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城市历史景观(HUL)活态保护体系策略研究

1 城市历史景观

1.1城市历史景观(HUL)概念的提出

2005 年 7 月在南非的班召开的世界遗产委员会第 29 届大会上通过了《维也纳备忘录》,这也是首次以“历史性城市景观”(Historic Urban Landscape,HUL) 这一专门术语来讨论历史城市面临的开发压力问题。2011 年 11 月 10 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采纳了一项新的国际文书《关于城市历史景观(HUL)的建议书》(以下简称《建议书》),以帮助实现城市保护驱动下的城市发展控制。城市历史景观是文化和自然价值及属性在历史上层层积淀而产生的城市区域,其超越了“历史中心”或“整体”的概念,包括更广泛的城市背景及其地理环境[1] 。城市历史景观(HUL)根植于特定场所历史和当代的社会表现形式和发展过程,其核心理念是将历史城市视为历史和当前发展的动态层积 (layer),将持续变化的历史性城市景观视为城市文化传统的一部分。

1.2城市历史景观方法

2009 年 12 月,专家会议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会议形成《将城市历史景观纳入 操作指南 的报告》,这份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城市历史景观方法”(historicurban landscape approach)。此方法旨在维持人类环境的质量,在承认其动态性的同时提高城市空间的生产效用和可持续利用,并促进社会和功能的多样性[2] 。其核心在于城市环境与自然环境之间、今世后代的需要与历史遗产之间的可持续性平衡关系。城市历史景观方法作为一种保存遗产和管理历史名城的创新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2 西安城市历史文化资源

西安历来以其辉煌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而著称,其历史遗存具有资源密度大、保存好、级别高的特点,人文资源与生态资源相互依托,潜力巨大。西安市政府颁布的《西安城市总体规划( 2008-2020 年)》当中市域历史文化保护体系划分为“四带两轴”:四个保护带为:城区历史名城保护带,中部历史地貌河湖水系保护带,南部自然和人文景观保护带,及西北部古遗址古陵墓保护带。两条轴线为:南北从渭水之滨纵贯市区直指终南山;东西形成丝路文脉。充分彰显了自然生态景观价值和人文历史景观价值。

3 西安城市历史景观活态保护体系策略研究

伴随着城市遗产保护理念和城市景观研究范畴的扩展和深入,城市遗产价值维度发生根本的转变,从“历史纪念物”到“社会综合体”再到“活的遗产”。我们理解这个从静止到动态发展的过程的观念也随之发生转变,通过联合具有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的生态学途径,超越视觉物体和视觉语汇(体量、形式、尺度等 ) 的范畴,转向将历史环境作为人类经验和精神场所的方面[3] 。因此在城市历史景观层面需要一种能够统筹多种复杂要素和不同需求的设计理念,使各方在其中都能够获得可持续性发展。面对城市历史景观新的发展动态,我们根据西安城市历史景观的文化单元基因特性建立活态保护体系,从整体保护入手,动态保护为原则,运用“景观记忆”重现和活态博物馆的方法推动西安城市历史景观保护的进一步发展。

3.1 制定整体性保护策略

西安的城市历史景观面临原真性保护与城市快速发展,历史文化资源碎片化,保护观念和手段相对滞后,传统城市结构和旧城风貌丧失,景观环境质量不断下降等问题。历史城市景观(HUL)理念要求保护的视野不能仅局限在应该得到保护和维护的历史城区,还应该放眼于城市所处的更大的环境背景。因此,在西安城市里景观的保护和管理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整体性保护(Integrity protection)策略的应用。

(1)制定整体性保护框架

城市设计者应该从整体着手,将整体考量历史文化遗存之间的关联及其在城市历史演变中起到的作用作为切入点,充分考虑不同历史时期的各类文化遗产对城市历史的综合价值,针对西安城市历史景观的文化单元制定联通各个层级的整体性保护框架。

