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喜爱三国志。三国志相关的小说和漫画总能登上畅销榜。刘备、曹操、孙权、诸葛亮等英雄的名字几乎被每个日本人所熟知。
日本人读的三国志主要是诞生于中国元朝末期的《三国演义》,但很少有人知道,该著作的基石其实是西晋历史学家陈寿的《三国志》,后者记录了魏、蜀、吴三国历史。
在《三国志·魏书》的第30卷《乌桓鲜卑东夷传》中,《东夷传》的最后列有“倭人”条目,日本人称其为《魏志倭人传》。这篇文章并不长,仅有2000字左右,但它的名字在日本家喻户晓。
原因在于,《倭人传》首次将日本当时的社会样貌与传说中的女王——卑弥呼的名字写在了一起。
在这里,希望读者关注一下《倭人传》这个题目。“倭人”指的就是日本人。我在中国媒体发表政治相关的文章时,往往会在下面看到带有“倭寇”字样的评论。每当此时,我都会想起《魏志倭人传》,感觉自己穿越到了三国时代。
倭寇指的是明代时期袭扰中国沿海的海盗,是一个用来批判日本的词语。我也不傻,当然知道这一点。我曾在美国的大学里读过蒋介石留下的日记,每当他表达对日本的不满时,都会使用“日倭”、“倭寇”等带有“倭”字的词语。
如今也是一样,当中国人想贬低日本人时,就会使用“倭”字。另外,还会用“小日本”等蔑称,但“倭”的传统色彩最为浓重。
“倭”由“人”和“委”组合而成,意指个子低的人。个高自然比个低好,所以这的确是个带有贬义的字。
被人用贬义词称呼时,人们一般都会感到不快,毕竟谁也不愿意被人使用蔑称。可对我而言,虽然“倭寇”不是个好词,但被叫做“倭”、“倭人”也不会感觉讨厌。不仅是我,很多日本人有可能都对“倭人”的称呼并不那么排斥。
在日本各地,有些餐厅的名字里就带有“倭”字。我曾经走进过东京一家名为“倭”的居酒屋,询问了店长该名字的由来。店长的回答是,“倭”字的发音(Wa)好听,字形也很漂亮。我当场也表示赞同。
是的,“倭”在日本并不一定是贬义词,而是一个能让人感受到民族历史情怀的文字。日中两国在对这个字的认识上存在着差异。
福冈市美术馆的“镇馆之宝”是闻名全国的“汉委奴国王”金印。战后,它在福冈市志贺岛的一片农田中被偶然挖出,震惊了整个日本。
之所以引发这么大的轰动,是因为中国史书《后汉书》中记载,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光武帝向倭奴国王授印。这里提到的“印”,应该就是在福冈市志贺岛被发现的金印。
古时的日本诸国割据,其中的奴国向汉朝派遣了使节,并得到光武帝的授印。“汉委奴国王”这五个字,可解释为“汉朝向倭地上的奴国国王授印”。
顺便一提,“委”通“倭”,古时刻印的文字,有时会进行简化。
由于日本很长时间都没有固有文字,仅凭日本自己的史料,是无法回顾7世纪以前的历史的。幸好中国的史书中关于“倭人”的记载,使日本人了解到了自己的历史,并且还通过金印知道了自称为“倭”的过去。这枚刻有“倭”字的金印,也是从中国获得地位认可的证明,因而被视为超越国宝的存在。
日本人是在7世纪之后才使用“日本”这一名称的,之前都自称为“倭国”、“倭人”。关于日本为何自称为“倭”,古代语言学家和民俗学家提出了许多种不同的观点,其中较为可信的一种是以发音来进行分析的。
日本人古时称自己为“吾(发音为Wa)”。别人问“你是谁”的时候,日本人会回答:“吾”。在日语中,“吾”和“倭”的发音是相同的。
与此同时,“倭”又与“和”同音。对于日本人来说,“和”字带有特别的含义。日本人自称为大和民族,还存在着日本等同于“和风”的说法。因此,可以说“和”字代表了日本,其发音“Wa”也深受日本人的喜爱。
另一种说法是,由于日本人身高较矮,所以被中国称为“倭人”。当时日本人对于汉字并不了解,就把“倭”当成一个好名字来使用。
到了7世纪,中国文化大量传入日本,日本人意识到“倭”字并不好,于是把“倭国”改为“日本国”,“倭人”改为“日本人”。《旧唐书·东夷传》中记载:“倭国自恶其名不雅,改为日本。”
日本知名民俗学家佐原真在著书《魏志倭人传的考古学》中写道,在日本弃用“倭”字之后,无论是朝鲜人称呼16世纪末入侵的丰臣秀吉,还是中国人称呼14-15世纪的日本海盗,用的都是“倭寇”一词。直到1937年的日中战争,“倭寇”的说法仍然存在。
纵观历史,中国始终没有舍弃以“倭”指代日本的做法。
反过来,在日本“倭”是日本人称呼自己的“吾”的词源,后来又被发音相同的“和”字所取代,成为了象征日本这个国家的重要文字。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倭”对日本人来说,是一个富有传统色彩的关键文字。
日本人把从中国传来的孔子的教诲——“以和为贵”作为为人处世的第一原则。前文也已提到,“和”和“倭”在日语中发音相同,再加上日本人很珍惜“倭”的名字,因此“以和为贵”或许也能写作“以倭为贵”吧。
(吴萍摘自《国家人文历史》)
【日】野岛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