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軌國際:半世紀醫療發展,澳門接軌國際

  • 来源:澳门月刊
  • 关键字:健康城市,完善,检查
  • 发布时间:2019-07-25 08:32

  關懷弱勢,成果顯著

  健康城市的推動是一個長久的過程,這本身就涉及到國家、社會、社區、家庭、個人等多個不同的主體,在此過程中更期待令到大家對健康有共識,認知到自己需要改變什麼。尤其是社區中因為健康理念的推動,讓居民更有意識地了解、學習相關知識,改變對於疾病、健康的認識,同時也加快了居民間的共融相處,拉進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在過去的十多年間,澳門政府結合全民力量來推動健康城市建設是卓有成效的,從醫療領域來看,澳門建立了初級的衛生保健網絡系統,通過在各區設立衛生中心完善初級衛生保健醫療制度,鼓勵市民理性就醫診療,巿民接受初級衛生護理服務,均屬免費。而低於13歲的青少年,以及超過65老齡人住院治療亦免費。在以前的年代,40、50年前經濟條件不好,看醫生要錢,對於很多窮苦人家、長者而言,寧可硬撐也不會主動去看醫生,如今依託於健全的醫療制度,市民會主動就醫,得到了有效的治療,及時控制慢性病。這一點從澳門市民的壽命上就可以看出,從20年前全澳平均壽命70歲左右到如今人均壽命已經超過80歲,很多重大疾病轉為慢性病,提高了病患的生活質量,也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家庭的負擔。

  同時在嬰幼兒防疫領域,我四十年前做助產士時,接生的嬰兒們只需要打一種疫苗,如今各種門類十數種疫苗需要接種,沒有完成疫苗簿上的接種計劃都會影響到小朋友就讀的權益,也正因這樣的強力推動,使得很多國際性的傳染疾病在澳門徹底得到消滅。以前的時代,通過助產,看到過太多的孕婦高危、產後大出血、胎兒畸形的情形,很多情況令人觸目驚心,悲痛不已,尤其是過去的“水上人”,也就是漁家女,平時生活環境差加上沒有產前檢查,經常出現畸形兒、甚至早夭的現象,如今澳門政府推出免費的產前檢查,全澳得到孕期醫學保健的普及,極大地降低了嬰兒死亡率,保證了新生兒的存活率,目前澳門的嬰兒死亡率是2.3‰,相對於全球高達30.5‰、亞太區超過10.8‰的新生兒死亡率而言,澳門是極低的,這項指標在全球健康城市的評估中都可謂名列前茅。所以很多時候不對比就不清楚澳門醫療發展的速度與成果,在基礎保健領域澳門可以稱得上亞太區的典範城市。

  而在癌癥的醫療領域,澳門更是在細節之處給予了癌友更大的生命希望。澳門的癌症病友只要通過公立醫院系統接受治療就是免費的,而鄰埠香港的癌友需要自己支付部份高昂的醫療費用,類似腫瘤這樣的惡性疾病一旦家庭中有一人患病,將可能大幅增加家庭的經濟負擔,整體家庭的生活質量降低、心理壓力都會隨之增加,澳門政府體察到這一點推動了公立癌症治療免費的制度,給澳門癌症病友帶去了生的希望。1996年參與成立的澳門愛心之友協進會, 是一個癌症病人的互助組織,會員們雖然都是癌友,但多年來互幫互助,扶持走過人生的低潮與病魔的打擊,很多病友發自內心的感謝澳門的醫療制度,能夠讓他們免除擔憂,安心治療抗癌。同時澳門更開辦康寧中心,讓癌友在癌症晚期可以得到紓緩治療服務,減輕身、心靈的痛苦, 乃至生命臨終前依然可以得到有尊嚴的照顧,安然離開。這是非常可貴之處,給人溫暖,看到澳門社會充滿人情味,充滿溫情的一面,我們作為醫護人員即使送走很多病友,心中無限不捨,但知道他們安然有尊嚴的離開,也會為他們感到欣慰。

