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克鼎

  中国青铜器曾经为古代世界的翘楚,其恢弘的形制,华丽的纹饰,精美的铸造技艺,远非其他文明国家所能比拟。在先秦等级社会中,青铜器的地位之高,作用之重要,也远非一般日用器皿所能望及。正是“明贵贱、辨等列”的古代礼乐制度,赋予了青铜器高雅的生命力,继而从至美的角度确立了其特有的形式。

  清光绪十四年(1890年),在陕西省扶风县法门镇任村,一户任姓村民于村东取土时,无意间发现了一处窖藏,窖藏中有1200多件青铜器,其中尤以大克鼎最为著名。大克鼎又名“膳夫克鼎”,高93.1厘米,口径75.6厘米,重201.5公斤,造于西周时期,以雄浑的形制,精美的纹饰,内容丰富的铭文闻名遐迩。

  整体上看,此器腹壁厚实、方唇宽沿、形制厚重,显得稳重大方,3只粗大的蹄足稳稳地托住器身,两只大耳呈向上拔挺之势,又给巨鼎增加了一丝活泼气息。除了独特的形制外,大克鼎的纹饰也尤为稀奇:鼎颈部装饰有3组变形兽面纹,不同于商末周初传统的狰狞可怖的形象,此兽面纹大大简化为抽象的形态,只有兽的双目可辨识;鼎腹部刻有宽大的波曲纹带,与环状纹饰相结合,形似翻腾不息的波浪,流动感极强……这些纹饰的变化,恰好体现了西周时期人们审美观念的改变。

  大克鼎与铭文字数之最的毛公鼎、记载西周立国重要法令的大盂鼎一起被誉为“海内三宝”。大克鼎内有铭文290字,字体特大,端正质朴,笔道均匀遒健,形体舒展有度,行款纵横疏密有致,且一字一格,格局严谨,可谓是西周金文书法艺术中的煌煌巨篇。

  大克鼎重见天日之后,首先为津门人士柯劭忞收藏,此后便被书法家潘祖荫所有,而潘祖荫逝世后,其孙媳潘达于就挑起了保护家藏文物的重担。据说,曾有外国人得知大克鼎被收藏在潘家后,专门派人试探,愿用六百两黄金外加洋房作为交换条件。潘达于想起祖先的叮嘱,这些珍贵文物来之不易,要传给子孙后代,便一口回绝。抗战时期,潘家陷入战乱,潘达于将大克鼎深埋祖屋“三间头”内,因此潘家虽屡遭日本军搜刮,财产损失不可计数,但万幸的是,埋藏的大克鼎始终没有被发现,保存完整。

  建国后,历尽磨难的大克鼎与多件国之重宝重聚一起,被捐赠给上海博物馆。在上海博物馆成立50周年晚会上,主持人询问年近百岁的潘达于女士:“如今的大克鼎身价上亿,您还舍得捐赠吗?”老人毫不犹豫地回答:“舍得!”一句“舍得”,饱含了潘家几代人传承宝鼎之路的悲喜和护宝之情。

  文 拿破破Napopo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