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按下加速键

  

  江苏江阴长电科技组装车间装片区域,作业员在操作装片机台进行作业(李晌/摄)

  近日,浙江省嘉善市的姚嘉康在上海青浦区体验了一把跨区域办证的“速度感”。

  从事钢筋排水管生意的姚家康计划在上海青浦区开一家贸易公司,将企业注册登记在朱家角镇。2019年3月30日,他前往嘉善县审批服务中心“长三角一体化企业开办服务区”,通过上海市“一网通办”平台,提交了申办企业的所有材料。仅一小时,注册申请就获得通过,姚家康拿到了“上海积可建材有限责任公司”的营业执照。

  这是首张长三角一体化跨区域通办的营业执照。

  “足不入沪”就能办理上海的营业执照,得益于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上海青浦、浙江嘉善、江苏吴江三地市场监管部门的探索与磨合。

  2019年1月起,青浦、嘉善、吴江先后在行政服务中心内设立长三角一体化服务专窗,搭建起跨区域通办平台。据青浦区市场监管局介绍,三地下一步将拓展长三角一体化跨区域通办的服务范围,除了企业营业执照,还将涉及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的经营许可,让企业家作为新“长三角”人更有获得感。

  从“星期日工程师”开始

  改革开放初期,长三角地区以国务院成立上海经济区为契机,以企业为主角,出现过一次合作高潮。

  1982年12月22日,国务院发布通知,决定成立以上海为中心,包括长江三角洲的苏州、无锡、常州、南通和杭州、嘉兴、湖州、宁波等城市在内的上海经济区。上海经济区的成立,刚好处于长三角乡镇企业大发展的时期,江浙的乡镇企业为获得技术、管理、市场、信息等方面的帮助,纷纷与上海的国有企业挂上了钩。资料显示,当时一半以上的上海企业与江浙企业有技术合作关系。

  “交通、税收等无缝对接,这样的同城效应对生产效率的提升是巨大的。”

  那个时期,上海的“星期日工程师”极大地帮助了江浙乡镇企业的发展。

  每逢周末,在上海长途汽车站、火车站,总能看到来自大专院校、研究所、国有企业的工程师们在上海与周边省市县之间奔波。“星期日工程师”帮助乡镇企业开发新产品、培训技术骨干、解决技术难题,让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在长三角地区率先流动了起来。

  不少后来做大做强的著名民营企业,最初的发展都受益于“星期日工程师”群体。

  这是长三角经济—体化的最初模式之一。

  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提出,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此后,越来越多的江浙民营企业进入上淘发展。

  期盼没有壁垒的一体化

  现今,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已呈现出新的特点:合作机制趋于多元。合作方式趋于多样,合作内容趋于广泛。

  对此。上海WTO事务咨询中心总裁、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室主任王新奎发表题为“长三角一体化深入发展的战略思考”的演讲时说。“企业是区域一体化的真正推动者。”

  事实上,长三角一体化能够不断破冰前行,民营企业确实功不可没。

  2017年9月,中国第一条由社会资本控股的高铁一总投资449亿元的杭绍台高铁项目——正式签约,由复星集团、万丰奥特等浙商牵头组建的民营联合体占股51%。高铁项目签约后,复星、万丰等民企又抱团成立了专业管理机构,加大了资本注入,全力推动长三角建设网络化、标准化、智能化的综合立体交通体系。

  对于杭绍台高铁,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表示:“交通、税收等无缝对接,这样的同城效应对生产效率的提升是巨大的。”

  这条填补了杭州都市圈与温台城市圈之间路网空白的铁路,使得温台城市群融入杭州一小时交通圈的时间大大提前,沿线城市发展提速,城市群联动频繁。交通一体化带来的区域经济效应十分明显。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工商联副主席、亨通集团董事局主席崔根良说,“不互通、不相融,优势资源的潜力释放不出,经济发展就势必梗阻。没有壁垒的一体化,这是民企最为期盼的。”

  让资源流动起来

  “上海是品牌高地,有数以百计堪称经典的老品牌,但许多已经沉寂。这些优质资源,浙江能用吗?”2019年4月13日,在上海财经大学举办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端論坛暨“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成立仪式上,浙江省政府原副秘书长、上海市决咨委委员沈建明如此发问。