  長期投入,改善醫護缺口

  當然,健康城市的建設更是一個長期投入、維護的持續發展過程,澳門對於醫療資源,尤其是專業醫護人員的投入也並未鬆懈過。但從目前的需求量看,護理人員仍然不足,早在2006年澳門鏡湖護理學院就針對醫療人員做出過一項專業調查,指出澳門仍然有1000位左右的護士缺口,時至今日澳門護士已經有2300餘個,有了顯著的增長,但需求本就隨著人口、社會發展、環境需要而變化,因應澳門不斷增長的人口與快速的社會發展,護理人員仍有很大的缺口。過往澳門培養護士是藉助鏡湖護理學院、澳門理工衛生高等學校兩間學校進行,三四十年前一個班級約20位學員,如今一班幾乎高達百人,可以看出在招生上政府、專業學校付出的努力。三四十年前,護士即使努力讀書,讀完四年也只有中專學歷,與其他同等學科比較而言存在劣勢,但護理人員們仍然渴望能夠持續進修,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從1994年澳門護士學會與廣州暨南大學合辦護理大專班,超過百餘人報名的盛況足見本澳護理界人員對於自我提升的迫切,而後2000年開始本澳開設統一的大專培訓,2002年開辦學士學位及學士學位補充課程, 統一提高護士基礎學歷。2006年更為在職人員提供深造機會,陸續也有與香港理工大學、香港醫院管理局等合辦護士專業培訓等,也逐漸出現了“專科護士”,進一步進行專業化分工。再到現今,其實有不少護士專業醫學知識積累豐富,亦有能力幫病人看診,目前鏡湖醫院的糖尿病中心設有糖尿病專科護士門診, 專科護士可以為病人診症即可收診金、看診,這是一個非常大的進步,相比於醫生的前線看診,護士在護理病人的過程中更容易綜合觀察病患的情況,給出更加適合個人的治療建議。

  所以在短期內護理人員的人力資源問題還無法一步到位解決,仍需要持續加強投入。除醫護外,物理治療師、職業治療師近年來在整個醫療系統中也逐漸浮出檯面,展現出其重要性,包含語言治療師、心理治療師等專業人士的出現,更加專業地幫助了部分病患,相較於以往都是由護士教病患如何康復,如今隨著物理治療師進一步專業細化分類出來,他們針對老人、語言障礙患者等都可以進一步做出專業建議和持續的康復引導,這是全球醫學發展的已然趨勢,澳門對此也是積極關注,從專業人士的介入治療到配備齊全的治療室等可以看出,澳門目前醫療服務在不斷追求完善,在人力資源方面仍有待加強。但隨著澳門城市化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市民開始有精神疾病的困擾,而目前本澳的精神、心理治療師仍然非常缺乏,現有的比例完全不能滿足市民需求,期待下一階段政府與醫療界能夠重視此類問題,強化專業人才的培養等。

  老齡浪潮,直面“善終”

  隨著全球醫療水平發展、生活質量的提高,“老齡化”浪潮已經成為事實,也是客觀的發展趨勢,澳門同樣無法避免。過往很多疾病比如心臟病、高血壓、慢性疾病、癌症等都有非常高的死亡率,如今隨著醫療技術發展,大部分疾病都轉為慢性病,患者的存活率不再停留在3年、5年的衡量標準上,10年、20年的存活率標準都陸續開始出現,所以老人的長壽率也直線上升。每一個人都會經歷老的過程,我們如何去接受自己變老的事實,從觀念上開始轉變,進行適當的自我照護以及找到適合自己現階段的健康生活方式,因為所有的外在政策再好,終究需要作用在人的身上,當城市的居民不接受健康城市所制定的政策時,繼續抽煙酗酒,很難能夠長久維持自身的健康,因此自我的改變也是應對老齡化社會的關鍵步驟,老年人針對自己的情況要充分認知,找到適合自己的健康生活模式。

  提及老,我們不可避免的將碰觸“臨終”,“離開”的議題。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中,大家都避諱談死亡的問題,但“生老病死”本就是一個自然的過程,無人可以真正迴避,既然無法迴避,又為何不嘗試去了解、面對,用更加坦然的心態來看待。我曾經受邀前往工聯為老年朋友分享臨終關懷與面對死亡的議題,令我很驚訝的是澳門的老年人並不是想象中的迴避談論而是很開心的討論、分享自己的看法,聆聽他人的觀點,所以澳門社會的進步不單單在於年輕一代的發展之上,當長者能夠更好地認識疾病、臨終關懷乃至死亡時,社會何嘗不是另一個方向的進步。

  作為一名前線護理人員,四十多年的護理工作,從產科的助產士、外科護理人員、紓緩與臨終關懷服務、社區長者服務等護理工作, 讓我有幸接觸了人的一生四個過程:生、老、病、死,看過太多的事例,更加深我對生命的看法,尊嚴是貫穿人一生的標誌,我們期待生活得有尊嚴,同樣面對離開時也應該有尊嚴。無論從電視上還是一線的醫療實務,我們都看過突發疾病或者常年臥床的長者被送到急診,為了搶救最終全身插滿管道,無法動彈,通過呼吸機來維持一段時間的生命,這樣的情形是否是病患所期待的,他所承受的痛苦,家人朋友又能夠了解多少?因此針對此全球都在展開對於“拒絕心肺復甦術”(Do not resuscitate,縮寫為DNR)的討論,香港目前尚未正式立法,由醫管局對旗下的公立醫院制定規則已在逐步推行,而台灣已經做出明確立法,指出病人本身簽署意願書或經由家屬簽署同意書,在病人臨終、瀕死或無生命徵象時,不施予心肺復甦術(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包括氣管內插管、體外心臟按壓、急救藥物注射、心臟電擊、心臟人工調頻、人工呼吸或其他救治行為。依據2000年6月台灣公佈實施的《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罹患末期疾病的病人有權利選擇DNR,在病程進展至死亡已屬不可避免時,以較有尊嚴的方式自然離開人世,免受人工維生醫療拖延時日的痛苦。而澳門暫時仍未有推動,但作為一項不可迴避的社會議題,澳門如何讓更多的人、家庭來關注“善終”、“臨終關懷”的議題,集合全社會的智慧,為自己,為家人找出一條有尊嚴的生命之路,值得我們深思。

