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作思续 非遗新复活记

  • 来源:凤凰生活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18-03-16 14:28

  身边有许多平凡日常,但通过我们手工再造,会变得超凡。上集手作专题着重于将平凡的材料在「现代重生」,如水泥设计、木+树脂胶艺术品,还有创意剪纸,为我们呈现出不同材质的全新样貌。本期我们走入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PACC,思考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走进现代生活,跟随PACC运营总监章莉莉,聆听梁平竹帘的全新韵律,走过千里江山的时尚高级定制之路,再回到贵州阡陌间的自然变幻,非遗是否能够全新复活,决定在我们手中。

  活态传承 活力再现

  如果把非遗看作一个生命体,那么它一定会自我进化、更新迭代。过去传统农耕社会产生的非遗,和当下经历机器化大生产和信息化革命的非遗,一定不是同一件事物,而是新一代物种。

  ——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运营总监章莉莉

  非遗产生于农业社会,大部分从日常生活中诞生,是生活的组成部分。但是现在已经是工业社会后的信息社会了,马上要进入人工智能时代了,有部分非遗开始被社会所遗忘,即将从社会中消失了。为了让非遗代代相传、生生不息,我们需要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宗旨,不断尝试实践以“活态传承、活力再现”的理念与宗旨去创新传承非遗技艺,一方面通过研培计划提高非遗传承人的综合能力,另一方面通过设计师与非遗传承人共同跨界合作的方式,注入更多当代人力资源帮助实现传统工艺的当代再现,努力将非遗之美转变为一种符合当代社会审美的新时尚,让非遗重回当代生活。

  近年来在研培教学和跨界创新过程中,与很多非遗传承人们有所深入细致的接触,我们为每个研培班的学员做访谈记录,一个学员有一个故事。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东阳竹编传承人何红兵,他是东阳竹编国家级传承人何福礼的儿子,参加过上海大学2016非遗竹艺研修班,平日里他的话不多,但是心态开放,乐于创新,对我们的跨界创新特别支持配合。于是我们邀请两位荷兰设计师来到中国,与何红兵进行跨界创新合作,孵化创作出极具现代感和中国风的大竹灯系列和小竹灯系列。上年九月,我与何红兵合作了“竹编万花筒”的公共艺术装置作品,获得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他的高度配合与支持成就了这件公共艺术作品。

  我的研究方向是视觉传达设计和公共艺术,一直以来我始终认为非遗重建当代中国式美学体系。当中国设计师在国际舞台上苦苦寻觅自己的风格定位和价值观念时,非遗的图形、色彩、工艺之美,给予设计师们无限能量。非遗之美是中国当代设计的加油站,也是中国当代艺术的精神粮食。

  非遗是中国当代设计和艺术行业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视觉宝藏,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核心竞争力。在研培班课程中,我们要保护好非遗的基因,同时对接当代设计和艺术给予非遗新的物种基因,来适应工业化和信息化时代,并做好适应未来人工智能环境下的更新预备。因此,如果把非遗看作一个生命体,那么它一定会自我进化、更新迭代。过去传统农耕社会产生的非遗,和当下经历机器化大生产和信息化革命的非遗,一定不是同一件事物,而是新一代物种。

  缂丝、银花丝锻造、竹编遇上了不同的设计师,都呈现出了新鲜的面貌,但是有时这种“跨界”也需要把握传统与创新之间的尺度。

  在跨界创新的过程中,我们通常用当代的审美方式表现非遗之美,用时尚创新的方式再现非遗,并把非遗与生活用品结合起来,不仅仅是摆放在那里观看的一件工艺品。在非遗创新的过程中我们有一个宗旨,就是要保护非遗技艺的基因,把中国特有的非遗之美传承下去,特别是非遗中的图形和色彩之美,以及文化符号和手工技艺的特征,代代相传。比如我们孵化的大竹灯系列保留了东阳竹编精致细腻的竹艺编法,但是用国际当代的形态去展现;孵化的苗族银饰九件套围绕着苗族大圆圈纹的基本图形展开进行当代设计转化,在荷兰设计师和非遗传承人的共同研发努力下,形成极为当代的苗族银饰花丝与锻造相结合的创新作品。

  如今我们的消费观念升级,讲究高级定制化,真正的高级定制应该具备哪些条件才能被称为“高级”?

