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做公益?

  • 来源:中国慈善家
  • 关键字:公益,马化腾,李连杰
  • 发布时间:2017-06-07 14:01

  3月中旬,我们在采访爱佑基金会理事长王兵时,他讲到一个故事。几天前,他接到腾讯创始人马化腾发来的微信。马化腾告诉王兵,他在清华经管学院上课时,授课老师、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董关鹏告诉他,对于他创办腾讯,他充满敬重,但是当得知他是爱佑的副理事长时,他更加敬重于他。多年前,董关鹏与爱佑结缘,参与过爱佑的一些项目,领养的一个河南孤儿已从8岁长到21岁。

  这件事令马化腾与王兵二人感慨不已。王兵说,我们这帮人,最大的幸福感就是这个。“你是一个企业家,也为社会做了很大的贡献,但是你是爱佑的副理事长,我就对你更敬重了。”

  为什么做公益?很多做公益的企业家、明星和业内人士,屡屡会被别人问到这个问题。我们在作采访时,大多也会探知他们作出这一选择的缘由。这样的问题的存在,当然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们离一个充满慈善精神的社会还有怎样一段漫长的距离,却也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现实。

  很多时候,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回答:看到别人脸上的微笑,感觉到了幸福。不是自己帮助了别人,反而是自己获得了帮助。答案简单,却真实。

  灵魂的需求是人类的终极需求,这一需求何时会出现在你的生命里不得而知,但是善无疑可以改变生命。李连杰近来分享过一段故事。他的女儿告诉他,“我一定要资助几个人上学,因为我只有资助几个人才能证明我曾经有生命。”

  说到底,做公益利他更是利己,所以有学者将慈善称作是消费行为,而且是奢侈消费行为,因为“消费者”得到的是一种商店里根本买不到的心理满足感。阿拉善SEE基金会理事长许小年前段时间写了一篇文章《为自己做公益》。“效用的、道德的和精神的,我们到底为什么做公益?这个问题或许永远得不到回答,然而公益的魅力也正在这里。”许小年说,“我们注定残缺的人格因此而渐趋完整。”

  向内是灵魂的觉醒和救赎,而向外,越来越多的人面临的是现实的考量:这个社会发生的一切都与我有关,一切似乎遥不可及的存在,都与我有着超乎想象的关联。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八十多年前鲁迅发出的悲悯,在全球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当下,更具有急切的现实意义。没有人注定要生活在贫困和各种困境中,如何抓住那些被疾速发展的社会列车甩出去的人的手,改善未受惠于现行市场机制的人的生活,努力降低这个社会发生危险的几率?生发善的力量、引导善的力量,让善的力量变得可观,至少可以让社会撕裂的缺口缩得越来越小。

  很多时候,我们没有意识到,我们都是这个社会诸多问题的一部分,但如果每一个人都能在自己的位置上,运用自己的力量去作出相应的改变,我们也将是问题的解决者。

  而这样出于利他所行的善,事实上最终又将回到利己的结果上来。用吸引力法则可以解释这一点:你送出的善,会放大很多回到自己身上,它将成为一个善的循环。

  这或许正是公益最终的魅力所在。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