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与建筑中的“隐性”传统的当代传承初探——沭阳美术馆记

1 引言

中国文化的遗产是灿烂而丰盛的,建筑领域亦然。但这些思想、文脉、精神如何传承,如何为今日中国的建筑所用,却是一个难题……当代中国文化建筑,更适应于在营造中传承“隐性”的文化精神,这是相对仅着眼于“显性”的大屋顶反宇向阳、斗拱等要素的机械模拟而言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格罗皮乌斯在谈及贝聿铭的中国主题研究时曾提到过发掘中国建筑深层视觉要素的意义,后来贝先生在纽约的一次讲演中,更进一步提到了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地位,以及更深层次的中国绘画与建筑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两年后落成的北京香山饭店,是对这次讲演的优雅诠释。

“……窗外的空间往往只有三几尺,但多数情况下处理绝妙,颇具匠心。” ⑴ 这是一种“道”的思辨精神,道家文化深远地影响了中国园林,尤其是“方寸”间的江南私家园林;还有中国画,尤其是中国文人画。最终提炼出典型的“文人画精神”和“园林精神”。

以小见大,阴阳拓扑,一花一世界的哲学思辨精神;崇尚“虚空”“上善若水”“野趣逸格”“诗性”的美学倾向;散点透视全景化的独特视角;“步移景换”的与时间要素对应的故事叙事性、情景即时性……都是当代建筑文化传承的丰富源泉,取之不尽。

2“隐性”文脉传统的读解与梳理

2.1 儒、道,显性与隐性传统的同脉性

《周易·系辞下》中“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的记载是华夏文明的一个重要源起,也是中国绘画的起源。 ⑵ 其文明的基因与密码可见于远古“三易”,“三易”汇集而成的《易经》以及“道”的精神,一脉相承,成为中华文明长河的重要源头。《易经》道法天地的朴素唯物和运动辩证逻辑的思维方式深远地影响了这片土地上的文化。以至于后世认为是一种巧合,历史上泾渭分明的儒、道两系,竟均以《易经》为自己的哲学思辩的坟典 ⑶ 。在儒家典籍关于“质”与“文”,“礼”与“乐”,以及“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中足见一斑。

2.2 中国文人画对“隐性”文化特征的“易”“道”精神的传承

文人画,是中国传统文化及哲学思想在绘画领域的丰硕成果。 ⑷ 它的构成不是诗书画印的简单叠加,而是哲学、文学、美学的有机融合。它的哲学性,一方面体现在对具象与抽象、形与神、有与无的思辨中。写意文人画就历史地处在“妙不可言”的位置——“似与不似之间”⑸才堪为上品。另一方面体现在诗书画印统一于“化”境的多样统一的思辨中,即老子“一生……万物”的道法自然万物的思想。

一脉相承于《易传》“言不尽意”的思想,老庄“得鱼忘筌”“得意忘言”“大巧若拙”,以朴素为大美的美学价值取向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文人画的画风。

文人画主张“诗画相通”“书画同源”,苏轼眼中王维的诗画“味摩羯之诗,诗中有画;观摩羯之画,画中有诗。” ⑹ 这是一种图文互补,情景相生的关系。

八大山人的大写意花鸟“惜墨如金”,讲究“意在笔先”,堪称文人画“计白当黑”的艺术典范。

⑺ 其实在画的黑白之间,还有无尽的“灰”,那是因为有了“水”,所谓笔墨的诗情。文人画还刻意用“篆章”,尤其是“闲章”。其刀法”同样讲究“笔意”,乱头粗眼的吴昌硕与放任不羁的齐白石,多是在石面上直接奏刀 ⑻ ,有意打破方寸之空间局限和书篆之笔势局限,于“有穷”中追“无限”妙境,具有强烈的艺术张力。2.3 中国园林对“隐性”传统文脉的传承叶朗把道家当做中国美学的源头 ⑼ ,“道”的文化深远地影响了中国园林,尤其是“方寸”间的江南私家园林,成为其设计之魂。受“文人画”影响的江南园林以“以画入园,文人写意”为要旨,用以到达“比德、畅神”的文人意境。 ⑽园林在对虚实、显隐、曲直、疏密、动静、有限与无限时空等二元对立要素的辩证把握时,往往从价值取向上偏向“隐性”的一面,以“逸格”为“高远”。明人文震亨《长物志》中“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的意趣兼具以小见大,一树一菩提的时空相对的哲学思辩之妙。老庄哲学的“虚实”关系,初见于《道德经》第11 章中的名句,亦是中国艺术美学的一个核心问题。对园林而言,“虚空”的重要性远远超越了实见之景……此外空间的流动性,拓扑性,中国画散点透视全景化的独特视角,“诗”的故事叙事性、即兴性……都是造园的典型手法。文人们又常“借景比兴”,拙政园有一座扇面亭,名曰“与谁同坐轩”,这个“谁”字,在苏轼《点绛唇》中藏着谜底“与谁同坐?清风,明月,我。”

3“隐性”传统文脉的当代建筑传承实践——沭阳美术馆

当下的文化建筑,有时往往提供一种可能。即如江南园林或篆章在“方寸”的局限之间(图1),使建筑设计可以运用当代的材料与构造手段,去直抒胸臆,并传承文脉。

沭阳美术馆的设计与营建即是这样一次尝试。位于中国苏北的沭阳,历来民间习书成风,更有近年中国书法界最高奖兰亭奖连续三届的得主均出自这方水土,堪书风昌盛延绵之谓。该馆主要以书法艺术的传承与宣展为主题,建筑规模约 10000 平方米,设计通过“隐性”文脉的发掘与重构,营建了一处颇具古意的“书院”。