  在中国人消费升级的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自己独特独有的物件,定制的需求逐渐增大。而高级定制目前更多的是一些品牌在进行尝试,经常不计成本,不惜人力,不考虑时间投入,极尽对美的追求。以前供宫廷使用的非遗手工艺器物就是今天所谓的“高级定制”,极尽华贵精美。比如非遗中的缂丝技艺和金花丝技艺,都是古时宫廷御用,适合作为高级定制进行研发设计。

  让非遗具有活力和时尚感,需要新的社会人力资源的介入,也就是“非遗跨界创新融合模式”。跨界的方式有很多,我们这里的“非遗跨界”更多的是让非遗传承人牵手设计师、艺术家、品牌机构、青年群体,挖掘非遗之美的文化力量,协同更大的社会资源进行融合式创新。整理成可操作的公式就是“非遗传承人+设计师=非遗融合跨界创新模式”,目的是“传统工艺+现代设计=非遗走进当代生活”。

  我从2014年9月开始担任PACC的运营总监,致力于公共艺术、非遗手工艺、展览展示三大板块的工作,最大的感悟就是两年多来,看到中国文化在逐步复苏和发展,身边很多年青人的文化自觉性开始展现出来,特别是从海外归来的设计学生们开始喜欢上中国传统文化,并开始转化为自己的新中式美学等表现方式,探索着中国文化走进当代的新面貌。

  在2018年我们将推动非遗进行更深入广泛的跨界,不仅在艺术和设计行业内跨界,还会尝试与其他文化艺术领域进行牵手跨界,推出一系列新的作品,比如非遗与音乐剧的结合等。同步我们会加强非遗研培教学的升级迭代,有效实施文化部传统工艺工作站的相关工作内容,不断推进“非遗进小学”、“非遗进社区”、“非遗进美丽乡村”等社会活动,用我们的力量不断扩大非遗在社会中的传播。

  章莉莉 Zhang Lili

  上海美术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公共艺术博士

  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PACC)运营总监

  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常务理事

  上海市包装技术协会设计委员会副秘书长

  上海市青年创意人才协会理事

  非遗传承人+设计师=非遗融合跨界创新模式

  背景资料

  2015年文化部会同教育部实施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简称研培计划),目前已有78所院校参与此项计划,“十三五”期间将培训传承人群10万人次。目前非遗保护已确立了“见人见物见生活”的基本理念,着力加强保护传承能力建设。(摘自文化部项兆伦部长在十九大的答记者问)

  上海大学自2015年成为参与首期非遗研培计划的院校,共计承办了13期研修研习培训班和2期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国师资培训履约。培养非遗传承人304人和教师59人。在选择非遗项目时,各院校根据自己的专业特色进行申报,上海大学的研培方向主要围绕竹木类、织绣类非遗展开。

  竹 如画如音如名媛

  北宋时期,梁平竹帘是皇家贡品,还有着“天下第一帘”的美誉。文人也可以以竹帘为纸,在上面题词作画,挥毫泼墨。时至如今,或许她正在窗前或门边迎风飘逸,带着些许乡土气息,但在设计师与艺术家手中,她却摇身一变成为时尚界的一股清流。梁平竹帘两位传承人——梁平竹帘县级代表性传承人牟静平与梁平竹帘第五代传人牟寅初,与设计师、艺术家跨界合作,还有徽派竹雕非遗传承人洪建华的加入,让这场时尚电子趴散发多元魅力。

  梁平竹帘,以民间手工技术为主,借助简单而巧妙的木结构机械,经过选竹、启片、分丝、匀丝、冲头子、迂篾、缫丝、牵梳、提纵、织帘、装订、绘画等八十余道工序的流水作业,以细如毫发的竹丝编织成形似锦帛的素竹帘,再画上花鸟、人物、山水等绘画成形。牟秉衡是“国宝级”的竹帘传人,也是尚存的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梁平竹帘画师。牟秉衡1939年出生于书画世家,自幼爱好画画,早年跟随擅长画花鸟、山水画的外公学习画画,19岁开始学习竹帘编织工艺,1958年进入梁平县工艺竹帘厂,从事美工设计及竹帘编织工作。牟秉衡培养了数十名弟子,他的老伴儿梁乃铭、两个儿子牟静平、牟寅初和两个儿媳也在其中,牟静平还是目前唯一从事竹帘绘画的设计师。

