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剧“出圈”

  •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 关键字:延禧攻略,如懿传
  • 发布时间:2018-09-11 15:54

  随着《延禧攻略》《如懿传》成为暑期档的“爆款”,一批不再与电视台端口“同频共振”的网播剧,让越来越多的观众开始将注意力从电视台转移到视频网站。

  作为较典型的互联网文娱产品,《延禧攻略》成为观察网络剧发展的一个新窗口。

  虽为清宫剧,但该剧中的乾隆后宫犹如现代职场,“职场菜鸟”女主角一路过五关斩六将,并有真爱相伴。沿袭自网络文学“爽文言情”模式的《延禧攻略》成功吸引了大众的眼球,据艺恩网相关数据,截至2018年8月26日,该剧上线38天,累计播放量达133.08亿。

  业界人士把《延禧攻略》的热播称为“出圈”,意为“突破圈层”。近两年,随着视频网站影视化能力的提高、产品的丰富,网络剧的受众定位进一步清晰化,“圈层”的概念被广为提及。先抓住某个圈层的核心用户,再突破圈层、获得大众共鸣,成为了制作者们的“座右铭”。

  2017年以来出现的《无证之罪》《白夜追凶》《河神》等品质剧集,都是网络剧“出圈”的代表。

  能够“出圈”的影视作品,往往抓住了某种时代情绪。例如,《延禧攻略》女主角“无法无天,无拘无束”,是普通人的理想化身。

  《延禧攻略》的播出,点燃了2018年网络剧市场的第一把火。值得探讨的是,它是网络剧发展的“加油站”,还是“终点站”?

  事实上,近年大量产出的清宫题材影视作品多聚集于朝廷后宫,往往借历史剧的外壳拍“爱情阴谋剧”,透出些许虚无主义的历史认知。

  不可回避的是,对“斗”的夸张铺陈、对人性恶的渲染、对丛林社会价值观的认同,成为了宫斗剧的某种“题材原罪”。

  美国学者布热津斯基在其“奶头乐”理论中提到一类“成瘾性”娱乐内容,人们沉迷于其中、麻痹自我,从而减少了严肃性思考的时间。有评论者将“爆款”清宫剧与此类娱乐内容作类比。

  互联网影视需不需要严肃内容?答案是肯定的。如一位受访者所言,影视剧的大众艺术属性,决定了它要背负一定的社会责任,击中大众情绪并不是终点,更为珍贵的是,能够提供有见地的价值观。

  艾瑞数据发布的《中国视频行业经营状况研究报告》显示,中国2015~2017年网络视频用户近5.8亿人。除了“90后”“00后”,传统的电视受众也逐渐成为网络视频平台的核心用户。

  然而,在网络剧的探索之路上,同质化、空心化、悬浮风的创作问题也凸显出来。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尹鸿认为,随着网络平台的崛起,中国电视剧已经步入了一个“轻时代”,题材、形态、受众、成本和调性都越来越“轻”。

  “轻文化”的副产品,则可能是“浅薄、空洞、缺少情怀和思辨”。

  如果对网络剧的精品化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那么占据剧集市场重要份额的古装剧,是否应将触角更多地探及历史情境下的百姓人生,而非仅仅聚焦于朝堂后宫、王侯将相?能否有一部分厚重的作品,去彰显家国情怀、民族精脉与传统文化底蕴?

  与此同时,现实题材的网络剧能否进一步开拓受众圈层,实现口碑与播放量的双丰收?

  随着受众的扩大,传统影视公司、资深电影人也开始加入网络剧制作的行列。值得期许的是,行业资源的整合会带来新的创作能量,由此对网络剧的艺术规律和传播规律作出更多有益探索。

  2018年是中国电视剧诞生60周年,脱胎于电视剧的网络剧,也已走过10年的发展历程。穿越火热的行业景象,更多有品位、有营养、有意蕴的网络剧从圈层走向大众,并收获不同人群的感动和思索,才是行业发展不竭的动力。

  文/覃柳笛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