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数字版权界的“淘宝”

  • 来源:IT经理世界
  • 关键字:数字版权,区块链
  • 发布时间:2018-09-19 10:39

  上链保护只是开始,还要知道哪些人、如何使用了这些数字内容,换句话说,要在链外世界也能“证明‘我是我自己’”。

  现在区块链技术最被诟病的就是它很难落地,很多应用在实际落地过程中又存在很多坑,包括数字内容行业要与区块链技术结合也有一些大坑要跨过去。

  这是余伟华的感受,也是他创立“数字基因”的起点。

  在他看来,有了区块链技术,解决了数字内容保护的一个重要问题——存证,比如说对数字内容上链进行证明、保护,这是内容版权保护的很核心的一环。但是仅有上链保护还不够,如何解决上链的数字内容与他们在不同使用场景下的关联关系,即证明“我是我自己”,知道一张被压缩、被裁剪的图片和他们的上链原始图片之间的来龙去脉?如何明确上链的内容被哪些人使用,如何被使用,如何确权和追溯?面对以上这些问题,余伟华和“数字基因”团队,希望在信息隐藏技术与区块链技术的交集里,找到更优的答案。

  证明“我是我自己”

  为了一目了然地讲清楚“数字基因”是做什么的,余伟华先做了一个小演示。他拿出两张看起来一模一样的图片印刷单页,这是他们一家保险公司客户制作的宣传单,余伟华打开手机,使用采用数字基因的APP分别对着这两张宣传单一扫,显示的却是不同的内容,一张是这家保险公司的官方介绍,一张则是该公司具体某款产品的介绍。

  “你先看到的是两张完全相同的图片,但是用了我们的技术之后,它里面的信息其实是不一样的,这就是我们现在在区块链的应用,‘数字基因’,相当于把一些数字内容DNA一样的信息给嵌入或者提取出来,就像人的DNA一样。”余伟华解释道。

  事实上,余伟华他和团队多年一直专注于“信息隐藏技术”的商用。他介绍,信息隐藏是信息安全的一个分支,在高校里是一门专业的课程,这个技术的商用一直存在着很高的技术门槛。为什么要将“信息隐藏技术”和区块链技术做结合呢?在余伟华看来,这是帮助区块链技术在数字内容行业落地应用绕过大“坑”的更优路径之一。

  我们定义数字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等。余伟华认为,这些数字内容在区块链技术出现之后,解决了第一步版权上链保护的问题,但是还没有解决第二步,即在链外的追诉和保护确权保护的问题。

  数字内容99%的场景都是实际的应用场景,比如在新浪微博用,在微信自媒体公众号上用,这些都是链外的环境。余伟华进一步解释,在链外的实际应用场景当中,存在一个很大的难题,即数字内容的哈希值很容易发生变化,哈希值就相当于它在区块链世界的身份证、DNA。

  比如说一张图片作品,在上链保护之后它会有一个唯一的哈希值,打个比方假设这个哈希值是111111,这就是它的身份证,那这张图片被很多的人使用,比如被裁剪、截屏、压缩,它的哈希值很容易会发生变化,比如变成了666666,类似这种在链内链外世界如何证明“我是我自己”的关联关系,目前还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这也是为什么数字内容“被盗用”一直以来是悬而未决的难题。

  上链保护只是开始,还要知道哪些人在使用这些数字内容,换句话说,要在链外世界也能证明“我是我自己”,这是数字基因团队希望解决的。余伟华介绍,他们希望将信息隐藏技术和区块链技术结合来解决这个落地的核心问题。仍以上文的图片作品为例,它上链生成哈希值111111,同时还生成唯一的数字基因信息比如222222,在链外使用场景里,哈希值会发生变化,但是数字基因信息还是222222,通过数字基因能够证明“我是我自己”,能够找到链内链外的对应连接。

  余伟华说,数字基因团队并非为了赌“风口”,才转型尝试区块链技术。在他看来,信息隐藏技术是区块链技术在数字内容行业应用场景下的“天然延伸”。他介绍,数字基因团队在此之前已有近10年的专注于信息隐藏技术商业化、产品研发的积累。

