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亞洲行 折射出了什麼

  • 来源:中国怡居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17-12-20 11:01

金秋的北京,特朗普結束四十二 小時的中國之行,帶著價值 二千五百三十五億美元的世界 經貿史上最大商業協定離開中國。美國人 自然樂見經貿大單,但也有人批評特朗普 對華強硬不足,擔心他把美國領導權拱手 相讓。特朗普訪華之前,美國專家預料中 國人會與美國簽生意大單,以平息他對 貿易赤字的不滿,但一把手從中國拿到 二千五百三十五億美元的大單還是把大家 驚豔了。其實,此次中美峰會收穫何止這 一點,成果之豐絕非三言兩語能說清的。

經貿與朝核:困難但有進展

在經貿議題上,這二千五百三十五億美 元,大頭在能源、運輸、技術等領域。能 源合作是此次最大的亮點,一是中國國家 能源投資集團計畫投資八百四十億美元於 西維吉尼亞州的葉岩氣和化學製造專案, 二是中石化計畫投資四百三十億美元, 與阿拉斯加州聯合開發當地的液態天然氣 資源,可為當地創造一點二萬個就業機 會。能源是戰略資源,以往美國出於戰略 顧慮,不願向中國出口石油和天然氣。如 今中國國有企業獲准大筆投資美國油氣資 源,意義非同小可:中國可減少對煤炭依 賴,實現能源進口多元化;美國從中國人 來開發油氣資源中增加收入、創造就業, 而上升到拓展戰略資源開發合作的高度, 有利於增強兩國的戰略互信。高科技領域 一直是美中貿易的瓶頸,這次高通與小米 等中國手機廠商簽訂三年出口手機晶片 一百二十億美元的非強制性協定,中國一 躍成為高通的最大市場。新協定為美國高 科技公司在華提供了穩定的市場預期,堪 為美國高科技公司拓展中國市場的楷模。

在航空領域,中國向波音訂購三百架飛 機,價值三百七十億美元。 即便是美國商界和學界最關注的中國 市場准入問題,特朗普也要求建立美中之 間﹁公平、對等﹂的經貿關係,並且明 確指出要在擴大市場准入、停止強制性 技術轉讓、打擊智慧財產權竊密等三方面 著力。同樣,中國也有要求美國放寬對華 高科技出口管制,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 等訴求。最重要的是,習近平向特朗普保 證:中國將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實 施高水準的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政 策。中美雙方要儘早制定和啟動下一階段 經貿合作計畫,推動中美經貿合作向更大 規模、更高水準、更寬領域邁進。雙方要 加強宏觀經濟政策溝通和協調,拓展在能 源、基礎設施建設、﹁一帶一路﹂建設等 領域務實合作,推動在放寬出口限制、擴 大市場准入、營造更好營商環境等方面雙 向取得更多進展。特朗普在中國期間講了 一句最出人意外的話:美中貿易失衡不怪 中國,怪美國自己,怪美國歷屆政府。此 言一出,立刻招來美國國內的批評,但誰 也改變不了讓特朗普說出這話的中美經貿 關係鐵一樣的現實。 在朝核議題上,蒂勒森說美方這次的 最大收穫在於,習普都重申對朝鮮半島完 全的、可核查的、永久性無核化的承諾; 中方明確表示﹁不接受核武裝的朝鮮﹂; 中方還表示會完全履行聯合國安理會的有 關決議。蒂勒森不認為美中兩國在朝核問 題上存在分歧,不同的只是戰術與時機, 對朝施壓要走多遠。不過,特朗普敦促中 國做超乎聯合國安理會決議的更多事情。 而蒂勒森覺得雙方對朝手法並不矛盾,而是有互補作用。由此可見,面對中國的行 動,美方對中方的施壓已有所降低,特朗 普不再頻發動武威脅,而是盡力呼籲談判 了。儘管事後朝鮮又發射了新型彈道導 彈,而中國特使訪朝未能見到金正恩,顯 示了朝鮮的難纏,但中美協調與合作的可 能卻明顯增加了。令人稱道的是,特朗普 此行還有新收穫,就是加深了對中國文化 和歷史的瞭解,加強了他與習近平的個人 關係,兩位元首完全可能成為合作夥伴。 這對中美關係、地區安全和全球治理都至 關重要。 玩﹁印太﹂概念: 美國處於進退之間 特朗普訪華是其任內首次亞洲行的一 站,他遍訪亞洲五國並出席 APEC 和東盟多 邊會議。外界認為特朗普是有備而來,要 以全新的印太戰略取代﹁亞太再平衡﹂ 戰略。新加坡學者胡逸山表示,隨著中 國的崛起,美國開始了對印度某種程度的 拉攏,﹁印太﹂概念中也包含了印度洋, 這個概念範圍比此前的﹁亞太﹂更大。未 來,印度將會被美國拉進亞太地區成為一 個玩家。就在其啟程前夕,白宮高級官員 在吹風會上兩次提到﹁印太﹂一詞,而特 朗普本人更是在亞太行的首次演講中提到 了﹁印太﹂概念,遂使﹁自由開放的印度洋 太平洋﹂成為輿論熱詞。﹁亞太﹂變 ﹁印太﹂,這個用詞的變化折射出特朗普 治下的美國怎樣的亞太戰略?其實,﹁印 太﹂這個概念在學術界一點都不新鮮,也 是美國接觸亞洲的傳統海洋戰略框架,即 美國、日本、澳大利亞、印度等海洋民主 政體要聯合起來,只是日本首相安倍這兩 年積極推動它,給了美國從﹁亞太再平強調﹁印太﹂概念,透露了其亞太戰略或 將作重要調整的跡象,特朗普政府早就宣 佈奧巴馬政府時期﹁亞太再平衡﹂概念已 死,美國需要將印度納入整個亞太地緣經 濟和地緣戰略,使印度成為亞太政治和經 濟版圖的一個重要而活躍的成員。既然如 此,亞太概念就必須擴展為印太概念。這 次首訪亞太,特朗普在日本回應了安倍的 ﹁印太﹂概念,主動喊出﹁構建一個保障 自由開放的印度洋、太平洋安全的合作機 制﹂,向世界表明,美國希望藉此實現 ﹁在二十一世紀獲得並保持在亞太地區的 主導權﹂的目標。這是從進取的正面視角 看問題,而從退卻的負面視角看問題,情 況會怎樣呢? 近來,美國主流精英深感憂慮:面對中 國以舉國之力,在關鍵領域的全面追趕, 在新興領域的彎道超車,美國遲早會不會 被中國甩在身後?中國正在創造奇跡:超 級電腦連續三年世界最快;在全世界首個 發射量子通信衛 星;成功研製世界 首座高超聲速風 洞;基因技術領先 世界;北斗系統精 度全球領先……