  梁平竹帘作为音箱网罩,给声音带来了充足的呼吸性与穿透力,令闻者感受温润的音色。

  梁平竹帘×刺绣女包

  子曰服饰创始人宋连生将打籽绣与梁平竹帘独特组合,手艺人一针一线密密缝,竹帘上有山水,如今,在设计师与手艺人手中,梁平竹帘摇身一变成为了竹艺品中的名媛,设计师与传承人以绝妙的创意,拂去人们对竹帘的刻板印象,手作与科技跨次元交织,竹艺与皮包时尚结合,梁平竹帘以年轻优雅的姿态重归大众视野。

  徽派竹雕×竹筒音箱

  对于蓝牙音箱的创新,还不得不提一位徽派竹雕非遗传承人洪建华,竹筒音箱箱体首次采用竹筒结构,极具独创性,表面以徽派竹雕的手法,刻有栩栩如生的翡翠玉蓉,充满生机与自然之趣,音箱发声方式更是独树一帜,以竹帘作为网罩,音色温润本真。

  梁平竹帘×蓝牙音箱

  传统的梁平竹帘在设计师和艺术家的加入之后,开始有一种新的面貌与新的转变,居然可以挤身时尚与科技的前沿。首先,出现了一位工业造型设计师,施斌(FügexDesign创始人)。梁平竹帘作为音箱网罩,给声音带来了充足的呼吸性与穿透力,令闻者感受温润的音色。之后,艺术家汪大伟(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执行院长、教授)也加入了非遗跨界的行列,国画艺术家的加入,使竹帘蓝牙音箱这样的电子产品摇身成为进入生活的艺术家居品,音乐与绘画,视觉与听觉的双重享受,让生活充满诗情画意。

  缂丝 千里江山翠履霓裳

  群山岗峦起伏,江湖烟波浩淼万顷碧波,皆一笔一笔画出。不同视角里的千里江山之胜,壮阔雄浑的细腻精到,爽朗富丽的石绿厚重,均在王希孟笔下的《千里江山图》故事里。此次PACC携手第六代缂丝传承人王建江与中国原创文化设计鞋履品牌sheme设计师李丹、海派设计师苗海燕以《千里江山图》为灵感来源,共同跨界创作了《千里江山翠履霓裳》系列缂丝高定女鞋、箱包和礼服。

  缂丝易学难精,三年的时间只能掌握一些基本功,而王氏缂丝第六代传人王建江凭着一丝不苟的匠人精神就继承了这门流淌在指尖的艺术,将古人名画再创作,通过不同纹理质材和技艺,体现了原作神韵。此系列鞋子的青绿山水图案由独特的缂丝工艺织造而成,缂丝又称刻丝,是中国丝绸艺术品中的精华,一寸缂丝一寸金,以蚕丝、金线等为原料,以“通经断纬”的技法,容不得丝毫马虎,也因此在过去被皇家所用。有序交织的皮编条带、细腻垂坠的皮吊穗、圆润饱满的中国结扣,每一处都呈现了中国传统手工技艺的精细秀美,更显缂丝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别有一番雅致,加上鞋面颇富质感的水晶串珠,为苍翠之景披上浩渺烟波,营造远山树影效果,有如立体灵动的仙境,让人陶醉其中。

  山水之间×高定鞋履

  《千里江山翠履霓裳》系列以独特的青绿色为主要色系,以局部重峦叠嶂的山石为主要设计元素,再现北宋画家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画卷里绚丽精细的青山绿水,让人由物及画,一睹其山势绵亘、水天一色的浩森气象。鞋面勾勒的优雅线条有如走势流畅而飘逸的山脉,鞋后帮独特夸张的轮廓使富有艺术气息的美感更具张力,还有鞋在后部接以sheme经典手工皮编条带,似在装裱古画,再添清雅古朴,鞋面水晶串珠装饰,点缀山水之间,营造远山树影效果,且立体灵动。

  初露小山×丝绸女包

  《千里江山翠履霓裳》系列丝绸女包设计,灵感来自《千里江山图》局部某处小山,选取其正面形态,提炼山石简洁走势线条,置于手包正面包盖处,小山底部弧度打破规矩的传统直线结构,保留山石的自然形态,与笔直的包盖线条形成曲直对比,独特别致。精致的sheme手工皮艺镶边将小山镶嵌其中,使现代时尚女包平添几分诗情画意之味。