  “从2009年拿到政府专项基金做研发开始,我们一直专注于信息隐藏技术的商用化,到2015年、2016年时,完成了产品化,现在是基于成熟的信息隐藏技术商用化,来和区块链技术做结合,而不是因为出现了区块链的风口我们再投入进去。”余伟华介绍。

  事实上,余伟华和团队此前一直在为迈过信息隐藏技术商用化的门槛而努力,比如如何实现数字内容信息的“抗裁剪”“抗旋转”“抗缩放”等等这些对内容形态的改变。此外,现在的图片是以亿为单位去计算的,面对海量的图片,要保证唯一的信息在里面,就要提供大量的信息嵌入,这也是一个难点。所以,余伟华和团队解决了这些复合型的问题之后,才能真正解决信息隐藏技术大规模的商用问题。在他看来,与区块链技术的结合,将有望实现数字内容链内链外的全场景保护,让“数字内容区块链”这样的行业应用真正落地。

  超级应用

  从去年开始,市面上“数字内容加区块链”的行业应用型产品陆续出现了不少,大家实现“链内和链外连接”的方式有何异同?余伟华总结为,目标一致、技术路径不同。

  比如“图腾”是通过AI图像识别来尝试的,也有像“数字基因”这样用信息隐藏结合AI图像识别等技术来做,这样做的目的是显著降低AI图像识别进行数字内容确权的误差率。简单举例来说,用AI图像识别技术,对于在同样场景下拍摄相似度很高的图片作品,很可能会认定为同一张图片作品,而数字基因的技术就解决了这样的问题,上链之后打上了唯一的数字基因。

  余伟华介绍,现在数字基因的算法支持毫秒级的速度处理图片,“这个效率是非常高的”。他们希望做成“数字版权界的淘宝”:数字内容的生产者会来数字基因保护他们的作品,作品得到很好的保护之后也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做交易,同时我们能够帮内容生产者进行追踪和确权,他们只要专心做好自己的内容创作和生产,追踪和确权这些事情都由数字基因和合作的第三方帮他们去做。

  目前数字基因的APP相关产品已经完成了开发,正在测试阶段。面向用户的推广和用户的运营是团队接下来要着力的重点之一。余伟华介绍,他们已经与“摄影帮”等摄影师、摄影爱好者聚集的社区或者应用达成合作。让数字基因真正被更多的摄影师、设计师、艺术工作者和相关机构用起来,这是余伟华他们目前要并行解决的问题。

  余伟华很乐观,从用户端来看,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有版权保护的意识,需要数字基因这样的团队去做的是,“让用户很低成本地去保护他们的作品版权”。

  比如在数字基因上,用户保护一张图片只需5、6分钱,费用很低。如果是一个优秀的摄影师,他一年能够产生1万张这样的作品他都想保护起来,那他一年消耗的版权成本才500块钱。另外内容生产者可以把图片放到数字基因上做交易,要用图片的个人或者机构可以到这个平台上来购买他所需图片的版权。余伟华介绍,数字基因会不断地丰富产品功能,让版权交易能够在平台上很便捷地进行,如此一来,这个数字内容的生态才有可能良性循环。

  此外,链的开发也是数字基因团队的工作重头。利用开源的技术,是很多创业团队快速切入区块链应用开发的路径。因为公链的想象空间大,目前阶段风险投资相对青睐于该领域,公链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谈及数字基因做公链的思路,余伟华明确表示,他们将依托于自己的应用来形成的一条链,而不是先做出一条完整的链来。

  依余伟华判断,未来不太会有一条大而全的公链,一定是在细分领域,一定场景下形成的公链。“我们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就是围绕着自己的应用去做公链,这个应用需要公链提供什么功能,解决什么问题,那我们就去做这方面的事情,是围绕着落地的。”余伟华强调,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产业应用,一定是先让人进来用,形成一个超级的应用,一旦超级应用能形成,链的成熟则是水到渠成。

  文/贺文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