已形成以国家级工业园区为先导,省级工业园区为支撑,市级工业园区和特色工业点协同发展的基本格局,全市有各类工业集中发展区21个、工业点12个,其中,国家级开发区2个、省级开发区12个、市级开发区7个。近年来,成都市工业集中发展区工业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发展态势良好。2015年,全市工业园区内规模以上企业2383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628.3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90.1%。

  合理分圈层构建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工业合理布局是工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措施,成都市注重统筹工业发展布局,形成中心城区、近郊区、远郊区“三个圈层”梯度发展的产业空间布局。第一圈层中心城区按照“转二优三”的要求,大力发展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都市工业和工业总部经济。第二圈层近郊区县按照“强二兴三”要求,大力发展汽车制造、工程机械、轨道交通、新能源等先进制造业,同时,积极培育与先进制造业相配套的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与一、三圈层联动发展,构建完整产业链。第三圈层远郊市县按照“兴二优一”要求,主动吸收一、二圈层溢出的生产要素,大力发展石化、节能环保装备、新材料等具有比较优势的先进制造业。按照“一区一主业”的发展定位,优化明确主导产业和重点支持产业,构建起“层次分明、优势突出、生态高效”的现代工业产业体系,使成都市工业园区产业集中集聚发展的态势日益明显。

  加强监管与优惠政策“倒逼引导”企业入园。园区建设可以有效促进工业绿色发展,进一步加强园区外工业企业管理,引导园区外工业企业逐步调迁,加速构建现代工业体系,全面提升工业集中集群集约发展水平,成都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相关规定。《成都市严格限制工业园区外新上工业项目管理办法(试行)》规定,严格限制在工业园区外新建工业企业及实施需新征用土地的技改、扩建项目,所有新建工业企业及需新征用土地的技改、扩建项目,都必须进入工业园区,违反规定者,工商部门不予办理注册登记,发改部门和工业主管部门不予核准项目,环保部门不予办理环保手续,规划部门不予办理规划审批,安监部门不予核准安全生产许可,能源管理部门不予供能,国土部门不予安排用地计划;《成都市园区外工业企业调迁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依据园区外企业用地、建设、环境及未来发展综合评估结果,筛选确定调迁企业,调迁企业须符合产业政策,调迁选址要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工业布局规划要求,同时在经济、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方面,可优先享受相关优惠或扶持政策。

  注重优化工业园区管理服务。一是强化企业的主体地位,促进企业培育成长。着力实施“三段式(招商段、建设段、企业生产经营段)”全流程、全天候服务模式,全面提高项目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营造出项目招得进、落得下、建得快、成长好的发展新环境。强化企业的主体地位,逐步实施权力清单、责任清单、问题清单、投入清单管理,增强政府行政的透明度,强化责任主体,提高政府投资效率,促进企业问题解决,优化政务环境,增强企业的植根性。发挥园区企业改造升级的主体作用,支持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持续迸发创新活力,促进企业发展壮大。二是创新管理模式,提高园区发展效率。成都市大力提升园区综合管理水平,深化工业园区体制机制改革,成都高新区实施“政区合一”管理模式,建立“大部制”的园区管理机构,推进产城互动发展,使成都高新区成为承载产业倍增发展的聚集区和加快国际化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先行区。其它园区按照特色发展的总体要求,在适度增加空间规模的前提下,以内涵式增长方式为主导,抓好开发、建设、管理、服务工作,实现创新发展、特色发展、协调发展。三是适度超前规划建设园区基础设施、配套设施等公共服务设施,实现公共交通、绿地及休闲广场的服务范围全覆盖。加强信息化工程建设力度,大力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及信息网络空间,以“三智融合”理念,完善信息化工程,建设智慧园区。

  工业部门主导的产业升级和绿色新技术推广应用是成都工业绿色发展的实现路径

  制造业是工业的核心,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支柱和动力源泉,成都市为推动制造工业发展,赋予工业主管部门更多的产业自主权。成都市工业主管部门通过积极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推广应用新技术,推动产业扩链补链,实现成都工业绿色发展。

