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 走向世界

  • 来源:世纪人物
  • 关键字:中医,针灸,走向,世界
  • 发布时间:2010-12-14 13:50
  【内容导读】北京时间2010年11月16日晚,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传来一条令全世界热爱中医的人士振奋的消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将中国申报的《中医针灸》和《京剧》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说起针灸,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院长、浙江省针灸推拿学学科带头人方剑乔如数家珍:“四五千年前就有了针灸疗法,中医针灸早在2000年前就有了文字记载,唐朝诞生了完善的针灸教学体系,宋朝已有了针灸铜人道具,那也可以算得上是我国最早的医疗道具。但时至今日,针灸的传承并不乐观。”

  “墙内开花墙外香”是现在中医针灸的现状。“中医针灸不像其他医学,可以批量教学。针灸是一对一的,而且要一根一根扎针,丝毫马虎不得。因此教学人员成本比较大。”

  “中医针灸在国际上的认可度相对更高,目前已在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应用。在中国留学的外籍学生中,自然科学类选择学习针灸的人数最多,而在中国的大学里中医针灸却是个冷门学科,学习的人数少,开课的学校也少,来针灸科看病的人更是门可罗雀。”方剑乔介绍说,针灸治疗的病症达300多种,部分国家还将针灸列入医疗保险。在中医学中,针灸在海外的接受度最高,有43种疾病治疗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

  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秘书长沈志祥教授表示,针灸成功入遗不仅意味着国际社会对这项医学手段的肯定,更是以针灸为代表的、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中华传统医药文化走向世界的里程碑。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的历史记忆和生命基因,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有专家指出,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是保护针灸等中医药的一种方式。

  【背景知识】

  中医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统称,针法就是根据病症,把毫针刺入人体相关的穴位,用捻转等手法来治病;灸法通常选择用具有温通经脉作用的艾叶作为主要材料,按一定的穴位来熏灼体表局部,利用温热刺激进行治疗。针灸是通过刺激经络穴位来产生治疗作用,包括拔罐、刮痧、耳针、穴位注射、穴位埋线等多种形式。

  10月25日,第三次在几内亚开展援外医疗工作的天坛医院针灸科医师曲梅在几内亚首都科纳克里为当地居民治疗。中国自1968年向几内亚派驻第一支医疗队以来,44年间已有22批医疗队500多名医生来到几内亚,为当地居民提供医疗援助。几内亚是联合国公布的最不发达国家之一。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几内亚国内动荡的时局和各种传染性疾病的威胁,第22批中国援助几内亚医疗队成员经受住了生理和心理的双重考验,凭借精湛的医术和忘我的献身精神,赢得了几内亚人民的赞美和尊敬。

  11月16日,正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国申报项目《中医针灸》和《京剧》,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山东省枣庄市第十五中学学生在观看针灸治疗方法(10月21日摄)。

  11月18日,在宁夏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内,一位女士正在接受针灸治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五次会议11月16日审议通过中国申报项目《中医针灸》和《京剧》,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马克西姆在俄罗斯读了两年大学,打工积攒了到中国的路费和部分学费,他不顾家人劝阻,2008年只身来到哈尔滨。为了学习中医,马克西姆先在黑龙江大学学习了两年汉语,在取得不错的汉语资格成绩后,今年9月他来到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学习针灸推拿专业,圆了他的中医梦。“中医药的内容非常丰富,而且很难学,5年时间并不算长,我要利用这段时间学会更多的中医手法和知识”,马克西姆说,“在俄罗斯,虽然中医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青睐,但目前还不被正规的大医院所承认,我将来回到俄罗斯,要运用中医诊疗手法为俄罗斯患者消除病痛,这也算是为中医走向世界做了件好事”。马克西姆所在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4年,学校的留学生教育事业始于1986年,迄今为止,已培养了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5000多名,并与30多个国外中医教育和研究机构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

  11月9日,马克西姆在研究标有穴位的人体模型。来自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地区拉斯诺亚尔斯克市的马克西姆出生于一个西医世家,外婆、爷爷、奶奶都是医生,父亲从事的工作也与西药打交道。马克西姆从小身体免疫力低下,胃部还有遗传疾病,在学校里最矮最瘦,但当他12岁学习武术、气功后,身体免疫力大大增强,胃病也很少再犯了。这期间他俄罗斯师傅的师傅——一位懂得中医的中国人经常会给他们讲一些中医理论,讲阴阳、五行,教他如何养生、调理,他觉得中医很神奇、很神秘,从那时起他喜欢上了中医,并下定决心到中国学中医。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