  除此之外,目前澳門對於老年人的醫療照護較為全面,無論是醫院系統還是院舍系統,都能夠給有需要的長者適當的服務。但關係大部分長者的社區護理系統在當下來看,仍然力度不夠,因為社區是與長者最密切接觸的機構,若社區在老齡人口的健康宣導、疾病預防上做得充足,就可以更加好地幫助到長者。例如新加坡在社區照護系統上長期投入,無論是資金、設施建設以及護理人員的引進,都進一步穩固了新加坡社區醫療護理的堅實基礎,可以讓長者能夠便捷高效地接受基本診療與護理,提高了長者的就醫護理效率與滿意度。我因為有機會在退休後投身社工局長者服務處工作,深入到社區、院舍了解各個社區的照護情況,才發現原來澳門當下社區護理人員不足,無法滿足長者日常照護的需求,尤其是部分行動不便的長者。仁伯爵綜合醫院也曾經針對此項議題回訪過部分需要社區護理的長者,調查結果也指向護理人員不足等方向。因此如何健全澳門社區護理系統,加大資源、人力等的投入,將很多慢性疾病的日常治療與護理工作引入最基層的社區單位,是建設健康城市中的核心一環:“健康社區”。一旦我們進一步優化好澳門的分級診療與護理制度,鏡湖、仁伯爵綜合醫院徹夜排隊輪候急診、人山人海的情況勢必得到緩解,對於長者而言,深夜輪候急診可能帶來更大的風險。當然在推動社區護理人員資源投入的過程中,社會大眾也要對於護士有充分的尊重,相較於國內較為複雜的醫患關係與醫療環境,澳門目前尚未發生極端的侵犯護士等的事件,未來隨著護理人員進入家庭,協助長者居家護理等,如何進一步制定相關法律、規則保障一線護理人員的合法人身安全權益等,都需要細化討論,不能直接忽略,只有充分的考慮到各方權益的社區照護系統才可能長久維繫下去。

  走向國際,展現城市活力

  澳門在發展自身的醫療照護系統時,絕不是閉門造車,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的確立,加之三地原本的語言相近、文化雖有差異但相通的特點,以及三地醫療發展更有特色的情況下,醫護領域可以做到互相支援且互補不足。其實數十年來,澳門與內地、香港的醫護交流從未停歇過,數十年前,內地包含廣州、韶關、四川、哈爾濱等地的護士都曾經到鏡湖醫院支援或者交流,大家都保留著一起工作的珍貴記憶。現下,灣區交通更為便利且連接了內地的高鐵交通網絡等,使得由澳門前往內地任一地區都相對便利,更何況灣區因為交通便捷形成的“一小時生活圈”,因此未來如何藉助政策優勢、交通便利、資源的差異性特色來進行醫療合作與互補,就需要不斷嘗試,例如如何在灣區內聯合進行護理教育辦學、專業培訓,如何在公開招生、異地實習等領域深入合作,讓澳門可以藉助廣東遼闊的腹地與資源提升本地醫護專業人士的水平。同時澳門在1999年就加入國際護士會,以中國澳門的會員身份參與國際會議、活動,積累和學習了大量的國際經驗,澳門在於廣東省交流合作的過程中,亦可以分享這些寶貴的國際模式與經驗。

  數十年的交流合作探索中,我深深感受到“走出去”的必要性,我們在每一次國際會議、交流活動的場合與其他國家、地區的護理人員深入交流,了解到其他地區的一些創新護理模式與理念,帶回澳門來推動本地護理水平的提升與系統的優化。而且我們鼓勵新一代的年輕護理人員作為接班人勇敢走出去,走向國際,開闊自己的視野,交流經驗,在實務過程中合理運用,提升自己的專業護理水平。得益於國家的發展、澳門作為國際化都市的快速進步,我們擁有了更多的機會與平臺看見世界,找到自我進步的更大動力,這是在全球化的時代,賦予我們最好的機遇。

  回到健康城市的本身,其實核心在於城市之中的人,對於澳門而言就是每一位市民,最重要的就是他們如何認知健康,如何主動地改變自己找到健康的生活模式,最終自己的健康需要自己管理才更加高效安心。一座健康城市的風貌,何嘗不是從每一個個體身上得到完美展現,澳門人的活力決定了這座城市的活力,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每個人都能在人生不同的階段享有尊嚴而開心的生活,不恰恰是健康城市最終落在個體身上的美好期待嗎?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