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数学计算习惯的养成与计算能力的培养

【摘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已成为数学教学中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数学运算能力更是初中生应具备的一种重要的数学能力,培养初中生的数学运算能力也是中学数学教师的重要责任。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计算能力是其中较为重要的教学内容。这就需要教师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结合笔者经验,本文就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进行探讨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教学计算能力 计算习惯 新课改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8)00-002-01

数学运算能力是初中生应具备的一种重要的数学能力,培养初中生的数学运算能力也是中学数学教师的重要责任,它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初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好坏体现了一个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能力的高低。同时,计算能力也能体现出学生求真、严谨的精神风貌。计算能力表现为计算时的准确性与快速性。以下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简要地分析了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有效保障。良好的计算习惯是在计算过程中做到准确计算的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可分为三个步骤进行。第一,加强学生的读题能力,提高学生的读题技巧,做到完全理解题目的意义,然后从题目中准确地提取数据。特别是在解答计算题时,做到深刻理解题目意义,准确提取题目中的有效数据显得特别重要。第二,教师要加强提高学生的书写规范程度。学生在解答、书写计算步骤时,往往条理不清晰、逻辑混乱。这种混乱的书写答题,在学生考试时表现出的危害很大。即使学生自己明白题目的意义,能够准确地计算出题目答案,但是验卷教师只根据解题的过程、步骤、思路的高低给予相对应的分数,这就造成了学生会解题,但却不会正确书写计算步骤的现象,从而导致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这种现象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屡见不鲜。第三,培养学生检查、验算的好习惯。数学题目在解答时,第一遍的计算过程往往或多或少会出现错漏,这就需要细心地检查、验算题目,以确保计算的准确性。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教育学生不怕麻烦、耐心检查的优秀品质是提高计算技能、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的必经之路。

二、教师从思想上认识计算的重要性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从思想意识上重视数学计算能力对教学的重要性。数学计算能力是初中数学教学内容的重中之重,学生的计算能力高低直接决定了数学教学质量的好坏,甚至影响到物理、化学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学生的计算能力对于教学的重要性。教师如何做到从思想上认识到计算能力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时刻注意培养、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不能只注重于理论上的方法传授。理论上的方法讲授与实践性的动手操作差距很大。切记不要认为学生只要懂得解题方法就会做题、解题。实际上,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跟随教师的思维思路,一步步地将题目化解,得到计算结果。但是,课后学生在单独练习习题时,往往漏洞百出、一塌糊涂。长此以往,课堂教学虽然感觉良好,但是学生的实际解题能力却极其低下,教学效果不高。

三、强化关于数、式的恒等变形(变换)能力的训练

计算过程中,固定模式、固定位置的规范训练非常重要,但问题解答的许多方面都需要进行变式处理如:符号变换、互逆变换、配方变换等等,事实上,概念、运算律、运算法则、公式、性质等都包含着自左向右和自右向左两个方面的含义。因此,对于讲解例题不能就题论题,而应通过一题多变、一题多改、一题多解、一法多用,既注重正向思维又注重逆向思维的讲解和训练,避免公式稍有变形学生就不知道怎么办了,从而造成了运算错误,培养学生运算的熟练性、准确性、效率性,而且扩大了知识面。

四、让学生加强公式、法则的记忆,掌握一些速算的方法

教材中概念、性质、公式、法则的理解程度直接影响方法的选择与运算速度的快慢。理解了运算所依据的道理,只能保证运算的正确性,要使运算速度提高,必须讲究记忆的方法,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在运用巩固中记忆,心理学告诉我们,使识记的对象与头脑中已形成的经验,结构对立充分联系,是强化记忆效果的有效方法,另外,运用从经验总结出来的“口诀”也是帮助记忆的可行方法,比如:完全平方公式中“头平方,尾平方,2 倍头尾放中间”。快速计算必须熟记一些常用的数据,如 20 以内的自然数的平方数,简单的勾股数,特殊三角函数值,对提高运算速度大有帮助。

五、重视总结归纳与反思,探索一般规律

初中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其一是为了学生系统掌握基础知识,形成明晰的知识网络和稳定的知识框架,便于记忆知识;其二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该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规律,在知识灵活化的基础上,还达到强化学生阅读理解、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

反思是学生数学学习的一种良好素养,也是实现数学活动效果“升华”的有效手段。初中生在数学计算进程中,出现计算错误和缺陷情况在所难免,学生自己自我检查和反思成为内在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要实时引导和组织初中生对数学解答过程,特别是数学计算活动过程进行认真的“检查”和细致的“验收”,自我查找计算过程的“优缺点”。利用学习小组载体,组织学生之间相互检查、批评指正。同时,教师要注重初中生“一看题、二深思、三计算”及打草稿等习惯的养成。

六、例题教学,先做后学

教科书上的例题是经过专家精选的典型范例。课本一般都呈现较好的分析和解答的过程。但如果我们老师只是机械地就题论题,简单的重复一遍,那么例题教学的风采就被扼杀了。对于例题教学,我们应不让学生打开课本,先让学生做,然后再讲,重在思路的分析,认真根据例题的不同条件和不同目标,灵活地运用公式、法则和有关的运算律,引导出同一个问题的多种运算方法,并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做出合理的选择,培养学生合理选择简捷运算途径的意识和习惯。同时,注意解题规范,起到示范作用。通过典型示范学生比较顺利的由理解知识,过渡到应用知识,从而形成运算能力。

总之,计算能力提高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见到好的成效。想要培养学生的初中数学计算能力,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计算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等,只有这样才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达到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