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符号学的呼和浩特城市建筑造型元素分析

1 建筑符号学的理论基础

从 50 年代起,西方建筑界就开始对被第一代建筑大师推崇的“形式追随功能”“反映工业化时代特征”的“国际风格”新建筑提出异议。因为在实践中,建筑师观察到人们对同一幢建筑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反应:有时被建筑师顶礼膜拜、奉为上品的建筑却得不到普通市民的理解;更多的时候是普通民众心向往之的建筑却被建筑师呲之以鼻;即使是建筑师之间亦或是普通民众之间对一座建筑的理解也千差万别。那么建筑究竟是如何传达它的意义的?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和美国哲学家皮尔斯关于符号学系统研究给这一问题的解答提供了方向:人要交流就要有信息,就离不开符号系统。如说话,没有约定俗成的方式就无法相互交流,其中能指 (signifie),所指 (signified) 是符号学的基本的、也是最关键的术语。语言符号学为建筑符号学的研究提供了蓝本,从 50 年代末开始,西方关于建筑符号学的研究盛极一时,文邱里、布朗等著名建筑师都曾身体力行,以自身实践为建筑符号学的发展推波助澜。相较于语言符号学,建筑属于最比较复杂的符号体系,因为建筑同时作用于人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平衡感和方位感等多方面感官,研究其作为符号体系如何对使用者、观看者发出讯息。这对于建筑师如何通过建筑造型更有效地传递出“讯息”并使建筑的“意义”更容易被大众理解、领会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2 呼和浩特城市建筑造型元素的符号学分析

美和美观属于相对的关系,当旧的美已经不能够适应当前的美感的需求,那么此时的美就不能称作为是美了。同样,造型也一样,当造型与内容产生矛盾的时候,原来的形式就不会被人们称作是具有美感的形式,旧的造型就会慢慢地消失。建筑师依据建筑符号学的理论总结出了一些适合地域特点造型手法,并试图借助这些手法突出建筑艺术的信息表达。呼和浩特的城市造型元素也不例外,处处体现着符号学的规律和手法,其中常见的手法主要有从原有建筑原型中提取出符号,通过转义、变形、重构、或不断重复和再现等手法,而成为新的建筑造型的组成部分。

2.1 转义

转义是将传统地域建筑形式的典型符号在新的建筑中以不同于其原型的功能、涵义出现,或赋予以比其原型更丰富的内涵和意义的延伸。通过符号可以使建筑增加记忆性和识别性,通常可以从原型建筑的装饰纹样及部件、结构构件、建筑片断的应用及细部等方面入手。比如呼和浩特新华大街上的内蒙古银行大楼(图 1)就是使用了转义的手法将现代建筑语汇与传统建筑符号较好地结合在一起的案例。“尖券”是伊斯兰建筑最常用的建筑符号,通过不同券的重复和组合可以出现丰富多彩的造型,它也是呼和浩特回族建筑具有的普遍特征。位于新华大街的内蒙古银行檐下采用伞形柱头支撑出挑檐,相邻两柱柱头角线在檐下交汇成立体感很强的尖拱形轮廓,通过对传统建筑的造型元素进行提取。提取后的特定形式符号在新建筑中传承原有造型的精神,其与原型的神似,让人驻足琢磨之后才得以明了其比原型更丰富的涵义,产生层出不尽的意境。

2.2 重构

重构是将建筑原型符号打散,重构于新的建筑造型逻辑体系中去。是一种创新的手段。通常,人对物质层面的改变容易接受和适应,而对旧事物的习以为常导致审美习惯的改变接受起来则相对较慢。于建筑,则表现为新的建筑技术诞生之初,人们热衷用新材料、新技术去模仿老建筑的外壳。虽然人本能地会在新旧过渡期对旧的形式有一定程度的心理依赖,但一味模仿陈旧的,在新材料、新技术中已经失去功能意义的旧造型却不可取,借助建筑符号学中重构的手法将旧的形式打破,掺入道新的造型元素中,则更容易被人理解和接受,使得传统建筑文化中有价值的部分还是在现代地域性建筑语汇中延续、发展,有效地解决了恋旧又要创新的难题。

呼和浩特通道南路伊斯兰建筑风情景观街始于旧城北门,是呼和浩特南北主要城市交通道路,建筑改造中的造型以伊斯兰风格为主,融合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伊斯兰文化特色。色彩以沙漠黄为主,绿白相间的色彩搭配突出体现伊斯兰建筑特征。(图 2)

2.3 重复

重复就是将一种建筑造型符号作为母题不断地重复,韵律构成的强烈效果给人带来强烈的美感和深刻的印象。比如著名建筑大师帕拉弟奥设计的维琴察巴西利卡,在原来长方形大厅 ( 巴西利卡 ) 的构架上,设计了一个外包立面,将富有韵律感的券、柱进行组合,这是之前古典建筑中从未有过的新形式,经过大量的重复使用,被人们接受、熟知并喜爱,被后人称为“帕拉弟奥母题”。今天建筑师又对它有了重新认识,位于呼和浩特回民区的新雅建筑设计院办公楼就是将由伊斯兰传统建筑造型提取而来的母题在建筑上不断地重复使用。(图 3)

3 结语

近二十年,呼和浩特在现代城市化过程中发生了巨大变化,现代建筑拔地而起,当现代建筑的风潮席卷而过,城市中留下的尽是千篇一律的钢精混凝土的外表,原有的民族建筑的时空文化氛围被打破,方才顿悟固有的地域文化已变得面目全非。此时的人们反倒更需要在现代生活中体会到一些地域传统文化的温馨。

不管怎样,新的造型总会过时变为旧的,但从发展观点来看,旧的造型是正过去的现代。造型元素的变更是一个不断增加,不断减少,不断积累,不断代谢的过程。随着时代不同,有些不能与现代生活相适应的形式,即便是昔日的“精华”,在今日也将会逐渐被遗弃。而另外一些则脱胎换骨,重回时代建筑舞台,而研究建筑符号学恰恰可以帮助我们探讨理解人对建筑所表达的意义是如何解码的,这有助于我们站在使用者的角度理解问题,打开思路,启发灵感,创作出更能被群众理解和欣赏的作品来。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