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 依托自主研发能力 打造开放、共享平台

  在Gartner的一项调查中,预计到2019年,完成数字化转型的企业比例将达到83%。但是,数字化转型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要完成数字化转型需要持续创新、不断迭代以及长期的进化。

  对于汽车生产来说,从最初的工业设计到零部件的采购、组装、调试和下线,需要经历成百上千的步骤与细节,这也正是制造业的特别之处。随着信息化系统的深化应用,比亚迪原有系统逐步呈现出功能和性能方面的若干问题:系统相互独立、数据源头多样、信息不能实时共享……

  此时此刻,比亚迪站在了信息化和数字化转型的十字路口。

  实施移动化和信息化转型

  为了积极响应市场变化,比亚迪经过长期审慎的调研,决定选择SAP ME解决方案和华为SAP HANA一体机解决方案,与其现有的核心SAP ERP(企业资源管理)系统和新实施的SAP EWM(扩展仓库管理)系统进行整合,再配合华为SAP HANA一体机解决方案,构建一个稳定、可靠且安全、高效的标准化、流程化和透明化的全方位生产执行管理平台,从而最终实现生产全过程的可追溯和实时管控,有效缩短产线时间、提高产能、降低供应链成本,最大化改善生产线的运行效率。

  同时,通过各业务单元之间的集成与协同,实现产业群内针对事业部之间的横向拉通,从而优化业务流程、提高运营效率,使企业运营和管理更加精细化,更为未来公司业务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采用该一体机整体解决方案之后,比亚迪部分重要业务功能的响应时间从1~2分钟缩短到10多秒,生产综合查询响应效率提升10倍,实现了快速响应的目标。不仅如此,在全联接方面,该解决方案通过对历史库存数据、物料追溯和生产良率等的分析,实现了生产数据的实时共享,从而满足了比亚迪对高性能计算、减少人工干预、大幅降低成本、加速供应链响应速度等方面的需求,大大提升了企业竞争力。

  除了应用新的信息系统,比亚迪还在积极实施企业的移动化部署。通过构建基于企业浏览器的移动工作平台,可以使得企业实现移动营销和移动办公,以及内外部高效协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比亚迪信息中心办公信息部经理王建东表示,在比亚迪,使用移动解决方案的员工将达到20万人。大约有5万台PC,使用IE、chrome、QQ等不同浏览器,且版本参差不齐。在应用企业浏览器Enterplorer之后,可以将其作为一个统一的管理入口,构建移动统一工作平台,整合现有系统和应用,为企业应用提供高效安全的管理。

  王建东认为,基于HTML5的移动化开发具有先天的技术优势,传统开发一套移动界面往往需要三天或更长时间,通过“浏览器即服务”的新型模式,可能只需要半天。另外,通过应用企业移动化解决方案,首先,可以优化移动应用管理能力,为比亚迪提供包括门户、BPM等应用在内的统一移动管理平台,并同步比亚迪现有组织架构,满足内部沟通需求,体验移动办公带来的无缝连接。其次,提升企业数据安全。针对比亚迪的安全管理需求,通过应用安全沙箱、COOKIE加密等技术,管理员可以对用户进行包括设备、策略、应用、安全、日志等全面管理。此外,通过对数据缓存、数据传输的加密,在提升管理效率的同时,保证数据终端和传输安全。

  王建东透露,在比亚迪移动化转型的第一阶段,主要是将一些企业作为“统一办公入口+安全管理平台+移动开发工具”合作伙伴,接下来,比亚迪还将与其他企业一起合作,根据各个业务部门的需求,助推更多业务系统的移动化,譬如实现研发、采购、销售、生产、物流等信息化系统的移动化。

  打造自主知识产权的无人驾驶系统

  前不久,一列“飞在”空中的火车,满载着来自全国各地的乘客,在中国宁夏呼啸驶过。它的名字叫“云轨”,这是比亚迪解决中国拥堵问题,推出的划时代全新交通工具。

  在“云轨”的驾驶舱里,一个屏幕也没有,一个挡杆也没有,就连启动的按钮都没有。这一次,是真的不需要驾驶员了。这是中国首条无人驾驶的跨座式单轨线路,比亚迪银川云轨也就此成为全球首条搭载100%自主产权无人驾驶系统的跨座式单轨。

  目前比亚迪云轨的无人驾驶系统已经达到最高等级——全自动无人驾驶,并且还具有安全追踪间隔最小、断电无人驾驶、自动诊断、休眠唤醒、客流监测、人脸识别等功能。

  而在车站的检票口,则是全面启动刷脸进站。我们用手机买票后,不用换票、不用检票,几乎无需停留,即可上车。不仅不用驾驶员、检票员,就连列车长也不用了。每天清晨,自动醒来,在完成牵引、制动、照明、电池、空调等多项检测之后,自动运行。在完成既定工作后,自动“回家”以及自动“休眠”。

  在性能方面,比亚迪给它装上了全球领先的铁电池,就算电力中断,它也能启动自身电力,保障安全到站。同时,比亚迪还自主研发了永磁轮边直驱电机,采用磁力,让电机轴直接驱动行走轮。另外,它能抵挡住零下40℃的超级低温,以及80℃的巨大高温。不仅适用于中国,还能适用全世界。

  面向全球开放智能开发平台

  比亚迪公司董事长王传福表示,对于未来汽车市场的大趋势而言,终将都是开放的。首先整车,包括其配件是集成的,而将其他公司研发的系统(软件)装载在汽车上,用这些系统(软件)便能对车辆进行控制。这样一来,对双方而言,都是百利而无一害,比亚迪汽车在其中则是作为一个执行者,就如同英特尔、AMD提供硬件,而微软提供软件,共同完成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

  目前,比亚迪暂时不做自己的自动驾驶,比亚迪将以接口标准化的方式,让更多的系统融入进来,包括自动驾驶。用造车的强项来弥补互联网造车的弱项,让双方共同发展。

  接下来,比亚迪将把自己的整车平台开放,传感器开放,让全球的开发者参与进来,在一个协议存在的情况下,为其提供一个平台。例如:比亚迪提供一个车辆各种配置的控制权,空调、天窗等都交由外方开发的系统进行操控。

  在今年,全新一代比亚迪秦,将会作为比亚迪全新战略转型的第一款车被推出,它将会提供一个开放的安卓系统,提供扩展接口,将控制权外放,为互联网造车提供便利。

  相关链接

  事实上,比亚迪的战略眼光不仅体现为向外销售和输出自己的产品,更重要的是在全球范围内打造了合作、共赢的生意网络。

  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之后,这样的合作共赢关系网开始变得愈加清晰。

  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加坡为例,2017年2月,一个由100辆比亚迪e6纯电动车组成的首支新能源出租车队投入商业运营。

  2017年3月,比亚迪宣布在法国上法兰西大区博韦市投资1000万欧元建设阿洛讷工厂,计划于2018年投产。

  而比亚迪在匈牙利的电动大巴工厂,也于2017年4月4日在北部城市科马罗姆举行了开幕仪式。至此,中国新能源品牌在欧洲投资的第一座电动车工厂落成投产。

  目前,比亚迪在全球有22万员工,拥有33个国内外工业园,在包括美国、巴西、日本、印度等在内的很多“一带一路”沿线及相关国家都有生产基地。

  本报记者 路沙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