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种蚝到“种房子”,再到包容四海

此行的最后一站是到下沙博物馆,在馆内我见到以前村民种蚝的雕塑模型。上世纪 90 年代之前,养蚝占下沙村村民总收入的 60% 左右。下沙村背山面海,环境得天独厚,养蚝规模最大时有蚝田四万多亩,分布在现今红树林一带。

90 年代初期,下沙村绝大部分土地和海滩被政府征用,尤其红树林还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那你们现在不再种蚝了吧?”我问黄华海,彼时他正站在下沙村的现代模型前,伸手指指模型里的高楼笑着说:“我们现在改种房子。”

下沙村无疑是个富庶的城中村,对于我好奇的致富之路,黄华海从 1992 年下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下沙公司”)成立讲起。当时下沙在深圳率先实施旧村改造。在旧改最初,福田区委和下沙公司紧密合作,通过对旧民居、交通道路、供电供水设施等的改造,推动了村民生活方式的转变,大幅度改善环境;同时又建立了高效的社区管理,最终推进深圳的城市化与现代化进程。

在历史瞬息万变的进程里,下沙村把握住了机遇。下沙公司与万科、绿景、京基房地产公司合作,利用旧工商业区改造,大力发展楼宇经济。与京基开展的打造总部基地项目建成后,下沙集体物业将可能增值至 70 亿元以上,年收入达亿元以上,每年可为福田区产生财税 20 亿元以上。以往节庆日下沙村的舞龙舞狮队在广场表演,背景正是国际化的购物中心 KKOne,传统与现代在这里完美叠合,皆大欢喜。

改革开放前,“黄”姓是村里的大姓。而如今据福田区统计,下沙村的常住人口达 8 万人左右,其中外来人口占绝大多数。村民的收入里,最主要的还是房租收入。在村里你可以每月花高价住公寓,也可以花 500 元租个单间。每个来深圳打拼的年轻人,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位置,这正是深圳的魅力。以往人们对城中村的印象是脏乱差,而下沙村乘着改革开放之风,借力区政府的有效规划,被网友称赞为“福田的另一个 CBD”。

最早下沙小学的学生都是村民的孩子,随着外来人口增多,校内的孩子也来自五湖四海。我电话采访了下沙小学教科室主任姚莉,她告诉我在六年级综合实践的校本课程中,会要求学生调查下沙村本地的风俗文化,以及下沙村外来人口的生活习性。通过书写一份调查报告,外地学生了解了下沙村,而本地学生则认识了外地人。电话里姚主任认真地说:“下沙村是深圳最大的城中村。居民和外来人口都了解对方的过去,知道对方将来的需要,才能把城市建设得更好。”

——“来了就是深圳人”,我挂了电话默默想道。这个信念能早早在孩子心中种下,正是深圳的希望所在。

下沙工商业区汇集商场、酒店、饮食、服装业等,其中有闻名全国的服装品牌在下沙设点,包括影儿、娜尔思、翠柏、禁牌时装等等。下沙地处市中心的位置,具有良好的商业气氛,加上政府扶持,助力了一批国产品牌的成长。“以前影儿在经营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伸出了援手,让他们延缓交租。”黄华海说。这种颇具人情味的举措帮助了艰苦起家的创业者,下沙村最终成为深圳的“名牌时装村”。

如今的下沙村将旅游作为龙头产业,发挥下沙具有鲜明特色的民俗建筑文化、广场文化、 饮食文化、博物馆红色景点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资源的优势,与红树林生态保护区构筑成一条生态漫步通道,延伸下沙旅游产业的发展链条。拿博物馆举例,这里每天接待 100-300 名来自日韩等地的游客,福田区的旅游资源,正慢慢铺展在海外游客面前。

站在博物馆里,我联想起以前在书上看过,种蚝收获的季节是在冬季。天越冷,蚝越肥。村民们都是在寒冬腊月跳到刺骨的海水里,把蚝从水中捞起。这一趟游览,我对下沙村短短 30 年内的变化如同亲历,颇有些感叹。过去下沙村自给自足,不少村民为生计所迫远渡至国外;如今村里富庶了,老一辈回来落叶归根,无数年轻人涌入这里,开辟新天地。

临走时天气依旧酷热难耐。黄华海说:“你要是有兴趣,可以晚上过来广场。这里的晚上凉快些,跳广场舞的人都分好几队。”我笑着点点头,那副热闹场景,我完全能想象得到。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