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市场饱和,联想如何转向?
- 来源:计算机应用文摘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联想,PC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9-01-25 17:13
前不久,市场调研公司IDC和Gartner在各自的2018年第三季度PC出货报告中均指出,联想集团在第三季度已重新当选全球PC市场龙头。然而,尽管如此,联想却因PC市场趋于饱和,开始了转向……
贴身肉搏,联想对惠普优势有限
在今年4月份的联想全球誓师大会上,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宣布,未来一年联想PC业务要重返第一。作为联想集团最重要的现金牛业务,联想PC急需一场胜利来证明自己。今年5月,联想集团发布公告称,合并富士通PC业务买卖协议的所有先决条件均已达成,联想正式完成了对后者51%股份的收购,交易金额为178.5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0亿元)。联想集团表示,联想和富士通将在日本和全球范围进一步推动个人电脑业务的增长,扩大规模和竞争力。
有观点认为,收购富士通是联想重返PC市场第一的重要一环。今年第二季度,Gartner报告显示,联想PC的出货量已经重返全球第一。杨元庆在随后的业绩说明会上称:“富士通的业务上个财季只记入2个月的业绩,约4.8亿美元,跟接近120亿美元的总销售额来比大概占到4%左右。联想PC业务接近20%的增长,如果不考虑富士通因素的话也有12%的增长。”
如今,来自IDC和Gartner两家机构的报告均显示,今年第三季度的联想再次重返PC市场第一的宝座。但紧随其后的惠普有22.8%的市场占有率,与联想24%的差距仅为1.2%。而这两家老对手的缠斗始于2012年,近年来几乎是“贴身肉搏”,联想PC第一的位置并不稳固。
早在2012年10月,根据Gartner数据,曾收购IBM迅速打开市场的联想PC出货量首次超越惠普登上全球市场份额第一的宝座。此前,惠普已经连续24个季度保持着全球PC市场第一的排名。在其后的数年间,联想PC的市场占有率多数时候稳定在PC市场第一,但惠普“紧咬”联想。数据显示,2018年第一季度,惠普在该季度出货量同比增长4.3%,约56.8万台,联想仅增长了5000台。第三方机构IDC报告显示,惠普已经连续五个季度全球出货量领先,对第二名联想领先的幅度已经连续三个季度扩大。
今年5月,联想完成对富士通PC业务的收购,一度被质疑为联想“买”下市场份额。
此外,PC市场也逐年萎缩,此前曾连续多个季度下降。IDC在最新报告中提到,第三季度全球PC出货总量为6740万部,较去年同期下滑0.9%。同时,Gartner分析师米卡科·凯特加瓦表示,在新兴市场,PC的吸引力很低,消费者并不乐于购买。新兴市场的用户更喜欢使用智能手机或平板设备来满足自身的需求。
寻求增长,联想转向B端市场
在PC之外,随着C端市场的日趋饱和以及行业地位的稳固,联想新的增长点正在转向B端市场。联想2018创新科技大会期间,联想首次把创新大会分为ToB和ToC两个专场,希望通过这样的区分来强化ToB属性。杨元庆表达了ToB的想法,同时推出首款5G手机。
移动互联网流量红利正在逐步消失,联想希望将更多的精力押注下一个浪潮——智能物联网(IoT)。在这个领域联想希望利用好ToB基因,不仅实现联想的战略转型,也帮助各行各业实现智能化变革,在杨元庆看来ToB业务更适合联想,未来也会更重视ToB业务。
对于即将到来的万物互联时代,各大互联网厂商和硬件厂商都在积极布局,近期不少手机厂商都公布了自己的IoT战略。此前,小米宣布连接IoT设备数量超过1亿台。
杨元庆在演讲中提到,未来智能化变革将会是无所不在的,不仅家庭和工作越来越智能,企业的每一个价值链都变得越来越智能。他认为,智能化变革需要三个元素来搭建,分别是数据、计算力和算法。大众一般理解SIoT智能物联网设备主要是指手机与音箱这样的天生智能的产品,但SIoT更大的潜力其实是在商用领域,很多不具备计算能力以及没有联网的生产设备,都可以通过嵌入专门的芯片和模组,提供相应的协议或SDK包,变身SIoT与云计算能力结合,整合成为行业解决方案。例如联想将生产线上的机床嵌入芯片或模组,变身智能机床,进而进行数据收集、次品监测和故障判断。
中国经济信息社发布的《2017~2018年中国物联网发展年度报告》显示,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突破万亿元人民币,物联网云平台成为竞争核心领域。2017年,我国物联网市场逐步回归理性,进入实质性发展阶段,全年市场规模突破1万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5%。
