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消费季更要具备权益意识
- 来源:财会信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8-03-23 11:12
春节将至,29 日广州市消委会发布春节消费提示, 呼吁广大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要理性消费尧健康消费,警惕各类花样陷阱, 消费时注意保留票据以助维权。
再有十来天就是农历春节了, 也意味着我们即将正式进入野春节消费季冶。不得不说,从市场以及消费的角度来看, 这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 一方面到了年底,进城务工人员拿到了工钱曰职场白领们拿到了年终奖,人人手里都变得比任何时候更宽裕,那么消费的时候可能会变得更大方曰另一方面,过年需要购买的商品多, 同时应酬性消费也多。
正因为如此,各路商家也把春节消费季视为一年当中的消费旺季, 自然会加大推销的力度,或者是推出各种各样的活动来吸引消费者。 而根据经验,越是这种时候,消费者越要具备维权意识,坚持理性消费尧健康消费,避免冲动型消费,最终导致自身权益受到侵害。很多消费者都有趁着春节期间野囤货冶的习惯,一则觉得这时候很多商品打折优惠力度大曰二则担心过年商家放假, 自己无处购物。 但实际上现在多数商场尧超市和餐饮企业春节放假的时间都比较短,一般一两天之后就开始恢复营业, 所以消费者大可不必为了野囤货冶而盲目消费。
对于一般性的购物或消费活动,要注意保留好有效的购物凭证尧票据,以备事后发现商品或服务质量问题之后,作为维护自身权益的证据。而每年到了这个时候,很多商家都会打着年底大酬宾尧大回馈的名义,推出优惠幅度不等的预付卡消费。而这往往最容易引发消费纠纷,同时也是最容易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领域。所以消费者在办理预付卡,或者是给预付卡充值的时候,还是谨慎一些好。 为了避免上当受骗,遭遇商家年前大充值年后就跑路的问题,不妨对商家之前的经营状况尧商业信誉等多作一番了解,再作出自己的消费决定不迟。
春节前后, 各类网络电信诈骗信息也会通过手机短信或互联网发送到消费者手上。 消费者对这类信息要认真加以甄别, 特别是对于要求输入姓名尧手机号尧身份证号尧银行卡号等个人敏感信息的, 更要提高警惕,不扫用途不明的野二维码冶尧不抢来源不清楚的野红包冶尧不点有风险的网站链接和弹窗尧不回来历不明的短信尧不给身份可疑的人转款。
春节是国人最重要的一个传统节日, 也是传统的消费旺季,提高维权意识,坚持理性消费,避免消费陷阱,才能过一个舒心尧愉快尧祥和的春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