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直播平台的年代,作者“乱”创作的电竞小说

  • 来源:电子竞技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18-03-15 10:38

  “乱”最早对电竞的涉猎在于高中时期开始玩《魔兽争霸III》。初中开始接触网文,也在那时开始写网文,高中开始接触游戏。小说创作和电竞都是他很擅长的领域,到了大学快毕业的时候的2013年,他才把网文跟电竞结合起来写了电竞题材的网络小说。

  “乱”在开始连载《联盟之谁与争锋》之前,原本构思了近一年时间的是一部偏玄幻题材的《全职法师》。但一个近乎疯狂的想法开始出现在他的脑子里,所有的事情都要停下来,他有一种预感,电竞题材的小说会火,而自己必须去完成这样它。

  开始创作《联盟之谁与争锋》,总共经历了两年的时间,按照“乱”的描述是“我甚至还能写到500万字”,这部作品最终以300万字收尾。

  以“乱”自己的叙述,我们才真正了解到这部电竞小说一战成名的偶然背后的必然。

  在当时,LPL刚刚完成落地,皇族还没有拿到S系列赛的亚军,无论是玩家、社区还是舆论都还在讨论网游电竞化的路到底走不走得通。就在这样的时候,“乱”以笃定的姿态开始了《联盟之谁与争锋》。为此我们也对阅文集团的电竞小说负责编辑“长天”(笔名)、作者“乱”进行了采访,从小说作品推出前的“创作”、“编辑”两个阶段,以及市场走向对小说创作的影响等等一些有趣的问题做了探讨。

  端倪

  电竞从出现至今,一定程度上既是内容也是载体,作为内容就可以有更多的载体,各类泛娱乐的载体其实都有承载电竞内容的能力,只是在什么时间以什么方式更容易触达相关性更强的用户的问题。显然,在2013年的时间节点上,电竞是前瞻的,也是冒险的。其实更多人在批判网文“套路化”写作的时候,并不清楚的是,在网文圈子里,每天保持5000字乃至1万字的更新不是很多作者能够坚持下来的;而更多时候,这份作者的坚持可能禁不起与概率的互搏,因此更多的作者选择经过了受众付费验证过的故事框架、题材类型,以较大规避风险。

  “乱”自己坦承地表达,在自己创作这本书之前,编辑都没有很看好这类新型题材。在创世中文网刚开站时,《联盟之谁与争锋》很快就有编辑来签约。从作品发表,到编辑找过来签约只有一个多星期。而发表到20万字的时候,当时的编辑“胡说”也判断这部作品能火,开始“疯狂地去跟网站推荐”。

  “乱”在电竞小说的创作中,带着对电竞的热情和坚持,甚至可以说是“偏执”。“抱着一定会火的心态去写的,莫名其妙的就对自己很有自信”。也正如他自己所描述的“不太听别人的”,在已经写了5-10万字之后,才开始跟编辑“胡说”交流一些关于这部小说的想法。

  编辑“长天”总结了“乱”创作小说的特点:关于网文作者的创作,同样是《英雄联盟》竞技的思路,乱写出来很贴切,更能抓住读者的心理。“长天”认为,“作者他自己本身是游戏狂热爱好者,很能理解同类型读者的心理,对读者能抓的更稳”。

  对电竞小说在游戏攻略和故事两者时间的平衡,“乱”自己的创作是“小说里生活的描写占7成,技巧占据3成”。不同于赛事转播或者主播的解说,小说还要顾及故事本身,相当于一部分是都市生活,一部分是游戏内容,描写战斗和比赛。

  在取材方面,“乱”也曾经通过阅文集团和腾讯去找电竞选手去面对面取材,以获得小说更贴近电竞联赛的灵感,如果翻阅2013年的资料,就能找到一些活动里“乱”与知名英雄联盟选手Uzi同框的照片。乱讲到,“一开始构建了一个大的小说方向,就会想要去构思后期的职业赛部分应该怎么写。跟电竞选手交流,比较大的启发就是国与国之间,怎么去打韩国人。中国的队员输了,就很想打败韩国人。”

  当时与“乱”签约小说作品的创世中文网,也就是现在的阅文集团,也给了《联盟之谁与争锋》这部作品很多推广资源。打开英雄联盟的客户端始终会挂着小说的一个推广。让他印象很深的还有不少北方的网吧活动中会悬挂起大横幅:一本让你胜率提高到50%以上的小说。而网吧活动中提到的小说就是乱的《联盟之谁与争锋》。

  刚好

  我们更加感到好奇的一点是,在2017年,去看几年前的小说作品,对英雄联盟游戏发展、80-90后一代人情怀和电竞产业必火的判断似乎都是《联盟之谁与争锋》能崭露头角的因素。“乱”的回忆是,“刚好是那个时代,觉得自己的写作功底不算差,选择了大家觉得冷门,自己觉得热门的题材。相信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阅文集团的判断也是正确的。”但除了作者主观的能动因素、精准的判断之外,似乎更为至关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刚好是那个时代”。

  当时英雄联盟这款游戏在国内的运营商腾讯在基于传统的TGA赛事和CF系列赛事的经验上,在2013-2015年之间逐渐构筑形成阶梯型的英雄联盟赛事体系。

  有了首届的2010年TGA赛事运营的经验,加上2011年起开始运营Riot Games研发的英雄联盟,腾讯在后来的2014年起才陆续举办了LSPL、德玛西亚杯锦标赛、LPL职业联赛等——不仅仅是政府对产业的支持,腾讯对自身电竞赛事体系的不断完善与“乱”的《联盟之谁与争锋》小说连载时间几乎一致。

