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音里的学问

  口音还有更复杂的指向意义,即一个人的社会经济地位

  虽然如今号称“地球是平的”,但不论是到外地,还是到外国,口音都成为个体入乡随俗过程中的小障碍。

  口音指的是特定的个人、地域或者民族的发音方式。事实上口音还有更复杂的指向意义,即一个人的社会经济地位。还有研究发现,有的口音听上去给人平易近人和真诚的印象,而另外一些口音可能会显得比较高冷。

  口音的刻板印象

  人们对口音的认识是基于经验的产物。两个刚认识的人互相一打招呼,常常就能辨别对方的口音,并将其在脑海中默默勾勒出大体印象。在这个过程中,口音会通过一种快速、自动的、有时还是无意识的方式触发社交归类。

  口音是一种标签,比如在相声小品等文艺作品中,军人硬汉出场就经常操着一口山东话,而要表现“妻管严”的特点,则会让他说几句上海话。这反映出人们在讨论和自己不同的口音时经常会带有偏见,这种偏见如此根深蒂固,甚至会在无意间根据口音快速判断对方是否可信。

  追根溯源的话,这类偏见的形成可以回溯到人们咿呀学语的婴儿期。研究表明,几个月的婴儿就能分辨不同音调的语言和方言,婴儿会对说母语的人显得亲近。

  人们对熟悉的口音产生亲近感,这是从小培养出来的。在美国的一个实验中,研究人员让婴儿观看屏幕上两个人的对话,其中一个人说的是熟悉的母语,另一个说的是外语。结果发现,婴儿会更喜欢母语口音的人给的礼物。“婴儿未满一岁就会开始表现出社交偏好——他们会接近说话方式相近的人。”康奈尔大学的凯瑟琳·金茨勒说。

  根据这项实验,金茨勒认为,人们信任说话口音相近的人是理所应当的,因为这些人很可能更了解其所归属的群体。

  不过,这种口音带来的刻板印象虽然出现较早,但并非一成不变。人们对口音中附加的信任或者猜疑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这取决于我们的社交圈和日常人际关系。

  英国普利茅斯大学伊拉里亚·托尔博士的一项研究发现,对口音的信任感有可能根据第一印象和判断而改变。如果受信任口音的使用者持续表现出良好的行为,那么这种值得信赖的第一印象就会加深。而假如受信任口音的使用者作出失信于人的行为,他们给人的信任感就会降低。

  托尔博士说,“通过与很多不同口音的人交往,我们可能会意识到自己的偏见是毫无根据的,我们对某个口音值得信任的看法也可能会改变。”

  口音纠正课程受欢迎

  打破口音带来的刻板印象虽然是可能的,但需要高昂的时间成本,这也造成了一些人在这之前会因口音问题而受到歧视,这种情况在外国侨民身上尤为普遍。

  绝大部分人说外语的时候会多少带有一些口音,在一些大的国际组织或者跨国公司中,这种南腔北调的汇集尤为明显。

  就人们沟通中常用的英语来说,母语非英语的人说英语会面临相似的问题。比如来自印度的学生经常说话语速过快,而且很难发出V和W两个音,而来自中国和日本的学生很难区分L和R这两个音,而且他们容易漏掉单词的最后一个元音。母语为德语的人很难区分V和W两个音。

  能总结出口音的问题,就有对应解决的方式,在这方面的专家是“口音纠正师”。越来越多人为了工作跨越国境来到另一国家,口音纠正的课程也越来越受欢迎。

  有调查显示,25%的受访者说自己曾因为口音被歧视过;每七个人里就有一个人觉得,口音成为他们职场发展的障碍;绝大多数人都发现,讲一口标准英语,不仅面试官更喜欢你,就连餐馆服务生的态度也友善很多。

  不少人需要在工作中用英语清楚地表达以提高沟通能力,因此寻求口音纠正师的帮助。口音纠正师提供的每周一次的课程会持续两到三个月,再加上一些后续的课程。这些课程的费用有时由雇主支付。集中的一对一课程价格较高,课时不超过一周。尽管口音纠正师们更喜欢面对面教授课程,但许多老师也提供网上教学。

  正所谓“乡音难改”,对于那些成年后才学外语的人来说,他们的非母语口音要在这样一个课程结束后完全消失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使是经过多年的练习。但通过有目的的纠正,即便是小小的改善,也能增加他们工作时的自信。

  布莱恩·希基是纽约佩斯大学英语学院和“专业英语项目”的主管,他认为,口音得到改善是由于他们重点解决了那些最突出的问题。他说,“课程重点解决他们说话时反复出现的几个典型的错误,目的就是要在短时间内纠正这些错误。”

  但是,如果别人知道一个人的口音是参加培训课程后的结果,那么可能有人会对此心生抵触,这就像是刻板印象中感觉受到欺骗一样。正因为这个原因,不少人在寻求口音纠正师的帮助时会选择低调地学习。

  口音升降级

  外国人学外语发音不好需要口音纠正师的帮助,而有不少人说母语的时候,同样也希望得到纠音的培训,因为即使在同一种语言里,不同的口音也存在歧视链。

  比如英语就存在英式英语、美式英语和澳洲英语三大派系,说其中一种英语的人也会给其他两种口音贴标签,如英式英语意味着吸毒的歌手,美式英语是暴发户,而澳洲口音则是土包子。

  如果进一步细分的话,在同一种英语里也有高下之分。以英式英语为例,英格兰西南部的英音听起来很优雅,有权势,而伦敦劳工阶层的考克尼口音常常由于代表粗鲁而受到歧视。工业城市伯明翰口音的遭遇更差,导致电视节目用“迟缓、懒惰、拥挤”来形容当地居民,而全英国最不受人信任的口音来自北方港口利物浦。

  正是由于不同口音间有歧视链,所以一些本国人说话也会有意识地改变口音。比如在足坛巨星贝克汉姆和流行歌手维多利亚这对夫妻身上,就有这种明显的口音变化。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社会语言学家分析了社交网站上载有的这对名人夫妇自2007年以来接受采访的录像,区别显而易见:贝克汉姆自成名后,其英格兰东南和伦敦东城劳工阶级所惯用的一些考克尼口音逐渐消失;而从小在伦敦以东埃塞克斯郡长大、混迹在时尚圈的维多利亚,更主动地进行了强势口音的转变。分析显示,在2007年贝克汉姆夫妻搬到洛杉矶,进入好莱坞的朋友圈前,在接受采访时说的话里有八成透露出考克尼口音,而在那之后,考克尼口音逐渐下降到约两成。

  有些人为了体现身份和地位,会努力纠正发音让口音升级,但有些人却故意让口音“降级”。德国慕尼黑大学以语言学家乔纳森·哈林顿为首的研究团队研究了英国伊丽莎白二世即位起60年多来圣诞演说中的元音发音,发现她的口音越来越接近普通人。女王不再操一口标准的“女王英语”,而是染上了社会阶层相对较低的人的伦敦音。哈林顿认为,这种变化其实是英国过去60余年社会阶级结构变化的一种折射。

  文/张燕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