  一寸缂丝一寸金,以蚕丝、金线等为原料,以“通经断纬”的技法,容不得丝毫马虎,也因此在过去被皇家所用。

  原作三色×海派旗袍

  海派服饰以精致的审美视角、时尚精美的款式面料和上乘精湛的剪裁工艺著称,而上海燕慕服饰品牌创始人苗海燕作为海派旗袍设计师,将这些创作精髓也放进了此系列作品里,为古老的缂丝传统工艺增添时尚精致元素,使其散发着东方美的气息。定制服装讲求图案的完整性,色彩的协调性,廓型的合理性。设计师与传承人首先确定好款式的前提下,调整好版型,再以正确版型为基础,截取《千里江山图》中一组山水,立体布局在版型上,并在各省位上做了处理,力求缝合后图案的完整性。之后把定位图案线描稿,彩稿,以及参考书籍一并交与缂丝大师王建江老师手上。其次从画作上提取了三个颜色,古绢的底色,花青色和石绿色,用在裙摆的流水造型上,呼应上衣的山和云,力求整体造型以虚托实,相得益彰。

  苗银 阡陌异度空间

  非遗传承人与设计师跨界融合风生水起,银饰、竹编、陶瓷、手工皮艺等工艺集于《阡陌》一身,花丝带错落交织间,文化情结在这里联结,尽显非遗之美做旧的外壳,赋予岁月的内涵,手工烧制瓷珠,是锦上添花,一只手包,有唐时古韵又具当代摩登,悠然雅致,宛如漫步于贵州的奇山异水间。

  让非遗技艺走出大山、走出深林,以绝美的新姿态亮相于日常生活之中,重新焕发活力。拥有超越历史的美感的作品,往往需要设计师具备高超的艺术修养和制作者深厚的手工艺功底,设计师的匠心独运加上非遗传承人巧夺天工的技艺,可谓锦上添花。刘兵对于银饰锻造的技巧掌握得炉火纯青,但是想要达到这一程度,自然付出了诸多辛苦的汗水和日与夜的磨练,但刘兵却乐在其中,他认为能从事这个行业就非常幸运了。在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与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承办的2017年文化部/教育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苗族银饰锻造技艺研修班)”中,设计师蒋熙与苗银锻造技艺传承人刘兵携手跨界合作,以匠心独运的设计和精湛的手工技艺,创作了银花丝锻造晚礼包《阡陌》。

  《阡陌》采用贵州苗族最常用的基本银花丝工艺,拉丝捻丝,组成带状,平行交错,编织穿插的手法,大胆抽象地体现类似“时空”、“宇宙”的概念。

  师法自然×工艺交错

  《阡陌》的制作跨越了银饰、竹编、陶瓷、手工皮艺等多个领域多个品类,将各种工艺通过设计,完美集于一身,是非遗创新应用的一大突破,也是非遗传承人与设计师齐心协力创造的艺术精品。《阡陌》采用贵州苗族最常用的基本银花丝工艺,拉丝捻丝,组成带状,平行交错,编织穿插的手法,大胆抽象地体现类似“时空”、“宇宙”的概念。传统的竹编技艺似乎也通过另一种材质(银)获得了新的质感和可能。苗银锻造技艺传承人刘兵在求变的同时也在坚守“世界永远在变,有些东西是不能变的,就是我们的非遗,我们的传统文化,这个是民族的最根本的东西。一个民族之所以在世界上立足,或者能够被称为中华民族,外人之所以认同你,正是因为你的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师法自然”一说,设计师的许多作品,都来自于对大自然的感悟。《阡陌》的灵感来自于贵州的奇山异水,宛如世外桃源一般,穿过凹凸不平的喀斯特岩溶洞穴,便见到层层梯田,田间小路交错相通,将景色分割,如《桃花源记》描写的美好家园“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蒋熙表示:“大家可以从作品中直接感受到含蓄之美、优雅之美、端庄之美。”她还强调非遗手艺是非常珍贵的,非遗手艺是几代人通过对美好事物的观察和体验提炼出来的经验,代代传承而来,非遗手艺会有很强的生命力,一遇到合适的土壤就会生根发芽,给所有人一个惊艳的亮相。

  策划/本刊编辑部 资料提供/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PACC) 编辑/Lora 版式/段平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