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型制造:“双轮驱动”战略的立足点

  • 来源:小康
  • 关键字:服务型制造,制造业,服务业
  • 发布时间:2017-09-05 10:20

  服务型制造具有绿色、柔性、协同、智能等特点,是制造与服务融合发展的新型产业形态,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是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主动选择,是服务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题中之义。

  我国正处在工业化中后期加速发展阶段,整体看依然是发展中国家,且各地区发展差异很大。在这个阶段,在这样的背景下,建设强大的现代制造业和唱响中国服务品牌、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都是现代产业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制造业是振兴实体经济的落脚点,是强国固本的“利器”;现代服务业既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助推器”,也是促增长、优结构、扩就业的重要力量。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坚持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互促,走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和产业发展趋势的战略选择。

  制造业与服务业之间界限日趋模糊,两者融合发展日渐凸显

  在信息技术革命的背景下,制造业发展模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一方面是智能制造、柔性制造、虚拟制造和绿色制造等新型制造方式不断涌现并加速普及,另一方面制造业和服务业之间的传统边界正在迅速消失,制造和服务融合发展日渐凸显。传统上,制造意味着有型产品的生产,但当下的消费者最想要的是将有形物和无形服务捆绑在一起的产品,要找到一件不含服务或者没有嵌入服务元素的制成品已非常困难。换句话说,今天的制造业企业不再只销售物质产品,而是出售包含设计、营销服务和售后服务业的产品,消费者购买的产品很难明确区分购买的是货物和服务。许多大型跨国制造企业在外包制造环节的同时,逐步转型为服务公司,制造企业中从事生产的工人占比逐渐减少,而与服务相关的职员(管理、设计、财务、会计和法律)所占比例上升的趋势愈发明显。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渗透日益强烈,主要体现在制造业服务化、服务业制造化、服务外包等模式创新驱动下的全产业链制造创新的快速发展上。此外,服务企业的制造化过程也在加速,服务产业链逐步向制造业延伸,形成全产业链。总体上看,未来中国的企业内部结构将发生较大变化,制造业企业不只是进行纯制造活动,服务企业也不是只进行服务活动,产业边界被逐渐打破。既然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界限日益模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那就需要彼此支撑、互助共赢,推进制造和服务互促共进、双赢发展,坚持走“双轮驱动”战略。

  需要指出的是,强调走“服务型制造”道路,绝不是放弃制造业或者所谓的“去制造化”,而是打造中国制造的“升级版”。即便是现代服务业最为发达的美国,既强调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契机,进一步推动制造业服务化转型,也非常重视制造业的再崛起,前些年提出了“再工业化”战略,力求通过实施再工业化战略来抢占全球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的制高点。未来较长的时间,实体经济的主体依然是制造业,振兴实体经济的核心落脚点也只能是制造业,“服务型制造”战略是换一种思路发展制造业、振兴制造业,同时也是为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

  “服务型制造”是服务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题中之义

  在新技术的推动下,服务型制造能力成为决定制造企业竞争力的关键以及利润主要来源,许多传统的制造企业将业务重心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移,全球制造业发展正呈现出制造业服务化,即以生产过程为主向服务型制造转型的趋势。《中国制造2025》指出要“加快制造与服务的协同发展,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和业态创新,促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将发展服务型制造业作为制造业发展的一项任务。这次国家发改委颁布的文件《服务业创新发展大纲(2016-2025)》又再次强调“发展服务型制造”、“有序推动双向融合,促进有条件的制造企业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可见,制造与服务双向融合问题、服务型制造问题,已经引起国家和有关部委高度重视。

  服务型制造具有绿色、柔性、协同、智能等特点,是制造与服务融合发展的新型产业形态,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是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主动选择,是服务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题中之义。通过发展服务型制造,有助于实现中国制造业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从高能耗向低能耗、从低效率向高效率、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不断攀升全球价值链,也可以更好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更有效地实现供需对接。

  如何推进“服务型制造”?

  1.加快形成“互联网+”生产服务体系。

  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制造服务化与服务型制造,主要表现与互联网高度融合的趋势,成为了工业4.0的重要表现在形式。在商业模式上也不断呈现出创新趋势,如大规模个性化定制、C2B、云制造等。因此,我们要牢牢把握“互联网+”背景下由数字化时代进入智能化时代的趋势,注重“互联网+”在生产性服务领域的渗透,把互联网全面融入到研发设计、生产、流通、管理、人力资源开发、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发展数字化设计、网络协同研发、现代化供应链管理、个性化定制、在线检测、远程诊断和维护等基于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服务功能创新,加快形成“互联网+”生产服务体系,促进生产模式和组织方式变革,形成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协同化的产业发展新形态。

  2.加快打造一批高端服务型制造基地。

  要依托制造业发达地区及周边区域高端制造业的产业基础,着重拓展制造服务业领域,围绕高端制造业的产业特征,吸引相关产业链的企业集聚,提升制造业价值链。以装备制造业为例,围绕装备制造业集群发展起来的服务型制造基地(园区)要重点发展设备翻新再制造技术,建立回收服务体系,降低制造成本和消耗;同时着力吸引从事高端装备制造业研发设计和系统集成、设备成套与工程总包、安装调试、维修保养的企业入驻,辅以仓储物流、信息管理等服务。园区将着重吸引从事装备制造业的跨国公司和省内外大型企业的再制造中心、信息中心、维修保养中心、销售中心、物流中心等形式的总部入驻。

  3.积极推进智能设计和智能制造。

  服务型制造有许多表现形式,智能设计和智能制造是其重要的代表。智能设计是指应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计算机模拟人类的思维活动,提高计算机的智能水平,让计算机成为设计人员的重要辅助工具。互联网是实现智能设计的重要渠道。加快建设有用户个性化需求的信息平台和各层级的个性化定制服务平台,通过互联网,能提供用户需求特征的数据挖掘和分析服务,企业也更加了解市场的需求,可以运用大数据、网络调查等手段,设计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还可以根据个人的需要进行个性化定制。智能制造代表制造业发展方向和趋势,不仅是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任务,也是第三次工业革命和工业4.0的必经之路。智能制造可以按照市场需要自动组织生产活动,降低生产的能耗,减少产品库存和次品,提高生产质量和企业效率,对改变传统的制造业发展模式有着革命性的意义。智能制造的核心问题是实现“互联网+ “先进制造,因为通过互联网的手段,可以使得产业链价值上的各个环节联系得更加紧密、高效,真正实现产业的大规模、定制化生产。大规模可以降低企业成本、增强企业效率,定制化可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和客户的需求,从而实现企业和消费者的”双赢“。

  文/夏杰长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