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文化交流對台灣的重要性 從文化觀談起(演講紀要)

  • 来源:中国怡居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17-12-20 11:01

顧敏以二〇一七年九月發生在台 灣的兩則文化小故事,包括新 編高中語文教科書的文白比 例,以及台灣中學生排隊吃日本拉麵, 做為開場。 然後引述清華大學特聘教授楊儒賓 所提出的﹁歷史上中華文化的三次向 南遷徙﹂,計有西晉末永嘉年間︵公元 三一六年︶八王之亂,西晉終了;北宋 末靖康年間︵公元一一二七年︶北宋汴 京淪陷金人之手,徽宗欽宗二帝被俘, 北宋終了遷都臨安︵今杭州︶,是為中 華文化第二次南移,一九四九年則是中 華文化第三次向南移動。 顧敏教授隨即提出他的新文化觀: ﹁千年的文明、百年的文化、十年的流 行、一年的創新﹂作為演講中的軸心思 維,穿插許多小片段,推出這個系列的 觀點。 他認為整體的台灣文化,形成於二個 半的因素,可以稱為﹁兩民半新﹂;移 民文化,殖民文化,創新文化。包括漢 末以來的先民移民、荷蘭人佔據台灣南 部以及西班牙不定時的佔領北台灣的殖民文化、明朝末年鄭成功時代的移民文 化、清康熙將台灣正式列入版圖,清末 光緒設府所帶來的官方移民,甲午戰爭 後乙未年割台日本開啟殖民的日本殖民 文化,以及一九四五至一九四九年間的 首次兩岸移民文化,一九四九年是台灣 的最大一次性移民文化,注入了台灣文 化之中。 事實上,在四百年的台灣歷史中, 台灣和中國大陸計有三次重大的文化 交流。這三次都是由主政者所主導的, 包括一六六二年鄭成功擊敗西洋海上強 權入主台灣南部,帶領東南沿海閩粵 浙人口赴台,第二次是日本戰敗後的 一九四五至一九四九年間的官民交流及 國民政府來台,第三次是一九八七年開 始的開放探親、觀光旅遊、商務投資, 三十年來的今天,至少有一百五十萬台 灣居民,在大陸生活包括工作、求學、 經商。 一甲子以來,兩岸文化交流 深刻受到大陸的二次文化革命 ︵一九六四、二〇一四︶的影響,也受 到台灣二次文化建設的影響。

在此所謂的﹁文化革命和文化建設﹂幾乎是同義 詞,因為都是由政府領頭的強力推動; 也確實改變了流行一時的局部文化現 象。 台灣的二次文化建設,是指一九六七 年訂定的﹁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及隨 後在十二項經濟建設中所列的第十二項 ﹁文化建設﹂,兩則一精神一物質,相 得益彰,也替在台灣的中華傳統文化留 下了民間的命脈。 台灣的第二次文化建設,則是李登輝 執政時期自一九九六年開始,迄今仍然 努力進行的原名﹁建立新中原﹂的台灣 主體意識建設,這項開端以寧靜革命自 居的文化運動,的確瞞過了老一代的菁 英份子;也鼓舞及鼓動了新一代明白究 竟或不明白究理的菁英。無可諱言,由 於台灣在經濟上成為﹁亞洲四小龍﹂之 首多年的物質條件,加上政治上的﹁新 中原﹂迷霧的作用,在台灣的各個領 域,無形之中建立了一批﹁中華文化的 新貴族﹂。這批新貴族在精神層面上, 以﹁小確幸﹂為依歸。 近幾年這批文化新貴族,逐漸拋棄了他們的文化故鄉和歷史包袱,更有甚 者走向了﹁脫中﹂的水霧之中不可以自 拔。相對而言,有些真正具有文化底子 及深度的人士,突然感覺自己掉進了溫 水煮青蛙的鍋子中;原來新中原是去中 國化的陷阱,他們意識到﹁台灣版文 革﹂由此開始的。 話說一九九六年開始,建立以台灣為 新中原的這場文化大革命,在二〇〇〇 年起推行的如火如荼的;教課書綱要的 改變,依托以美國為首基本價值、甚至 有人提出﹁台灣是世界的中心﹂大膽假 設,今天台灣的許多現象,包括否定祖 先及自己來歷,都是由此寧靜中的文化 革命所造成的。