3.1 布局为先

一如中国文人画、江南园林、书法、篆刻在创作前极为重视“意在笔先”的布局,沭阳美术馆在约 60X100(米)“方寸”的模度内,运用建筑体量高密度和“化整为零”的布局手法,以十块大小散落的方形体量或围合院落(图 2),或留出窄巷,或净玻光廊连接等方法,为营建一处朴素、静谧且具东方韵味的文化空间场所提供了一种可能。

3.2 辩证第二

“道”的辩证是文中所述的“隐性”文化传统的要旨。该馆的大部分体量皆用黑白二色,取老子“黑白相生”之意(实际上黑为深灰,白为米白),在建造细节上刻意使黑色体量与黑色地面形成一体的感觉,相交接处的墙面形成圆形倒角,犹如从“地里长出”,白色体量则压伏于黑色倒角台之上,犹如“漂浮”“压伏”。一黑一白、一轻一重、一刚一柔、一浮一沉,二元辩证;且与白轻黑重的传统视觉不同,这里的黑:细、轻、柔、升,白:粗、重、刚、沉,是多向的辩证(图3)。设计又借鉴了文人画和书法在处理笔、纸、印三者的视觉关系时的意境,以孙晓芸馆的体量为红色,与黑白体量一起重构组合,并创造美感。

3.3 空间第三

《道德经》的理论向来重空间甚于实体,强调“虚实相生”。美术馆内部的实用连贯自不必说,在外部空间领域,设计研习了“方形篆章”于方寸间施展空间拓扑的技巧,在图底关系中通过堆积体量,留出虚空的空间处理手法,创造出庭院、小巷、平台、过街楼、光厅等朴素而丰富的空间。“小巷”的窄而流动的空间自由地汇聚至方静的“庭院”之中;孙晓芸馆二楼通过拾阶而上的灰空间和拱形门洞后,转而进入豁然开朗的屋顶“平台”花园……演绎出丰富的拓扑空间关系。外部空间之魂的“庭院”与“平台”均被三面实墙围合,含蓄内敛;且“庭院”留一“气”开口于东侧,隔水与城市街景相望。在这些空间中,我们或可以体悟到各种不同层次的“之间”“间”的空间流动的关系和动静相生的意趣。

3.4 材质与细节

这些空间的背景材质是质朴的,材质的逻辑在“辩证第二”中已阐明。为保持黑白红三色体量的纯粹性,这些屋面被分别施以同色的卵石和砖砌。设计时我们发现,运用现代建筑表皮工艺,诸如混凝土的可塑性、幕墙材质的丰富性、玻璃的通透性、砖砌的“编织”肌理性,用以表达中国“隐性”的文化传统和观念是可行的。五个白色的体量构成于粗砺竖条纹的人造石幕墙,三个黑色体量则直接在建筑表面施以丝滑的氟碳漆,红色体量则形成于混凝土曲面基底和框架基础上的砖砌筑。由特制陶土砖咬合砌筑而成的 370 厚的红褐色砖墙,以凹、平、凸三种肌理“编织”了隐约可见的曲面和曲线效果,流动、丰富而统一。通过实墙与空间特意的凹面和拱洞处理,在“似是而非”间,表述了“刚柔相济”和“如鸟斯革,如翚似飞”的观念。(图 4)

3.5 诗意与时境

诗意来自于故事,即兴。本馆的场地铺装选用粗质黑白二色小方石,其“清波漾漾”的笔墨即来源于一幅方巾绢画,一幅即兴写意的抽象画。如此建筑与水之间又多了一层石环水绕的诗意。此外,孙晓芸馆中央不规则“水滴形”、空间上大下小的“光厅”,其间充满着“光与影”的内敛禅意。游览这座充满内外流动空间和光影、质感变幻的小建筑……仿佛于暮春之初,惠风和畅,见书家众众,或聚于空中平台;或集于中央庭院;更或大讲堂门户洞开,内院与讲堂一体;挥毫畅意,岂不快哉……

4 结语

相源起于“易”,发展于“道”的中国“隐性”文化的传统,此后又生发出两大传统典型艺术形态:中国“文人画”和江南私家园林。它们是一脉相承的。其中的一些“观念”(idea) ⑾恰与流变至今的近现代西方哲学和美学的价值取向“不谋而合”,犹如失散多年的兄弟重逢。无论在海德格尔关于荷尔德林和老子的论述中,还是法国印象派大师莫奈《睡莲》的意境中,抑或诸如庞加莱的“拓扑学”、德里达的“去中心”、鲍曼的“流动现代性”等的当代世界建筑思潮中,都能见到东西方文脉“互文”的影子。

“易”“道”所指向的中国“文人画”和江南园林的“隐性”传统的当代建筑文化传承,具有更多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隐”而易“化”,“化”即因“时”而流传,可“变化万千”,犹如“水无形”“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些“隐性”文化传统与现代建筑所诉求的功能、空间、流线、实用等理念可以融合,并使之增益。

沭阳美术馆是一幅“建筑文人画”的习作,若能善于学习“文人画”与江南园林这些视觉艺术中的“隐性”传统,善于把握即时的“诗性”,善于体悟“弱水三千取一瓢饮”的舍得关系,下一幅“建筑文人画”将会更上一层楼,更入“化境”。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