(2)建立网络化保护体系

绘制西安历史景观图谱将城市的历史景观纳入整体保护格局,通过串联西安城市深层次的空间结构特征和文化线路的整合,以景观生态学方法将各个要素通过历史景观遗产——历史景观廊道——历史景观群落的点、线、面、体的模式构筑立体化的网络保护体系。

(3)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

利用政府主导、公民参与等手段将遗产置于经济发展和社区背景进行综合考虑,结合现代城市使用功能和不同人群需求层次,通过适当的文化创意产业的接入搭建符合遗产地环境和社会活动的平台,有效连接城市物质空间与社会人群需求。

3.2 加强“景观记忆系统”构建

文化传承就是保存一个城市“记忆”,历史景观就是历史痕迹的一种记录方式。景观记忆系统可以定义为:由于城市发展变迁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在一定意义上改变了地理环境的风貌,使得城市景观元素与自然景观元素密切联系,相互影响,这个结合历史文脉具有记忆的有机的整体可以称为景观记忆系统[4] 。西安城市景观的文化基因单元作为一种“景观记忆”的载体,其本身既具有复制与传承特性,同时在外界催化剂的作用下也能产生突变,适应新的社会环境,产生新的景观特性,形成新的“景观记忆系统”。

(1)构 建 景 观 信 息 链(Landscape Information Chain)

该理论认为历史文化景观是不同历史文化层的叠加,通过修复历史文化景观的连续断面,寻找景观基因信息,重新恢复原有的历史文化信息,通过景观再现和景点组合等方式表达出来。具体来说是通过“景观信息元”“景观信息点”和“景观信息廊道”的方式进行组合[5] 。

(2)构筑集体记忆和认知地图

景观记忆系统的构成机制由个人情感和社会文化环境组成,他们对于特定的城市结构和生活场所具备强烈的情感认知,具有排他性。在西安城市历史景观文化基因单元中,筛选可作为历史文化景观记忆可识别性强的元素,通过一定方式的场景再现、场景复原、场景移情等手段,结合物质与非物质识别要素的表现特征共同形成意象,进而结合城市环境空间建构城市认知地图。

3.3 加强活态博物馆建设

活态博物馆的概念主要体现在对于自然和文化遗产的原真性保护,地方政府和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外来参观者及本地居民对保护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的文化认同三方面[6] 。它强调利用大尺度城市设计手法,保护和延续当地历史文化遗产的功能,重新定义当代城市片区的生活场景和文化现象,将其纳入到未来城市景观和文化遗产当中,参与重构新的城市功能和场所景观。活态博物馆以整体片区更新带动建筑和景观功能更新的模式,不断适应和匹配城市生活。同时活态博物馆还强调利用社区居民的集体智慧和情感,激发自身的创造力达到改善和提升空间品质的目的。可以结合开放文化游憩网络体系[7] ,探索西安城市历史景观的活态博物馆建设。

3.4 提升动态保护意识

《建议书》中指出:城市遗产是城市各个时代的积淀的总和,具有活的城市的动态性质。西安城市历史景观有历时性长,文化和物质层面的积淀深厚,变化性丰富等特征,是在连续时间中不同时空历史遗存的散点式集中,形成时代积层,每一个历史时期的积层以持续、覆盖、并置或者衰退的形式[8] ,它们相互交织,形成时空的动态发展模式。因此对于西安城市历史景观的保护应该做到动态的、可持续的、发展的保护。协调西安原有空间结构和城市肌理与现代城市发展与功能更新的关系,保留城市特有的文化价值,通过历史景观的空间环境塑造延续城市文脉,活化历史文化价值,将文化遗产和历史景观纳入现代城市生活,使旧有城市片区和新建区域相互映衬,赋予历史空间新的生命,提升片区文化品质,使历史景观在新的城市空间中焕发新的活力。

4 结语

西安的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具有其独特的个性的巨大的保护和发展潜力,城市历史景观(HUL)的新方法为我们开启了新思路,我们通过制定整体性保护策略,构建“景观记忆系统”,借助活态博物馆策略和动态保护措施进一步构筑城市活态保护体系,为西安历史景观从积极保护到可持续性发展提供行之有效的借鉴策略。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