台灣 一九九六 新中原 大陸 二〇一四 偉大復興 近代大陸的第二次文化大革命,則始 之於二〇一四年。該年九月八日大陸的 教師節聚會,習近平提到了尊師重道的 傳統美德,也把﹁文化建設﹂列入了國 家建設目標,和經濟建設、政治建設、 社會建設、生態建設並駕。對內提倡 ﹁廣讀書、交高人﹂的新文化意向;對 外廣設﹁孔子學院﹂建立文化自信。中 共十九大之後,更是強調二〇二〇年達 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以及二〇五〇年將 中國建成世界教育中心的宏觀。 台灣和大陸,分別各有二次文化大 革命或是稱做文化建設,造成了中華文 化在兩地的巨大影響;翻轉、流轉的深 度,不只是十年之間的社會流行。更重 要的是,中華文化在兩地的主體化和客 體化的翻轉運動,例如:中國大陸的文化大革命將中華文化客體化,二〇一四 年開始的第二文化大革命︵文化建設︶ 又將中華文化回歸到主體化,甚至試圖 將馬克斯主義及社會主義融入這個主 體。相對的,台灣從一九九六年開始的 寧靜文化大革命,將中華文化儘量客體 化︵目標是去中化︶,以形成一個文化 上的新台灣及改造成一大批的所謂﹁新 台灣人﹂。 兩岸的這種文化翻轉,很明顯是 不同方向的流轉,但是文化不脫精 神和物資。當物質底氣不足時,文 化活動最多形成一種流行,不出十 年;當精神底氣不足時︵沒有理論基 礎︶,文化活動就向空氣一般漂流, 難以持久無法釀成主流。

所以一九 六四、一九六七、一九九六、二〇一四 年兩岸之間分別的文化革命或文化建設 活動,是否成功?在精神論理和物資條 件的支撐下,客觀掂量一下就知道都是 宿命已定。 一九四五年十月二十五日,中國政 府在台北市接受日本末代總督的正式投 降,在場觀禮的人士包括美國駐淡水總 領事,台灣光復。隨後的、四年之間, 台灣和大陸之間的通航,將上海以降的 東南沿海地區,和台灣的基隆、高雄產 生了臍帶般的連結,家父當年就在中興 輪船公司工作,見證了那一段輝煌的兩 岸交流。一九四九年底,終因國共內戰 加劇,台灣與大陸全面中斷了交通及交 往。 一九八七年十一月是另一個開端。

當 時台灣的 GDP 是大陸的百分之四十七,兩岸開放交流初期,台灣的經濟力量明 顯佔上風。三十年後的二〇一七年,台 灣 GDP 與大陸比例,只剩下不到大陸 的百分之五。就物質層面而言,原先因 經濟能力所帶來的自豪感,變成了失 落感;就精神層面而言,台灣人民自 一九四五年光復後,中華文化的南移 ︵楊儒賓言︶以及因為種種移民優勢包 括財富的流入,人才的流入,意志力的 流入,並未凝霜成晶;也未脫胎換骨, 反而數十年如一日的消耗包括台灣人 口及財富外流海外,台灣的社會文化被 極度的分化再分化,雖說美其名為多元 化,實際上並不具建設性,已經成為強 弩之末,在精神上的退縮;造成行為上 的彳亍不一,以及態度上的嚴重偏執。 中國大陸人民則是由六十年代的失 落、七十年代的迷網、八十年代的奮 鬥、九十年代的破繭,新世紀的希望、 二〇一〇的展新、以迄今天的自信,充 滿冉冉上升的文化氣象。 顧敏認為,兩岸文化交流,對於台灣 的未來發展,具有決定性的作用。他更 認為圖書館界也是廣義上的文化界,多 多交流對於和平發展一定有好處的。 他認為文化的問題不用急,﹁十年樹 木,百年樹人,千年樹文化﹂;誠如一 開頭所說的:千年文明、百年文化、十 年流行、一年創新。 本次長青委員會的演講活動,大伙 兒在吃便當的台灣文化中,久久不忍話 別。

︵二〇一七年十月二十四日 長青委員 會 國圖一八八會議室︶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