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监管可解金融风险

  • 来源:中国品牌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17-05-05 09:56

北京,梅地亚中心多功能厅。这座建成于1988年的弧形建筑,3月10日早上挤满了兴奋的记者。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在这场专场记者会上表达了她对于金融监管架构改革的看法。

“机构监管要向功能监管转变”

从央行正会同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拟出台《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到全国两会期间“一行三会”多位领导表态,大资管产品统一监管的政策已经得到监管层确认。

“我对监管体制改革的想法,不是简单地把三会合在一起,或者简单地把三会合并到央行去。”吴晓在记者会上表达了她对于监管架构改革的看法。“金融机构尽管有很多业务相互渗透,但是金融业务本质上的东西是不会因此而改变的,比如银行主要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创造信用货币,银行吸收存款和创造货币的特性是不会改变的。证券机构要搭建投资者和融资者的桥梁,保证信息的真实全面,这种中介机构的本性也不会改变。保险公司基于大数法则,进行经济补偿的功能也不会改变。”。

那么,金融机构综合经营下如何监管?吴晓灵认为,应该对应的是功能监管和行为监管。“过去我们是机构监管,监管机构通过发放、吊销牌照,对机构的审慎经营进行管理。而行为监管是,即便机构的牌照不是我发的,但是你做了我所管的功能的事,还是要到我这里来领取牌照。”吴晓灵认为,在综合经营的大背景下,交叉经营的资产管理产品,应该按照法律属性交由证监会统一监管比较好。

“综合经营的情况会出现很多风险,我们的监管体制不管怎么改变,对于央行在整个金融体系当中所承担的货币政策职能和金融稳定职能是不会改变的。金融市场最终流动性的提供者是央行,央行既担负着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的责任,也担负着金融稳定的职能。”吴晓灵建议,综合经营情况下,要从单纯的机构监管,向功能监管和机构监管相结合转变,而央行要更加强调它承担金融稳定方面的任务。

吴晓灵认为,央行有其特殊性,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金融形势下,需要有效的央行,货币政策更加有效,汇率政策也要更加有效。只有这样,才能拥有一个比较稳定的金融系统,来应付更加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

事实上,世界各国的监管体制各种各样,受各自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的经济条件等制约。“要有稳定的金融防范框架,更好地让宏观审慎和微观审慎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效的货币政策调控体系,如果能达到这样的目的,无论哪种模式都是合适的。”吴晓灵说。

“影子银行的风险需格外重视”

2017年开年以来,一系列防控金融风险的信号相当明确——2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五次会议上强调,防控金融风险,要加快建立监管协调机制,加强宏观审慎监管,强化统筹协调能力,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风险。

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经济金融风险隐患不容忽视”,并点名对不良资产、债券违约、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等累积风险要高度警惕。

在这次专场记者会上,吴晓灵也多次提及“风险”。

“在我看来,影子银行的风险需格外重视。”吴晓灵指出,影子银行的本意是在银行信贷之外的非银行金融活动,有些有执照,有些则没有。

在中国,大量的影子银行活动主要是有执照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开展的,最容易引起风险的是资产管理产品,市场也叫做理财产品。

“资管产品之所以容易出现风险有三点原因。首先,规则不统一,层层嵌套,拉长了债务链,隐含了很多风险。其二,投资者的适当性坚持得不好,因而出现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与投资方向不匹配。其三,数据不清晰、投向不清晰,难以对其风险进行判断,一旦出现风险,有感染性和波及性,会出现比较严重的问题。”吴晓灵说。

“近几年理财产品发展非常快,金额非常大,包括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货经纪公司,私募资产管理产品,数额都是比较大的,而且横跨银证保各个领域。如果不能很好地了解这些产品的投资者、投向等准确数据,经济下行的情况下,当一些产品出现违约,容易引发风险。”吴晓灵认为,这就是由人民银行牵头建立资产管理产品统一监管办法的原因。

她介绍称,目前由央行主导、各个监管当局一起制定资管产品的统一标准,坚持穿透性监管原则,投资者要穿透到最终的投资者、产品要穿透到最终用钱的产品。“要建立资管产品的综合统计系统,了解总量、关联度、杠杆水平、资金投向,了解和化解资管产品风险。”吴晓灵认为,资管产品是现在风险比较严重的一方面。

在吴晓灵看来,目前正在制定中的统一监管规则,有针对性但也有不足。对于资管产品法律关系的认识不一致,资管既有信托关系、也有委托关系。“资管产品本身是一个信托产品,是一种信托关系,本身是一个证券,”吴晓灵认为,如果明确是信托法律关系的证券,可以把监管的责任主体归于证监会。(张超)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