這 一切都得益於中國 經濟過去三十多年 持續的增長,國家 對於科研持續大力 度的投入,到了開 始收穫的時候了。 白宮國安會戰略規劃高級主任史博丁說,以中國每年增長百 分之六點五,美國每年增長百分之二,長 遠看趨勢對美國不利。這不僅是經濟上的 競爭,也是軍事上的競爭,以目前經濟增 長的速度,到二〇二五年中國軍事將在量 上和質上都對美國在印太地區構成挑戰。 更讓美國人擔心的是,中國具有美國所沒 有的﹁集中力量辦大事﹂的舉國體制。旨 在讓中國從﹁製造大國﹂邁向﹁製造強 國﹂的﹁中國製造二〇二五﹂十年行動綱 令美國人吃驚,給美國帶來巨大壓力。更 讓美國戰略學者憂心忡忡的是,中國靠自 己的體制在經濟和科技競爭中獲勝,等於 宣告﹁中國模式﹂勝出,將引發全球發展 中國家爭相效仿,美國主導的國際秩序將 難以為繼。在不少美國人看來,﹁一帶一 路﹂就是輸出﹁中國模式﹂的重要途徑。 史博丁稱,從目前趨勢看,中國不會實現 ﹁民主化﹂,仍會保持威權體制,沒有人 能改變他們的模式。他暗示,這就是最近 特朗普訪問亞洲時一再強調﹁自由開放的 印度 太平洋﹂概念的重要原因。所以,美 國可能是在探索一個因應中國崛起的新戰 略 —— 地域上更宏大、性質上更綜合、軍 事上更容忍的全球地緣戰略,其重點之一 是美國軍事力量從中國近海後撤,避開中 國的鋒芒。 重新看台灣:誰更有戰略定力 習特會中,在台灣問題上,習近平重申 這事關中美關係政治基礎,希望美方繼續 恪守一個中國原則;特朗普重申美國奉行 一個中國政策。台灣問題不出所料,沒成 為重點議題,因為雙方都不希望中美關係 大局被台灣問題所打亂。對於習特會對台灣的影響,台灣學者王高成認為,對台灣 的實質影響應該不大,因為特朗普著重在 朝鮮跟經貿議題。對美方來講,希望鎖定 這兩方面議題,加上這次特朗普的亞太政 策,又提出印太戰略觀點,顯然對中國是 採取比較制衡的想法。在這之下,恐怕美 國會比以往更重視台灣角色,在台灣議題 上,不會過度偏向中國。他認為,對於台 灣議題,除非中國大陸提出非常優渥的交 換條件,譬如全面制裁朝鮮等,來交換美 國必須放棄或大幅度退縮對台政策,但這 可能性應該不存在,因為中方有自己對朝 鮮的政策。不過,筆者更在乎美國前駐華 大使博卡斯的看法和說法,他明確表示, 對於美國在台灣問題上所扮演的角色, ﹁不要惹是生非就好了﹂。他不覺得美國 將就對台政策進行重大評估,認為﹁冷靜 頭腦會在政府部門和國會中占上風﹂。在 駐華大使任上,博卡斯對台灣問題對於中 國的重要性有過體會。至於日後美國在台 灣問題上會持何態度、中美之間又會就台 灣問題如何博弈則成為了眾人關注的焦 點。應該說,特朗普訪華使中美關係的大 局基本穩定了下來,美國對台政策不僅更 加清晰可見,也更務實穩健了。從中可以 看出,中美兩國領導人都表現出戰略定 力,遠比深受煎熬的台灣地區領導人強得 多。而比較習近平和特朗普,筆者更願意 認為,前者比後者更有戰略定力,因為習 近平的大目標很明確,戰略安排很清楚, 不會受台灣問題干擾。後者則深受國內外 新思潮和新矛盾的衝擊,正開始調整其亞 太地緣戰略,對台灣問題的拿捏可能頗費 周折,不會很淡定。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