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换代遇挫,实力犹在,混动上阵,方真显合围之势。
对于十代雅阁而言,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SUV增幅放缓,轿车触底反弹。
经过5月份并不漫长却令人焦灼的爬坡期,全新换代的十代雅阁在上市的第二个整月收获了13,241辆的销量,新旧两款合计销量达14,443辆,同比2017年6月的11,470辆增长25.9%,环比增长97.3%。
在一片质疑声中,十代雅阁崛起开挂,所凭不仅有前几代雅阁积攒下的影响力、美誉度和口碑,更是准确定位和强大产品力。随着第三季度混动版雅阁上市,广汽本田B级旗舰车型的形态才完全具备,十代雅阁如虎添翼。
月销过万辆,只是回归,并无惊喜。在更为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十代雅阁依旧是那个优秀的雅阁。
月销过万只是开始
20年前,广汽本田进入中国,雅阁“起步,就与世界同步”,作为首款战略车型被推向国内市场,引领了中国中高级轿车20年的发展。作为本田的旗舰车型,雅阁的先进技术、可靠品质和卓越服务得到了诸多中国消费者的认可,一度供不应求。
刚开始一枝独秀,即使到后来与凯美瑞、迈腾、帕萨特展开争斗,雅阁依旧保持月销万辆的水准。在换代之前,9代雅阁在2017年累计贡献销量149,648辆,稳居中国中高级车市前三甲,增幅高达10%,遥遥领先。在2018年前3个月,累计销量达31,483辆,即使在产品周期的末期,仍然爆发出旺盛的生命力。
4、5月份,十代雅阁因换代生产而出现销量波动,实属正常。以十代雅阁最先上市的美国市场为例,2017年10月,十代雅阁率先上市,在SUV和皮卡大行其道、轿车份额一再缩减的角斗场,十代雅阁只在换代当月销量出现下滑,随即实现了销量迅速攀升,迄今为止稳定在每月2.5万辆左右的水平。
4月17日,十代雅阁“为好奇而来”,外观、内饰、动力都焕然一新,把中高级车舒适的天平向运动偏移,吸引了更多的年轻一代消费者,并于当月底收1.5万辆的订单。
但是相比本田美国积极调整缩减轿车产能,以应对可能到来的整体车市需求下滑,中国的广汽本田一直面临产能不足的窘境。目前,广汽本田有三条生产线,年产能60万辆。其中第一条生产线位于黄埔厂区,设计产能为24万辆;第二条和第三条生产线位于增城工厂,现有产能分别为24万辆和12万辆。即使第三生产线扩产12万,但仍不及2017年超过73万辆的销量。
为了解决产能问题,2017年12月26日,广汽集团发布公告称审议通过了《关于转让本田(中国)25%股权及广汽本田收购重组本田(中国)方案的议案》,批准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收购本田汽车(中国)有限公司100%股权。并将这25%的股权以23,159.3万元转让给合营公司广汽本田,并批准其进行改造升级。
一旦产能跟上,以雅阁所积攒下的影响力、美誉度和口碑,以及十代雅阁前所未有的实诚价格和美学、运动、科技的全面革新,走上销量开挂之路只是时间问题。在竞争激烈的B级车市场,作为对手的天籁、帕萨特和凯美瑞等等,真的应该小心应对了。
当混动来敲门
“雅阁锐·混动要到今年10月份上,现款目前优惠2万左右,和燃油车价格差不多了。”上海闸北某广汽本田的4S店工作人员告诉公社记者,目前来看十代雅阁的人蛮多,对于特定的颜色能够优惠1 ,000~2,000元,来为淡季销售造势,“但一些不着急的消费者仍然不为所动,坚持要等新的混动车。”急于成交的销售人员有些无奈。
直到混动车型的到来,才算补齐了十代雅阁的矩阵,形成合围之势。从打破丰田汽车在混动车型上的封锁到形成自己独到的混动优势,本田在中国市场用了不到两年时间。自上市以来,雅阁锐·混动以平均月销1,500辆的成绩,逐步坐稳了混动中高级车冠军的位置。
随着国内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不断深入了解,不依赖充电桩的油电混合技术也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认可。根据广汽本田的新车计划,十代雅阁混动版车型定于今年三季度上市,十代雅阁SPORT TURBO(锐·T动)和SPORT HYBRID(锐·混动)两套动力总成,分别替代了上一代雅阁(ACCORD)2.4L和2.0L汽油版车型,助力广汽本田冲击2018年75万辆的全年总销目标。
2018年3月19日,广汽本田第600万辆整车正式下线,同时开启了企业的又一个里程碑,使之成为广汽集团旗下首家累计生产达600万辆的企业。广汽丰田高速发展的背后是广汽本田从品牌力、产品力、营销力、渠道力、“智”造力及责任力的全面提升及其提供的强劲支撑,形成强大的体系合力。
广汽本田总经理佐藤利彦回顾雅阁在中国的投放历史时说:“二十年前,广汽本田引入了具有世界级领先优势的雅阁,作为各时代标杆车型,雅阁持续赢得超过210万中国用户的支持。每一代雅阁都实现了自我超越,与社会精英阶层共同崛起、成长。”
十代雅阁背靠这样强大的体系,只要本身产品力不出现太大的问题,保持稳定且相当可观的销量不成问题。至于质疑者,20年中雅阁倒也从来不缺。
文/张玉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