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书房时翻到一本2010年1月号的《书城》,有一篇《赵园先生访谈》,讲到从现代文学研究转向明清之际史学领域的缘故之时,赵园说:“我被这一时段士大夫的某种精神气质所吸引。”她说:“这个时段吸引了我的,不是被津津乐道的‘名士风流’,而是那种严肃。”又说自己“于理学不契,于‘名士风流’也不契,对江南的文人文化并不迷恋”。
我本人并未读过赵园的著作,对于明清之际卷帙浩繁的史学材料更不曾“一函一函地读过去”(赵园自述);最早把这个时段士大夫的学术思想介绍给我的,乃是梁启超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
梁任公所称的“三百年”,正是从明清易代之际的十七世纪讲起,直至他身处的十九世纪。其中述及的十七世纪代表人物像黄梨洲(宗羲)、顾亭林(炎武)、王船山(夫之)、朱舜水(煌言)等,都正是吸引赵园“在明清之际这个时段停留”的士大夫。
我之所以把梁、赵二先生扯在一起,是因为长期以来,凡谈及明未清初,人们无不以“名士风流”相羡叹,然后次第说到张宗子(岱)、钱牧斋(谦益),乃至秦淮名妓、《桃花扇》。又以“方巾气”“道学”来攻伐当时的另一种社会学术现象。羡叹风流之末,则近于糜烂;攻伐道学之际,又不免吠影吠声。而凭着“风流”与“道学”两张标签去搜索“明清之际”的,偏偏又以我等学有心而力不任的读书人居多,于是“晚明的那些事儿”统统被讲成了一抔“锦灰堆”。
而那个时段有多少倜傥权奇的人为我们所忽略!以顾亭林为例吧,他的一些奇行义举(如组织反清等)固然已为多数同人所熟知,但有的方面恐怕知晓者并不多。《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49页:
(顾亭林)善于理财,故一生羁旅曾无困乏。每到一地,他为有注意价值者,便在那里垦田。垦好了,交给朋友或门生经理,他又往别处去。江北之淮安,山东之章丘,山西雁门之北、五台之东都有他垦田遗迹。可见他绝对的不是一位书呆子,他所提倡穷经致用之学,并非纸上空谈。若论他生平志事,本来不是求田问舍的人。
按照有的传说,则认为山西的票号业也是发源于这位顾老前辈的。这固然有附会的可能,却倒也附会得有些依据。梁书又说:
他北游以前,曾有家中世仆,受里豪嗾使,告他“通海”。他亲自把那仆人抓住投下海去。
像这种江湖侠士般的壮举,黄梨洲也曾做过。梁书第46页说:
他的兄弟宗炎……尝以奔走国事为清吏所捕,梨洲集壮士以计篡取之。
其实这种侠气在糜烂的晚明一直存在。比顾、黄高出一辈的孙夏峰(奇逢),“在明季以节侠闻”。崇祯九年,他以诸生身份督率昆弟亲戚,调和官绅,固守家乡,直至清兵自退。康熙三年,他已经八十一岁了,有人以文字狱相诬陷,他闻信后从容说道:“天下事只论有愧无愧,不论有祸无祸。”并于即日投呈当局请对簿,竟以无事而罢——即以上述三位的行径来看,我们就可以这样子说:明清之际的士大夫,怎一个“风流”“道学”可以了得!
虽然如此,真正要了解那个时段的士大夫以及全社会的状况,非要亲自读一些一手材料不可。这些材料,鲁讯先生曾读过不少,也正是因此发现了礼教的吃人与国民的劣根性。对于社会的恶,我们自然是要时刻警惕,但正如赵园先生所说的:“被光明俊伟的人格所吸引,是美好的事。”在我,偶尔也想“竖起极坚强的意志”(梁启超概括顾亭林的思想),常常地怀念明清之际的那种严肃。
文/谢觉晓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