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亚萍:“总能为自己找到行的理由”

  • 来源:职业
  • 关键字:邓亚萍,理由
  • 发布时间:2010-12-03 15:35
  乒乓女皇、剑桥博士、申奥形象大使、共青团北京市委副书记,这一次,邓亚萍调任人民日报社副秘书长兼“人民搜索”总裁,37 岁的她成了最年轻的正局级女干部。邓亚萍的人生一次次完成华丽转身,她的秘诀在哪里呢?

  邓亚萍小的时候喜欢打球,但因为身材矮小,教练认为她没发展前途,为此成绩优秀的她一直无缘进入河南省乒乓球队。她挺不服的,于是更加刻苦训练。1986 年在郑州市举行的全国乒乓球锦标赛上,13 岁的邓亚萍创造了击败世界女子冠军的奇迹。可她仍然进不了国家队。此后她就是不信这个邪,身高仅1.55 米的邓亚萍手脚粗短,似乎不是打乒乓球的材料,但她凭着苦练,以罕见的速度、无所畏惧的气魄和顽强拼搏的精神,一波三折,终于进入国家队。再后来,她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世界乒坛皇后,创造了一个属于她的乒乓球时代。

  运动员生涯给她的最大财富是永不言败、永不服输的拼搏精神,即她说的:“我凭什么输给你呀?”

  1997 年邓亚萍在乒乓事业的巅峰退役下来,“有人认为运动员只能在自己熟悉的运动项目中继续工作,而我就是要证明:运动员不仅能够打好比赛,同时也能做好其他事情。”邓亚萍说。她此后以英语专业本科生的身份进入清华大学,可她的英文几乎是一张白纸,她便从26 个英文字母学起。上课时老师讲课无异于天书,她只能尽力一字不漏地听着、记着,回到宿舍,再一点点翻字典,一点点硬啃硬记。每天5 点准时起床,读音标、背单词、练听力,直到正式上课;晚上整理讲义,温习功课,直到深夜12 点。虽然她感觉到学习比打球还苦,可她居然也战胜了一个个困难,顺利地毕业了。

  2001 年9 月,邓亚萍从清华走进英国诺丁汉大学攻读硕士。学习上她依然拿出打球时的劲头。打球的时候,视力两眼都是1.5,上学以后由于看书时间太长,视力下降得很快,一只眼只有0.6 了。在诺丁汉大学上课的过程中,邓亚萍总是抓住一切机会抢着发言。老师开玩笑说,从她学习的劲头就可以看得出她是一个世界冠军。一年后,邓亚萍面对严格的考官,用英语宣读了3.5 万字的论文——《从小脚女人到奥运冠军》。临场考官的一致结论是:无条件一次通过!后来,她又到英国剑桥大学进修学习,获得了英语专业学士学位、中国当代研究专业硕士学位以及经济学博士学位。就这样,邓亚萍花了近11 年时间,直到2008 年拿下剑桥经济学博士学位,成为剑桥800 年来的第一人——800 年来,第一位出身运动员的人拿到博士学位。邓亚萍的学业与她的运动生涯一样辉煌。

  无论学业还是打球,她都是在先天条件不大有利的情况下,靠坚忍不拔的毅力,靠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在人生道路上不断夺取新的金牌。

  从2009 年4 月16 日起,邓亚萍就任共青团北京市委副书记,这是邓亚萍政治生涯的一次大跨越。担任副书记后,邓亚萍沿袭了做运动员时的那股拼劲,并将之全情投入到工作中去。她上任时恰逢国庆60 周年,团市委牵头举办国庆群众游行活动。活动之大,人数之多,她的工作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邓亚萍没日没夜地与大学生进行沟通,也从未间断过跟进调查。学生们训练,邓亚萍和他们一起练,顶着骄阳汗流浃背;学生们凌晨在天安门彩排,邓亚萍也赶到长安街。就这样,随着国庆大典日的临近,微词少了,自豪声多了。她深有体会地说:“想成功不难,不受折磨,不扒层皮,不掉点儿肉,怎么可能?!”

  现在邓亚萍又书写了一次传奇,来了一个华丽转身。对于这次转行,运动员出身的邓亚萍幽默地解释:“因为我矮,所有球对我来说都是高的,都是进攻的机会。”你只要能找到行的理由,你就一定能行,你就一定是最棒的。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