  坚持规划引领,完善产业发展的系列配套政策。近年来,成都逐步建立涵盖顶层规划、工业园建设、招商引资、企业服务、科技创新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如《关于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实现工业转型升级发展若干政策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培育大企业大集团的实施意见》、《成都市促进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发展的若干专项政策》等现行政策,目前正在抓紧制定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发展的专项政策,研究出台对《成都制造2025规划》配套政策、“大园区”管理体制和工业用地管理、优化中小企业发展金融环境等政策文件,出台一批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长效措施,结合成都市产业基础和全球产业及技术发展态势,聚焦《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领域和技术路线图,在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大产业领域和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机器人等细分产业领域积极作为,大力发展新技术产业,向新兴产业要经济增量。

  坚持创新驱动,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成都市创新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一大批工业企业创新能力迅速提高、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有力推动了成都工业经济持续较快发展。截至“十二五”末,全市共有企业技术中心627户,其中,国家级27户、省级284户、市级316户。国家级中心数量列四川省第一,在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三,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为龙头,以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为骨干,以市级企业技术中心为基础的梯次发展的企业技术中心组织体系。加强产学研用体系建设,积极申报国家级、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和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目前,全市共有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7户。工业设计中心建设成效显著,已建成工业设计中心61户,其中国家级1户、省级12户、市级48户。“十二五”期间,通过国家、省、市成果产业化财政引导扶持,瞄准行业关键共性技术,大力推进企业研发攻关和创新成果转化,共实施重点成果转化项目435个,实施重点技术研发项目412个。

  成都市工业主管部门通过积极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推广应用新技术,推动产业扩链补链,实现成都工业绿色发展。

  坚持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做好节能减排与淘汰落后工作。成都市响应国家号召,高度重视工业绿色发展,从空间布局、企业培育、投资促进、科技创新、财金环境等方面给予电子信息、汽车、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重点发展产业和生物医药、精密机械及智能制造装备、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等重点鼓励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促进成都产业、技术和产品向高端发展。同时,为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成都市出台一系列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明确对小煤矿、印染企业等实行整体关闭调迁。目前,成都已整体实现退出煤炭生产领域,全面完成小玻璃和小水泥的淘汰,全面退出焦炭、铜冶炼、铅冶炼、烟花爆竹生产和小石灰窑等行业。“十二五”期间,成都市通过推动产业升级调整,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助推工业绿色发展,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由2010年的1.261吨标准煤/万元降至2015年的0.891吨标准煤/万元,下降29%;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累计下降35%以上,累计节水量7692万立方米。截至“十二五”末,淘汰落后炼钢炼铁产能529.58万吨;累计淘汰落后火电发电能力90.55万千瓦;完成49户印染企业的调迁和关停工作,淘汰落后印染产能6200米;淘汰造纸企业35家、落后产能20.15万吨;共关闭383对煤矿矿井,淘汰落后采煤产能144万吨,安置职工1.9万人。

  积极作为,推动成都工业“招大引强”与“补链扩链”。成都市通过集群规划、集群招商,逐步构建起“品牌商+制造商+配套商”垂直整合一体化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形成了上中下游产业链集群发展,同类产品、同类企业集聚发展,制造业与生产服务业融合发展的局面。通过突出重点产业招大引强,瞄准电子信息、汽车、轨道交通、生物医药等产业龙头企业和关键配套项目精准招商,促进世界500强企业向成都转移优质产能。同时,重点针对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关键环节,进行强链、补链和扩链,打造一批科技含量高、竞争能力强、辐射带动面广、具有话语权的产业集群。据统计,2015年成都市进出口总额2454.9亿元,利用外资约75.2亿美元,聚集世界500强企业268家,仅次于上海、广州,成为中西部外商投资最活跃的城市之一。