  他举了施特劳斯钢琴的例子。创始于1985年的上海钢琴有限公司是上海老字号品牌,曾经代表着上海制造的最高水平。同时也承担着民族品牌发展、海派文化传承的责任。但是,其主打品牌“施特劳斯STRAUSS”的生产情况并不理想,而浙江德清县的洛舍钢琴小镇,目前钢琴年产量达到4万多台,几乎占到中国大陆钢琴市场的20%,影响力巨大。沈建明认为,上海的品牌优势和浙江的产业优势如果能成功对接,将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盘活老字号品牌。

  长三角各省市的产业布局各具特色,如何发挥各自的优势,让生产要素、资源流动起来,是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民营企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4月16日,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在“长三角工商峰会”上表示,长三角一体化,让民营企业有了布局区域、整合资源、全盘发展的可能。

  上海市工商联副主席、上海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金说:“均瑶诞生在浙江,成长于上海,发展在长三角。目前集团的航空主基地在上海,在江苏设有基地。航空板块已经一体化了。”

  刘庆峰和王均金所说的,正是企业家着眼于区域布局,让要素、资源在区域内流动起来。

  “上海有强项,江浙皖也各有优势。上海的研发能力、金融市场国际化程度均在全国领先,江浙皖在生物医药、新能源、电子信息等方面的竞争力在全国首屈一指。三省一市产业布局趋于模块化,可以实现协调发展。”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福卡智库首席研究员王德培告诉《瞭望东方周刊》,江浙皖沪将在长三角一体化的产业布局中形成独具特色的错位互补格局。

  深度融合的科技支撑

  2003年8月15日至16日,长江三角洲城市市长峰会在南京召开,在这次会议上,“长三角人”的概念被首次提出。面对这个身份标签,许多长三角的企业主纷纷表示,“其实我们早就是长三角人”。

  浙江研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陈国东就是这样一位“长三角人”,他的名片上正反面印着两个公司名称。一个在上海金山工业园区里。另一个在平湖市新埭镇的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平湖科技园内。

  位于沪浙交界处的张江长三角科技城,是全国首个跨省(市)合作的科技园。在“浙江全面接轨上海的桥头堡”嘉兴,除了张江长三角科技城。秀洲区的上海交大嘉兴科技园、海宁市的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海宁分区等都成为嘉兴全面接轨上海的重要载体。

  “不只是产业转移那么简单,嘉兴谋求的是与上海协同创新。融入长三角的产业分工体系。”嘉兴市发改委有关人士表示。目前,嘉兴市已有2000多家工业企业与上海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合作关系。近5年来。引进来自上海的企业1400多家。到位资金600多亿元。

  产业一体化,科技是支撑,资源共享是入口。

  2015~2017年,苏州企业使用上海164家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的总计1180多个平台,研发了6.3万个新产品。

  2007年。长三角各省市把自家大型仪器集中在一起,建立长三角大仪网,通过发创新券的方式。供长三角各地企业使用。截至2017年底,长三角大仪网已集聚2192家单位的2.8万台大型科学仪器设施,总价值近300亿元人民币。

  “如果自己买设备,成本不得了。”上海市发改委主任马春雷说,现在有需要的企业,可以只花几千元到上万元,就能用到所需设备。“苏州企业耍做实验,可以到上海来,上海的企业也可以去外地。”

  G60科创走廊也是顺应长三角一体化要求的产物。根据2017年7月签署的《沪嘉杭G60科创走廊战略合作协议》,以G60高速为纽带,将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和松江G60上海科创走廊联成一体,共建共享区域创新体系。

  科创走廊的先行者还是民企。浙江民企到上海松江建工业园,借助上海的人才、金融优势,建起研发中心和投资贸易中心;上海企业则沿着G60高速公路,将工厂延伸到浙江。

  G60科创走廊带动了沿线城市成立产业联盟。目前已在金华成立新材料產业联盟,在芜湖成立机器人产业联盟。其中,机器人产业联盟已吸引九城市相关企业138家,覆盖了产业链上中下游。

  事实上,长三角一体化的每一次升级,背后都有企业谋求产业升级的动力。如今,成为新“长三角”人的企业家们,更是长三角一体化“元气满满”的推动者和践行者。

  2018年9月28日,上海市松江区行政服务中心内的G60科创走廊产业集群“零距

离”审批服务中心(丁汀/摄)

  张静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