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媒体人看电竞:不冒险,不关心

  • 来源:电子竞技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18-03-15 10:24

  当电子竞技持续在主流边缘徘徊的时候,政策的导向往往起到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对于决策者和电竞圈两者来说,信息不对称、认知有差异成为了彼此交流和产生共识的最大难题。这个问题,对于电竞圈内外两方,也同样存在。

  媒体应该是疏通电竞圈与决策者和普通百姓的重要通路。但是对于传统媒体来说,电竞并没有成为他们关注的常规内容。我们采访到中央电视台和《人民日报》的两位资深媒体人,邀请他们对于电子竞技与传统媒体间的距离发表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并未疏通的传统媒体路

  电竞行业似乎格外关注传统媒体的发声。赛事报道上央视会被电竞媒体当作新闻写上头条,几个月前人民网三评《王者荣耀》更是一度在业内引发一阵火热的讨论。而虽然各项政策开始放宽,但电子竞技作为一项体育运动,却始终难以以日常报道的身份跻身在传统的版面和简讯中。

  这种情况其实并不难理解。以2002年的蓝极速网吧事件为导火索,电子竞技在大多数人尤其是60年代及以前生人的眼中,成为了电子鸦片,是带坏青少年的恶果。尽管2003年电子竞技得到了体育总局的认可,2004年,广电总局的一纸禁令让电子竞技彻底在媒体上销声匿迹。

  十余年间持续寂静。对于不接触游戏和赛事的人来说,哪怕诞生于1998年前后,“电子竞技”依旧是新鲜事物,新鲜即陌生的,多少因为不被了解而带着危险,甚至直接是误解。

  如今,哪怕风向已经改变,电子竞技也偶尔出现在纸媒中,鲜少有人愿意尝试将电子竞技重新搬回到荧幕上。

  未知的风险

  中央电视台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X女士用“半开放”来形容他们对待电子竞技的态度。在央视工作了十余年的X女士表述十分谨慎,在她看来,央视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媒体,政治正确是首先要保证的,哪怕只有0.001%政治不正确的可能性,节目就不会被播出。“国家的态度就是央视的态度。”X女士这样说。

  因此,收视率并不是央视这样的官媒首要考虑的问题,反之,他们会更加倾向没有任何风险的内容。电子竞技这样尚未有明确解禁令内容,短期内可能很难以赛事或者纪实的方式在荧幕上被呈现。禁令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在X女士看来,电子竞技很大程度上讲同电子游戏无异,它需要选手久坐并长时间凝视,对于身体和视力都是十分有害的。“它与足球篮球等运动不同,几乎没有强身健体的功效。”X女士表示,这样的宣传可能会引发争议。

  除了风险上的考量,用户群体的不匹配也是央视婉拒电竞内容的重要原因之一。有统计显示,央视的主要用户群体43-60岁之间,而电子竞技覆盖的则大多数是18-30岁的青年人群,受众年龄具有明显差异。“看NBA,更多人会选择电视。而与电子竞技相比,NBA这样的赛事显然对更多年龄层的人群具有吸引力。”X女士认为,既然央视对收视率和流量并没有苛求,那么有类似NBA这样的核心节目在,对全年龄层的人群央视是具有自己的竞争力的。换言之,电子竞技这样收视范围相对窄的内容类型则不在优先考虑的范围之内。

  而对于类似鸟巢这样的场馆对于电子竞技赛事开放是不是代表国家会进一步对电子竞技赛事进行开放的问题,X女士则说:“鸟巢虽然名字叫做国家体育馆,但其实它就是一座体育馆。如果一定要说有什么不一样,那也许就是价格贵了一点。”

  收视方面加成不大且不重要,再加上些许的政策风险,电子竞技赛事目前仍是电视绝缘体也就不足为奇。或者说,起码央视是不会冒这个险的。

  未明的内涵

  媒体不光需要面对百姓,他们所能影响的还有决策者。一些关键媒体的翻译引导可能影响到的是对政策方针做出决策的人,因而他们对于电子竞技的呈现其实至关重要。如果没有媒体做翻译,那么不论是决策者还是百姓,对于电子竞技的误解将始终存在。

  《人民日报》资深记者蒋先生认为,电子竞技之所以没有为普罗大众所接受,是由于媒体的翻译工作始终没有做足。作为一名科技记者,蒋先生在工作中做得最多的便是翻译工作。以蒋先生的丰富经验,在他看来,媒体的科普如果不能做到形象到位并且贴近生活,那么不论是决策层还是老百姓,误会一旦产生是很难消除的。

  蒋先生首先举了转基因的例子:“‘转基因’最近一直备受争议。很多人认为可能转基因是把什么不好的基因转到我们吃的东西身上,吃了会对人体有害。其实不是的。我们媒体在科普的时候,就应该写明,转基因水稻转的是苏云金芽孢杆菌的基因,这个基因能够杀死害虫,但是对人体是无害的。”蒋先生认为,大家对于转基因的误解和对于电子竞技的误解有相似之处,“一是名字不好。转基因的名字很容易让人想到不好的基因,进而让人对食品安全担忧;电子竞技的名字就很容易让人想到游戏,进而让人感觉是不务正业。二是出身不好,但是用处大。转基因转的是细菌的基因,但是能够帮助农作物防治病虫害;那电子竞技本质是游戏,但是传播的是竞技性和正能量。”在蒋先生看来,如果媒体能将这些优势一一阐述清,那么久而久之,电竞也将为大家所接受。

  另外,蒋先生提到了“度”的问题。电子竞技同游戏,其实就是重度竞技与轻度娱乐的区分,但是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如果“度”把握不好,那么很容易将电竞和游戏混为一谈。“罂粟壳如果适度地放在日常饮食中,是一种营养物质,但如果放多了,那就是毒品。建一座核电站,核浓度低于23%,那核武器浓度都是95%以上的。掌握不好‘度’,好坏可能就被颠倒了。”

  同时,蒋先生认为,在翻译过程中,对于大家关心的问题,最通俗易懂的解读才是最好的,否则理解的门槛越高,翻译的难度就越大。“曾经有人向我咨询福岛核电站核泄漏是否会对我们造成危害。我回答她:‘如果把美国向日本发射的原子弹比喻成向白衬衫上洒了可乐,那么福岛核泄漏就像是在白衬衫上撒了矿泉水,晾一晾就干了。’她一下就明白了。”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电子竞技其实一直未被成功地向决策者和老百姓们进行有效翻译。2014年Newbee夺得TI冠军,“五个年轻人靠打游戏打成世界冠军还挣了3120万”这样的新闻标题还历历在目。尽管现在媒体已经避免使用“打游戏”这样的字眼形容电子竞技,但那条新闻爆炸性的影响力仍未消除。

  负面影响的余音下,决策者对于电子竞技不明其意,电子竞技依然未被重视,开放主流化的通路自然也不会被开放。

  过去已去,未来未来

  我们寄希望于官媒发声,但碍于多种因素的官媒往往畏首畏尾,同时足够优秀的其他内容和充足的流量让电竞内容对传统媒体没有足够的吸引力。信息传递发生阻碍,因此电竞行业不足以为其他人深入认识和了解,也就谈不上支持。而实际上他们是否对于电竞有足够的认识和关注我们同样要打一个问号。

  电子竞技已经走过了最灰暗的时期。当资本的明灯点亮,内部的更新迭代也踏上正规,如何进一步向前似乎成了下一步的问题。

  电子竞技像是一位被捆住双脚的巨人,面对唾手可得的市场却显得有些无能为力。他大声呼叫,却没人能听懂。

  看起来,过去已去。但未来何时能来?

  文 曹珺萌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