  坚实的节能环保产业基础是成都工业绿色发展的有力支撑

  成都市积极落实国家加快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加强政府引导,积极培养壮大节能环保产业,尤其是加快培育发展高端装备制造、关键技术研发和配套服务业。涌现出环能德美、美富特、长虹格润等一大批具有一流技术的节能环保企业,形成了环保催化剂、超磁分离水处理、膜材料、环境检测仪器设备、烟气脱硫成套设备等多项优势技术产品和设备。2015年,成都市实现节能环保产业产值480亿元,约占四川省节能环保产业产值的50%。

  创新模式,推动集聚集约集群发展。坚持节能环保产业规模化、集群化、专业化发展方向,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推动集聚集约集群发展,形成了成都金堂县节能环保产业园区,成华区节能环保装备总部基地,高新区节能环保高技术孵化区,锦江区节能环保现代服务业基地,彭州再制造集聚区等5个工业集中发展区。以成都市金堂县节能环保产业基地为代表的“园中园”模式为例,通过明确定位各“园中园”的发展方向,围绕龙头企业的主营业务进行园区建设,不断完善产业链条,加速优秀企业集聚,让“优势更优”。目前该园区已经建成中节能环保装备产业园、浙杭高新技术产业园等多个特色“园中园”。其中,中节能环保装备产业园旨在建成中国西部节能环保技术研发、装备制造基地和总部集聚,为建设该园区,近期中节能与成都市政府、金堂县政府又签订了价值300亿元的战略合作协议。

  政产学研共同发力,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创新发展。成都积极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政产学研共同发力,科技、制度、管理创新不断突破。依托九院、四川大学等科研院所及环能德美、中自尾气等骨干企业开展校企联合,针对市场需求研发了一批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科研成果,积极开发出汽车尾气污染控制、环保燃烧器制造、膜处理材料、贵金属氧化物研发与生产制造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节能环保技术、装备和产品,建成烟气脱硫、城市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一批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

  推动传统产业与节能产业融合发展。成都市一方面通过鼓励传统企业结合自身业务向节能环保方向转型,一方面鼓励节能环保优势企业结合市场需求生产传统企业所需节能环保装备,研发绿色制造工艺技术,推动传统企业绿色转型,目前成都已成为中国西部环保产业发展的典范,形成废塑料、废旧金属、废弃电子电器产品再生循环利用产业链条;节能家电和LED照明产品生产基地等。以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依靠转型抢得市场先机,率先在集团内部成立从事废旧家电循环利用的四川长虹格润再生资源有限责任公司,目前该公司年处置废弃电子电器产品200万台,废旧塑料深加工综合利用2万吨,废旧印制板综合处置1万吨,单点废旧电子产品处置能力位列全国前三。

  立足资源禀赋,做大做强节能环保优势产业。立足贵金属资源丰富的资源禀赋,大力发展膜处理技术,涌现出环能德美、四川美富特、兴蓉集团、易态科技等优秀的膜处理技术企业,目前拥有世界独创的可广泛应用于污水治理、饮用水处理、大气治理、重金属回收和室内空气净化的金属间化合物膜,全国唯一可有效治理高污染、高难度、高盐分废水的第三代反渗透碟式有机膜,以及广泛应用于给排水处理的中空纤维膜等,形成了全国领先的膜技术科研生产体系。

  启示与借鉴

  成都市按照“产城一体”“大园区承载大产业”的发展思路,坚持走高新高端高效、集中集群集约发展的现代工业发展之路,构建了“层次分明、优势突出、生态高效”的现代工业产业体系,积极推动全市产业升级,成为中西部城市工业绿色发展的优秀代表,借鉴成都发展模式对中西部地区发展工业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一带一路”政策经济发展重心“西移”,产业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的大背景下,更要做好中西部地区工业绿色发展,站在规划高度去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环境,避免落后产能和高污染企业向中西部转移。

