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把“给的”变成“欠的”

  人生百忌,忌不会给。

  有一天我为某公益团体找一位企业家朋友募款。他指指我拿去的资料:“我早注意到他们这次的活动,今天上午刚主动捐了笔钱过去。”我说:“太好了。”他一笑:“不是太好了,是好险。如果我还没把钱捐出去,看到你来募,就不会捐了。”

  我有点不悦。“你先别不高兴,如果你是我,就懂了。”他拍拍我,“其实很多企业都这样。你想想,如果有人来募,你就捐,捐得完吗?当然有捐有不捐的。这下问题来了,你凭什么标准捐,又凭什么不捐?人家就开始质疑,甚至说得很难听,是不是有关系的、有上面交代的你就捐?搞不好,能帮你造假账逃税的你才捐?结果听了一堆闲话、惹了一堆麻烦。所以我后来定了个原则:资助哪里完全由我们自己决定,只要有人来募捐或说三道四,原本打算捐的也不捐。”

  给予是要讲究方法的。如果你把运水车开进久旱的地方,一群渴得将死的人冲过来,他们容得你一瓶一瓶、一杯一杯给水吗?除非你用严格的方法发放,不然,只怕那运水车会先被推倒、砸裂,结果谁也喝不到。所以发救济物资,先要把秩序维稳,不得已时宁可用强力的手段。碰到失控,甚至得先退出那个地区,控制好,再重新进入。

  再举个例子,有位很慷慨的大老板,每年都把相当多的利润作为年终奖金。大老板有一天想,反正每年都从收益里分出一定比例作奖金,干脆告诉大家是怎么算出来的,这样比较透明,员工也能早点算出大概有多少奖金拿,及早作财务规划。

  可是从计算方法公布的那天起,员工们的表现就不一样了。很多人抱怨原来比例那么小,老板自己留那么多,不断要求提高比例。更麻烦的是员工开始“盯着”财务报表看,甚至怀疑公司做假账。突然间,老板发现全体员工都成了自己的债主。原本年终奖金是老板高高兴兴“给的”,现在却变成乖乖溜溜“吐的”。

  不均会造成不平,不平会引发争斗,结果寡变得更寡,贫加上不安。这道理可以用在治国,也可以用在治家,甚至可以用在我们每一天的处世。越是拥有权势和财力的人,越要注意分配的方法,免得弄巧成拙,把“给的”变成“欠的”。人生百忌,忌不会给。

  文/刘墉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