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宝一代”为世博打分

  10月16日,103.28万人进入世博园,人均占地面积不足1平方米。志愿者们应接不暇,他们开玩笑说:“距离‘小白菜’回答您的问题还有30分钟”

  11月一到,雪野二村的许多居民换下了遮光帘。他们的窗外就是世博园。这片从飞机上俯瞰上海时最炫的区域已经“熄灯”。

  依然有恋恋不舍的市民,隔着铁丝网与中国馆合影。

  早晨5点55分,复旦大学园区志愿者祝佳慧习惯性地早起5分钟,“叫醒”闹钟;地铁站依旧在执行安检,上班族打着哈欠在扶梯上左行右立,在屏蔽门前自动排队。

  世博节奏并未随着10月31日的过去戛然而止。这股惯性要冲多远?有汪道涵的名言在先:“世博会是战略性的,管五十年。”

  这50年的最终落实者,是“海宝一代”。

  以90后为主体的大学生成为世博后各机构调查、研究的对象,人们期待从他们身上预览未来中国。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精确新闻报道课题组访谈了沪上17所高校的1209名本科生,试图呈现他们眼中的世界及世界眼中的他们。

  平均分79

  上海大学生为世博平均打分为79分。

  关于世博印象的三个形容词依次是“人多拥挤”(18.6%)、“规模宏大”(13.15%)、“精彩”(9.71%)。

  被组织者引以为豪的“人多”,从另一方面来说,也因拥挤、排队而让游园者心存遗憾。

  当被问及“你会用什么形容词来描述世博”时,在世博轴旁边的美食广场做“小白菜”的复旦广播电视新闻系学生张月藐说,是“无处不在的长队”,“进馆排队、等车排队、吃饭排队、上厕所排队??”

  “你见过排公交的队伍分三排,每排200米么?你见过马路边上六辆车同时开门上车的霸气么?”这是10月16日,上海财经大学志愿者张瑞锐的日志。这天,103.28万人进入世博园,人均占地面积不足1平方米。志愿者们应接不暇,他们开玩笑说:“距离‘小白菜’回答您的问题还有30分钟。”

  10月24日10时17分,那个7000万终于来到。翌日,上海《新闻晨报》的头版头条标题“7000万,说到做到!”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专业的缪祥杰觉得这个数字是“做到的”,“后期一张平时票可以换两张夜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游览人次。”上海交通大学的顾文皎认为,赠票很多,这也是参观世博人多的原因。

  性别也在世博印象中产生分野,逾七成受访女生给世博会打分在80分以上,而只有不到六成的男大学生打分在此区间——女生更爱世博。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审计专业的孙佳慧为上海世博会打了100分,她认为在一个发展中国家,能成功举办这样规模宏大的活动,本身就是成功。

  看过世博更想了解世界

  “世博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当然是让大学生有了睁眼看世界的机会。”复旦经济学院09级本科生沙坦说。复旦广电专业学生邓昭也这么认为:“花100多元的门票走遍世界,绝对物超所值。”

  上海本科生中只有27.7%有过出国经历。

  调查结果显示,认为“上海世博会使我更想了解外国情况”的大学生占总数的54.5%,与之形成鲜明对比,只有2.6%的调查对象表示“对外国的兴趣有所减退”。

  大学生关注的兴趣点(多选)依次是有“历史文物与艺术作品”(59.8%)、“最新的科技成果与先进技术”(43.9%)、“各式各样的建筑造型”(43.6%)与“各个国家民族的风土人情与人民的日常生活”(41.4%),仅18.8%的调查对象表示更在意“娱乐设施和赠品”。

  对于场馆,上海大学生最喜欢的三个馆依次是中国馆、意大利馆、德国馆。

  复旦大学新闻学专业的罗芸对意大利馆念念不忘:“我当时走进去看到一整面墙的时装就被震撼了,那是压倒性的美啊!把一个国家最突出的特色‘砸’到你面前,这种冲击力是很强烈的。”

  大学生表现出的国际化视野让人耳目一新。69.2%的受访大学生认为“全球视野比国家视野更适合当今的全球化时代”。

  “小白菜”的问号

  世博如同一个大型的USB接口,让校园里的大学生与社会实现了海量数据对接。青春期的CPU还不足以处理社会大问题,于是生成一个又一个问号。

  “期待,失望,理解”是志愿者张菁总结出来的世博会志愿者心路历程——一开始是充满期待,因为感到被需要而幸福;真正上岗之后会觉得有些时候自己不被游客尊重;渐渐理解了志愿者的角色。

  作为城市志愿者的李瑶怀着雄心壮志来到某居委会,却觉得无所作为,“只能帮居委会大妈上上网。”

  不少大学生认为世博志愿者选拔机制有待改进,仅21.8%的受访者认为“本次世博会志愿组织选拔工作做得好”。

  调查显示,61.5%的大学生志愿者表示对岗位安排工作不满意,71.6%的大学生表示觉得作息工作没有做好。最令志愿者满意的是餐饮安排,南广场志愿者、复旦大学2009级新闻学院本科生罗为腾表示,无论是学校早上准备的包子、点心、烧卖、豆奶、鸡蛋“套餐”,还是中国馆员工餐厅的花式盖饭,分量都很足。

  最认同“大学生”身份

  “上海举办世博会期间,你更多的时候觉得自己属于哪种社会角色?”这一问题的调查表明,有36.7%选择“大学生”,34.4%选择“中国人”,21.7%选择“上海市民”,7.2%选择“其他或说不清”。他们对“大学生”的身份认同感最强。

  上海财经大学二年级本科生张冰冰说,在志愿者岗位上,因为国内游客居多,所以“代表中国形象”的自我意识并不强,只有当遇到外国游客的时候,她才会感到自己是中国素质的“窗口”。

  复旦大学外文学院二年级本科生吴思雨说,很多游客都知道志愿者是大学生,所以她和其他“白菜们”都会非常注重自己的大学生角色,用符合大学生身份的高标准要求自己,生怕游客发出素质不够好等批评。

  复旦大学的小单和男友在新加坡馆遇到某地方电视台的现场采访,新闻播出后,小单才发现首度造访新加坡馆的自己在新闻里变成了二度入馆的“兰娜”姑娘,而男友则被误为新加坡人。

  调查显示,认为世博报道真实可信的大学生占53.7%,认为世博报道生动有趣的大学生占54.2%。

  “海宝一代”有全新的人生格局

  “没有‘小白菜’,世博会怎样?”前全国政协常委邓伟志说。

  人们对志愿者的评价优于全职员工。“阻止游客插队,‘小白菜’总是微笑着劝解,更讲工作方法。”邓伟志告诉本刊记者,“我像他们这么大的时候,还走在乡间的羊肠小道上,随地吐痰、小便,觉得这能施肥。刚到上海,对靠右走还不习惯。社会也有一个从不适应到适应的过程,这代人的起点更高、格局更大。”

  上海大学教授林少雄说,“以90后为主体的‘海宝一代’,与我们这代人的人生格局不同,80年代的大学生围坐在火炉前,谈诗歌、谈哲学、谈理想,每个人都觉得这番谈话将来会被载入史册,‘海宝一代’则在一个完全不同的平台上寻找自己的宏大叙事。”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传播学系主任廖圣清是精确新闻报道课题组的负责人,他说:“世博作为国家行为,它对社会将会产生何种影响,明日一代又是怎样看待这种变化,正是我们做这次千人大调查的初衷。”■

  (复旦大学精确新闻报道课题组罗芸、李瑶、兰启昌、姚雪鹏、杨杰对本文亦有贡献)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