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医疗游”有多少“坑”

  跟团出国游,旅游项目中还包括到当地医院免费体检,本以为捡到馅饼,不料却掉入陷阱。株洲女子王萍(化名)在出国旅游过程中查出了“癌症”,随后花62.5万元打了“抗癌针”。回国后,她到医院重新检查,却发现根本没得癌症……近日,湖南株洲市公安局天元分局侦破了这起海外医疗诈骗案。

  到美国治疗癌症、到韩国整形、到日本体检、到瑞士抗衰老……这类海外医疗旅游似已成为一种潮流。不可否认,发达国家在治疗和预防某些疾病方面有一定技术优势,但海外就医背后的风险不容忽视。

  重视海外就医风险勿盲目跟风

  李世忠(湖南省卫计委医政处副处长)

  6月初,株洲市公安局天元分局对外通报了一起海外医疗诈骗案,犯罪团伙打着免费旅游的幌子引诱受害者出国,虚构病情进行诈骗。

  近年来,海外医疗旅游中介公司、海外就医咨询机构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一些不法分子精心组织、策划,以海外就医为幌子,提供虚假或模糊信息、夸大宣传,误导甚至欺骗消费者,收取高额费用。可以说,海外就医诈骗呈现公司化运营的趋势。这些“公司”组织结构严密,设有外联部、医疗部、财务部、企宣部等部门。有经济实力、注重身体保养、文化水平不高、不懂英语的人群是他们的重点诈骗对象。

  此外,还有不少海外医疗游组织机构虽算不上诈骗团伙,但其经营模式也是漏洞多多。按照正规程序,患者到海外就医需要由医疗中介机构代表游客与国外医疗机构签订协议,而在现实中,许多机构并没有事先与国外医疗机构签订任何协议,属于典型的黑中介。

  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旅游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海外就医旅游方面的监管。要针对境外医疗旅游市场,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厘清旅行社、中间代理、患者三方在医疗旅游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关系,并规范签证代理、医疗诊治、术后随访以及纠纷处理等相关环节。

  总的来说,以短期旅游为形式的海外就医不值得推荐。首先,我国医疗水平在许多方面并不比发达国家差;其次,由于医疗行为的发生地和患者居住地分属不同国家,各国法律体系存在差异,一旦发生任何意外或事故,消费者将面临取证难、维权难的问题。

  价格高昂的海外就医不一定能换来更好的治疗效果,患者切勿盲目跟风,要结合自身情况理性对待。

  消费者要做足功课、提高警惕

  蔡强(北京盛诺一家医院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

  上海一名女性消费者选中了一家声称与瑞士医疗机构有合作关系的中介公司,赴瑞士旅游并在当地花22万元打了羊胎素。从瑞士回来半年后,她发现身体出现各种不适,并确诊患上子宫肌瘤。医生认为她的问题是由体内雌激素增高引起的,可能与注射羊胎素有关。

  远渡重洋,语言不通,花费不菲,一旦上当受骗,受损的不仅是金钱,更是患者的身体健康。那么,在选择海外医疗机构时,患者应该如何甄别呢?

  海外医疗资源非常复杂。同样是境外权威医疗机构,有的国内旅行社与之是官方合作关系,有的是唯一合作关系,有的没有任何合作关系,这直接决定了为客人预约就诊的等待时间和医生资历。

  作为消费者,做足功课很重要。理论上应充分考察与医疗旅游机构合作的海外医疗机构的权威性。由于每个国家规定不同,考察内容包括当地法律、协会认证、官方评价体系以及业界口碑等。此外,代理机构为客户预约的是医疗机构还是医生个人,也要仔细咨询并在合同中明确。还应要求机构提供海外医疗项目负责医生的简历等个人信息。

  自己去进行研究难度不小,那么最简单的方法是要求中介机构出示国外医院的正式授权书。消费者在签约时必须要求相关机构将拥有目的地医院的授权作为正式条款写入合同,注明如果该机构获得授权的声明有假,必须退还全部费用,并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

  同时,正规机构在签订服务合约时还会提供风险告知书,告知消费者在海外看病所有可能遇到的风险,例如不能保证治愈,并为患者提供一定时间的“冷静期”,期间可以无条件取消合约并得到全额退款。如果不提风险只宣传成功案例,一味鼓动消费者签约付款,那消费者就要提高警惕了。