  成都市积极落实国家加快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加强政府引导,积极培养壮大节能环保产业,尤其是加快培育发展高端装备制造、关键技术研发和配套服务业。

  将工业园区规划提高到城市规划与发展的战略高度。政府要加强对工业园区规划建设的重视程度,将园区的规划纳入到城市规划与发展的范畴中,合理统筹规划工业园区的建设与发展,高屋建瓴,利用发展的眼光科学构建园区布局,提升园区承载力,避免出现工业用地需求与园区可利用面积不足的矛盾;基于区域环境容量可适当建设特色小园区,构建分圈层园区模式,形成“大园区承载大产业、小园区发展特色产业”的多点支撑发展格局,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提高承载能力,更好地服务工业发展。

  构建高度集中集约的工业园区,不断优化园区产业结构。以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和空间优化发展为原则,充分发挥土地资本作用,坚持走集中集群集约式发展道路,创新园区开发建设模式,筑巢引凤,杜绝出现工业区和生活区混乱现象,牢固树立工业园区建设是“集中治理”而非“集中污染”的理念,建设人文生态和环境生态相融合的新型绿色工业园区。另一方面,要立足于本地资源禀赋,基于产业发展基础、发展特色及发展潜力,结合未来工业发展趋势,合理布局园区产业结构,通过新产品、新技术及新模式推动产业发展,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分层推进重点产业梯次发展,在发展过程中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园区产业稳定健康有序发展。以成都金堂节能环保产业基地为例,成都市积极打造节能环保产业基地的“园中园”模式,通过明确定位各“园中园”的发展方向,围绕龙头企业的主营业务进行园区建设,不断完善产业链条,加速优秀企业集聚。

  成都市坚持走高新高端高效、集中集群集约发展的现代工业发展之路,构建了“层次分明、优势突出、生态高效”的现代工业产业体系。

  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成都把工业园区建设和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结合在一起。一是建立一系列关于园区内科技创新行为的优惠政策,包括科技创新项目研发补贴,培育和支持高新技术产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鼓励企业建设开放共享的省级以上研发机构等。二是加大研发投入,进一步提升对基础科学研究和战略高新技术研究的支撑能力。再次,加强园区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联姻,形成密切的技术依托关系,鼓励合作建立研究机构,同时争取国家或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和工程中心落户园区,打造一流的科研环境。三是实施人才保障战略,尤其是包括园区管理人才、科技研发人员、中高端技能型人才等,畅通引才引智渠道,构筑区域人才集聚高地,突出人才在园区发展建设中的主体地位,要育才留才,充分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形成多形式、多层次、多学科、多渠道的人才培育体系,培养多格局人才,完善科学的人才使用机制,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创造出良好条件。

  着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成都市专门成立了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和淘汰落后产能工作领导小组。其中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节能办公室和淘汰落后产能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均设在成都市工业主管部门,形成由工业部门牵头,多部门配合的工业结构优化推动机制。通过加强节能评估审查和评价,提高能耗、环保等准入门槛,严格控制高能耗行业产能扩张,以高能耗、高污染行业为重点,积极运用环保、能耗、技术、工艺、质量、安全等标准,推进传统行业节能技术改造,依法实施淘汰落后和化解过剩产能;大力开展清洁生产技术改造,推广绿色基础制造工艺,提升清洁生产水平;注重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整体水平,监督企业健全资源综合利用机制,推进循环经济生产方式,推动工业绿色发展。

  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依托老工业基地改造,大力发展与之相配套的节能环保产业,同时依靠后发优势,招大引强,高起点布局节能环保产业,围绕龙头企业的主营业务进行园区建设,不断完善产业链条,加速优秀企业集聚,让“优势更优”。注重依托科研院所等研究性机构,鼓励校企开展产学研用全方位合作,努力建设节能环保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积极创建国家节能环保创新中心,不断提升科技创新水平,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工业绿色发展。

  文/张令普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