未来,联想希望通过提供系统设计和咨询、SIoT个性化产品定制(设计和制造)、安装实施以及运维和服务,为不同行业、不同企业提供定制化的嵌入式SIoT产品、服务与解决方案。
《2017~2018年中国物联网发展年度报告》提到,C端用户(个人用户)更加关注物联网设备带来的实际智能体验,B端用户(行业用户和企业用户)则更加关注物联网应用的投入产出比。那么,SIoT的收入或市场爆发是什么时候呢?对此,杨元庆说:“智能化这部分收入的爆发还需要时间,现在基本上属于打基础期,所以我们也是针对有限的行业在工作,我们现在选择的就是智慧制造、医疗和零售这几个行业。”
破除困境,转身数据中心服务商
2017年,在PC主营业务出现滑坡的情况下,联想高调宣布进入人工智能领域。杨元庆在当年创新科技大会上表示,联想要通过“设备+云”和“基础设施+云”赋能产业和行业,并宣布在中国北京、美国莫里斯维尔以及德国斯图加特设立AI创新中心。
杨元庆甚至对外表态,要让联想成为世界三大数据中心之一。联想当时对外宣布,其在全球拥有9个数据中心,超过2000台服务器。从全球来看,云计算服务商亚马逊AWS彼时拥有300万台服务器,而微软拥有200万台服务器,即使腾讯和阿里云也有超过50万台服务器。
实际上,自2014年收购IBM旗下部分业务、包括IBMx86和SystemX服务器以来,联想一直试图借此向数据服务转型,并于2015年成立数据中心业务集团,不过两年时间后,数据中心仍处于亏损状态。
联想最新财报显示,今年第二季度,联想数据中心业务集团收入为16.29亿美元,年比年增长68%,约占集团总收入的14%。在一季度,数据中心业务在利润率改善11个百分点的同时,连续第三个季度实现年比年双位数字的加速增长态势,营业额提升了近68%,创造了并购IBMx86以来的最高增速。
尽管数据中心业务实现了高速增长,但仍然处于亏损阶段。由于转向云企业解决方案的业务转型策略得到有效执行,数据中心业务的亏损进一步收窄—亏损3300万美元,较上一个财年同期亏损1.14亿美元有所改善。
杨元庆表示,数据中心光靠某一个方面的优势很难实现盈利,“只有其他方面都做,才可以提高整体的盈利。联想过去几年都在投入基础设施的建设,等到这些工作完成之后,我们非常确信数据中心业务的利润会比PC高。”
SynergyResearchGroup发布的第二季度数据显示,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总收入(包括云和非云,硬件和软件)为380亿美元,其中公共云基础设施占30%,私有云或基于云的基础架构占30%。服务器、操作系统、存储、网络和虚拟化软件合计占第二季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市场的96%,其余部分包括网络安全和管理软件。
近期,联想宣布与全球存储解决方案和数据管理领军企业NetApp成立合资公司,命名联想凌拓。该公司将致力于开发数据中心解决方案与混合云数据服务,打造存储领域市场领先企业。联想集团执行副总裁、数据中心业务集团总裁KirkSkaugen表示,合资公司成立后可以覆盖全球90%的存储市场需求,以前在中国市场只能覆盖15%的存储市场需求。
在该合资公司中,联想持有51%的股份,KirkSkaugen称,许多合资公司仅仅是把他们的全球产品投入中国市场,不考虑中国市场的特殊需求,因此遭遇了失败,“我们不会这么做,我们会为顾客提供定制化的硬件和软件,真正满足中国客户的独特需求。”
此外,SynergyResearchGroup发布的第二季度数据显示,过去24个月数据中心硬件和软件的季度支出增长了28%,这主要得益于对云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以及全功能服务器的价格上涨。主要受益者是提供公共云基础设施的供应商,它们在此期间的收入增长了54%。
从市场细分来看,DellEMC是服务器和存储市场的领导者,思科在网络分支占据主导地位。由于在服务器操作系统和虚拟化应用程序中的优势地位,微软的排名很高。除去这三者之外,市场上的其他主要供应商包括HPE、IBM、VMware、联想、华为、浪潮和NetApp。
对于ToB的转型,杨元庆接受采访时表示,联想做“ToB”是得天独厚。他认为,联想从PC时代在中国商用市场的份额就非常高,都在40%以上,有些领域,甚至在60%以上,“在服务器方面,我们也在客户关系、覆盖、通路上建得非常强,所以BToB的业务,最终要的能力是建立信任,而建立信誉,要靠长期的投入和积累”。
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