  海外医疗游价格里有多少水分

  陈一来(浙江时代商务律师事务所律师)

  相比路途更远、花费更高的欧美医疗旅游,“日本体检/医疗游”受众更广。当前市场上“日本体检游”价格从1万到10万不等,而“日本美容整形游”的价格可能高达几十万元。作为普通消费者,很难辨别究竟是便宜没好货,还是商家暴利。

  医疗旅游的价格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医疗体检费用,二是医疗服务费用,三是旅游服务费用,后续可能产生的治疗费用一般不会包括在报价当中。旅游费用好理解,一般包括机票、住宿、观光门票等。医疗服务主要包括组织前期会诊、病例翻译、陪同服务等。医疗体检费用则是境外医疗过程中产生的费用——大部分机构会表示,这部分费用明码标价,直接付给境外医疗机构。

  然而,最模糊的恰恰就是医疗费用。以体检为例,高端私立医院、权威公立医院与普通正规医院以及小诊所的价位相差极大:即使同一医疗机构,不同体检项目的费用也千差万别,比如普通体检项目很便宜,而涉及麻醉的胃镜、肠镜等就很贵。

  对于消费者来说,即使拿到境外医院的体检价目表,也往往一头雾水。有些中介机构收费不高,提供的体检项目看似丰富,实际上多为便宜的常规项目,如同在旅游中安排的都是免费公园、广场观光项目一样。

  另一些机构收取极其高昂的费用,提供了一系列看似高大上的检查项目,这里面也有问题。这些涉及身体更深层次检查的项目一般要到专科医院来做,而这些专科医院应该只对有必要进行某项检查的患者进行该项检查,很少会有当地人来一个“打包全套检查”。一是因为部分检查设备有一定副作用,并不适合普遍应用;二是因为当地人要以商业医疗保险报销医疗费用,也需要师出有名,不能滥用医疗资源。而针对游客,既然是以赚钱的目的,部分当地医院乐得与旅游机构合作,管你有没有问题,从头到脚检查一遍就是,能检查出问题更好,后续治疗又是一单生意。

  三部分费用加上机构的利润交错在一起组成了海外医疗游的价格,消费者要想自己挤出其中的水分,实在是难上加难。

  转诊“旅游”更需专业

  姜鞭蔚(易观智库旅游研究中心总监)

  杜女士经济实力不错,2016年患肝癌末期的老父亲已被国内几家医院“宣判死刑”。在中介的安排下,杜女士带父亲去了美国求医。去了之后中介迟迟不安排就诊,患病的父亲也得不到专业护理。再三催促下,一周后才得到医院预约,可是之前说好的“知名”医院却变成了一家小诊所。杜女士愤然带父亲回了国,由于长途飞行和环境转变,杜父的病情每况愈下,不久后就去世了。然而,中介服务费等各项费用算起来,此次失败的海外就医共花费了杜女士十万余元。

  作为健康与旅游的跨界产品,医疗旅游的范畴非常广泛。其中,赴海外进行重症治疗,其实已经完全脱离了“旅游”的本意,只不过中介机构连带提供相关旅行服务,如签证、机票、住宿等而已。

  重症转诊是一项高风险的服务,海外转诊的流程非常复杂,包括前期的医师会诊、症状诊断、病例翻译,转诊过程中的专业陪同翻译,以及护理、康复服务等,需要大量拥有医学背景和高端境外旅游背景的工作人员。

  因重症转诊治疗引发的医疗纠纷每年都在攀升,因此,大部分海外医疗机构都选择给患者上保险,但保险涉及的层面都比较浅,没有深入到转诊等细节层面的内容。

  目前,国内并没有针对海外医疗旅游的法律法规,很多事情还在灰色、模糊地带。比如,旅行社常充当第三方医疗中介的角色,但旅行社是否有这样的资质,尤其是涉及重症转诊这样的特殊服务,旅行社算不算违规经营,对此,监管部门尚没有定论。海外医疗游市场要可持续发展,未来一个时期,监管必须跟上市场的需求。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