  可以说,赛事体系的完善也填补了用户群体对电竞的内容需求,而在现实中的电竞赛事没有进展到的阶段,在小说里的描写又给出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在没有成形的“电子竞技”这个概念萌芽的年代,从一开始80后、90后的成长年代,这一代人能接触到的97格斗这类街机游戏,再发展到现在的FPS、RTS和MOBA类的电子竞技,这一代人都是跟着这些游戏和产业在成长的。到了他们成年步入社会的时候,电竞产业也随着国内巨头游戏厂商运营竞技类游戏而成长。对于这一代人来说,触动他们的也是“乱”自己个人对电竞小说的特殊情感寄托,“就像是从小的玩伴跟随在自己身边,这种情感是需要宣泄和共鸣的。好的电竞小说应该说是贴近生活的,就像是朋友发生的故事”。

  英雄联盟赛事负责人金亦波曾经在采访中表示,“做电竞其实就是在做IP,赛事也同样需要沉淀。2013年开始,LPL逐渐被孵化为《英雄联盟》在国内最为专业的职业赛事,版权方之所以耗费大量的资金,因为电竞产业需要有职业赛事这样的IP,再通过转播的直播平台、游戏解说、媒体报道等传播媒介去扩大赛事的影响力。”

  在电竞能作为独立的产业去真正实现盈利,走向普罗大众的视野之前,需要有拳头、腾讯这样的游戏厂商作为版权方去不计成本地运作赛事IP。

  哪怕电竞产业目前并不能直接获取直观的盈利,可以预见的是,当这个产业在摸索、试错中形成了完整的机制及体系,首先能抢占先机的,一定是离赛事IP最近的版权方——版权方掌握了电竞环节的赛事IP源头,也掌握了游戏本身的变现闭环。

  也只有有了足够强的IP,类似《联盟之谁与争锋》这样的作品才能脱离试验性的阶段,进入以IP撬动市场的阶段。毫无疑问,电竞需要融入更大的社会文化,而目前的电竞内容的娱乐化也是将电竞推向了更广泛的人群。

  将来

  按照“乱”的设想,《联盟之谁与争锋》两个走向的改编是更合适的,一个是漫画,一个是影视。《联盟之谁与争锋》电影一直在准备,也已经有很多家公司想做《联盟之谁与争锋》的网剧。但“乱”也认为,编剧公司、后期、投资和宣传都是在影视项目策划前期就要考虑进去的因素,不能很轻易地、过于草率地去对待内容,“小说本身影视版权价格在圈子里也不算是秘密,最早在筹备影视的时候也是按照亿元以上的制作成本去策划的。”

  以目前国内IP向的影视改编来看,虽然仍有特效、编剧上的些许短板,但行业本身也在进化。从腾讯视频上电竞题材的网剧《电竞纪元》来看,相比于都市等现代题材的网剧来看,多了许多特效场景。《电竞纪元》引入了海外的特效团队。但对于更多的国内影视制作方来说,除了需要补齐特效和编剧之外,对电竞受众的理解,包括对电竞元素在影视、动漫等不同形式上的表达,故事性上的平衡,都还需要一定时间去打磨。

  影视制作工艺的完善并不是可以急于求成的事情,但网文的创作却可以在短时间内进化。每一款电竞游戏的表现形式不同,让作者创作的方向也不一样。“乱”认为,绝地求生这款游戏也是不错的题材,因为绝地求生对于观众来说代入感强了很多,“相比来看,英雄联盟的战斗画面不好写,不是角色扮演,而是2D平面的形象。”

  而谈到关于网文创作,国内的未来的游戏、电竞领域哪些素材或者灵感还存在新机会的时候,编辑“长天”指出,网文的创作其实在不同时期都会融入各种元素,如果作者要写游戏相关的小说,也一定会把流行的元素融入小说里面。在电竞题材小说的创作中,通常不单只是两个队伍比赛,最终有一方夺冠这样的故事形式,而是重新创建了游戏的世界观,作为一个未来的虚拟游戏一样重新创作。

  编辑“长天”总结,目前游戏、电竞领域的小说创作,一个大方向是把游戏“现实化”,把游戏里面的元素改换到现实生活中。这部分有两种写作的方式。第一种是:游戏是真实存在的,可以跟真实生活相交换的,更像一个人物在两个平行空间里穿越。第二种是,现实变成了游戏,整个游戏里面人类被数据化了,包含人物特征和性格等方面。

  因此,不仅仅是现实生活中电竞联赛的迅速进化,在游戏、电竞小说的创作领域,题材和叙事方式也经过了多年的迭代,甚至也不断地分化出大的题材里,细分领域创作对不同类型题材的世界观的借鉴、重构,以《超级卡牌系统》这部作品为例,小说本身运用游戏的元素,借用了游戏系统的核心体现了整体世界观,作品本身也可以归类到游戏现实和真实生活相交换的题材。

  以观众的角度来看,网文不止是玄幻和幻想系,在一个连智能手机都没有的年代,中学生或者大学生在宿舍里、在课堂间传看网文小说的回忆,大概也一并融入那一代人对网文小说的记忆,似乎还能在改编的影视作品里找到一丝缅怀过去的心情。

  即便有不断涌现的新题材小说,早期的作品仍然经典,2003年在幻剑书盟开始连载的《诛仙》、2009年开始在起点中文网连载的《斗破苍穹》,以及2013年在创世中文网开始连载的《联盟之谁与争锋》等网文作品更像是承载了80后、90后的一代青春记忆。

  就像今天的英雄联盟S赛,也许若干年后,它也终将成为历史。但毫无疑问,它构建了国内电竞联赛的基础,创造了历史。

  采访:叶妙玉 撰文:叶妙玉 编辑:石翔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