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结构改革背景下的西部县域职业中专办学模式策略研究

  • 来源:职业
  • 关键字:供给,虚假,教育
  • 发布时间:2019-08-09 22:52

  课 题:本文是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课题立项号GS[2018]GHBBKZ033,课题组成员有卢守潮、王锡荣、杨伟军、黄国杰、乔仲良、邢耀敏、王海臣、曾永伟、杨文俊、陈贤亮、曹龙、王兴)研究成果。

  一、供给侧与模式

  1.总量虚假过剩

  目前西部供给侧结构改革对县域职业教育冲击最大,直接的反应就是生源大战。从表面看来,是中等职业教育资源总量过剩,其实质是利益集团的介入,造成目前西部县域职业中专办学模式急功近利,追求短期效应,陷入了“生存焦虑叠加症”的怪圈。

  取缔“皮包培训机构”,让民办职业教育机构按市场需求发展,取消政策捆绑和政府投资。目前西部中等职业教育总量问题特别突出,总量虽多,但有很多是虚假教育,特别是民办职业教育形成皮包公司,套取国家培训资金。而更为关键的是县域职业教育供给与人才需求之间不匹配而产生的结构性矛盾问题。如扶贫力度加大,职业教育扶贫项目多,资金多,政策多,但农民工培训却流于形式,形成可怕的无效教育。本来是职业中专的教育项目,却被民办教育机构分去。

  我国西部县域职业中专办学模式存在诸多结构性问题,在宏观层面主要包括区域结构、城乡结构的不均衡问题。西部县域职业中专按人口规定数量,按地方经济发展确定专业,兼顾城乡供给侧结构改革下的产业,以产业定专业,在西部特别是要为扶贫产业服务。涉农专业也要合理布点,收回民办教育机构的带钱项目,回归县域职业中专。国家从宏观层面发挥西部县域职业中專在供给侧结构改革中的主渠道作用,为优化西部县域职业中专办学模式提供政策依据。

  2.社会呼吁优质职教资源

  目前西部中等职业教育资源已进入有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的阶段。到了填实“空壳教育”的关键时刻,办学模式应该追求长期效应,建立良性循环,为供给侧结构改革培养需求的技术人才。西部县域职业中专办学模式也到了升级优化的关键时刻。

  3.建立优质模式的必要性

  社会呼唤优质的中等职业教育资源,供给侧结构改革也呼唤优质中等职业教育资源。家长学生也在寻求优质中等职业教育资源。因此,必须探索优质中等职业教育模式,以适应供给侧结构改革对职业人才的需求。

  确立西部县域职业教育开发人力资源的新模式,明确办学思路和方向。把模式和人的发展联系起来,多设计一些个性化模式,长效模式。把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和社会需求联系起来,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更好的发展。

  二、 模式与供给侧

  主要分析主流模式(升学就业模式)与供给侧。

  打造主流模式,促进主流发展,追求高端效应,形成完整体系,高效良性循环,服务供给侧结构改革对职业技术人才需求。

  1.主流模式概念

  主流模式就是现在职业中专(包括西部县域职教中心、职业技术学校和其他行业技术学校、技工学校)在校生的培养模式。主流入口(招收初中毕业生),主流出口(毕业学生大部分升入大学、专科学校和各类高职院校,少部分学生就业),主流学制(三年制),主流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教育教学日常管理运作模式及作息时间,基本上和普通高中相同。

  2.现状与目标

  用十年时间,职高与普高招生人数基本持平,学制体系与职高(专科)、职本(本科)、应用研究生(硕士)、操作博士衔接。建立职业教育独立的学制体系。职业中学与普通高中资源共享、学分互认。如普通高中的学生可以参加职业学校的技能大赛,满足普通高中学生技能学习的愿望,拓宽学习空间,全面发展,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职业高中建立实物教育实训室,普通高中的学生可以参加,满足普通高中学生动手操作学习的愿望。建立专升本的激励模式,本科院校的职业化改造等。

  3.如何优化

  (1)优化入口。优质职业教育资源的建立需要优质的生源,现在不是高考一考定终身,而是中考一考定终身。职业教育优质生源的需要系统学制,还需要985、211院校一些专业向职业院校开放。

  (2)优化出口。选优模式的排序建立。目前,职业中专的升学模式时间排序有问题,不利于优秀人才的选拔。按单独招生、免推、三校生高考的时间顺序排列,是一种倒序排列的人才选拔方式,正确的时间排序应该是:三校生高考、单独招生、免推。

  现在职业中专的大部分毕业生(93%)通过单招、三校生高考、免推、五年一贯制等形式进入本科院校(一本、二本、三本)、各类专科及高职院校学习,毕业就业大部分在西部。因此,西部高校特别是职业院校的专业体系和供给侧改革自然衔接就显得特别重要,应该有一个基本的专业建设规划。

  职业中专的毕业生有一部分学生(5%)直接就业。现在大部分景泰职专设有就业班,如景泰职专的就业班有汽车运用与维修、焊接技术运用等,也有比较稳定的就业单位,就业单位以东部为主,遍布全国各地,学校根据学生的专业联系。

  职业中专的有一部分学生(2%)异地学习。未能升学就业的学生选择其他学校学习,也有复读的情况。

  (3)优化模式

  第一,优化专业类别。目前职业中专的专业类别有三校生高考班、普通高考班(音乐、舞蹈、美术、书法)、中高职五年一贯制大专班、中职就业班等四个类别。应增加一些环境保护、老年人服务、社区服务、工业机器人、智能家居、互联网+等跟上时代步伐的专业类别,才能适应供给侧结构改革不断变化和优化升级的人才需要。

  第二,优化专业设置。学生分专业学习,专业设置的主导权在学校,国家政策也是专业引导政策,以中职学校为例,如有工业类、医药卫生、教育文化艺术、信息技术、财经商务、旅游服务等类别的专业。目前,应适应就业带动西部县域职业中专的专业设置,西部就业面和东南部相比较窄。西部县域职业中专的专业设置应该面向全国,尤其要面向东南沿海地区。满足西部劳务输出的需要。考虑到目前职业教育资源虚假过剩和用工荒的矛盾,人口红利的消失,国家应规划就业岗位的吸引力政策,不断优化就业岗位。减轻劳动强度,优化劳动环境,为职业院校学生稳定就业提供人文关怀。

  培育西部县域就业专业群。“郡县安,天下稳”,打造西部县域经济精品产业,服务供给侧改革,提升西部县域行业就业能力。兴办绿色产业,优化就业岗位,传递职业中专专业设置信息,释放一线二线三线城市人口稠密带来的压力。增强西部县城的服务功能,打造中国特色县城就业新亮点,为西部县域职业中专专业设置蓄足后劲。同时,释放西部地域大空间的无限活力,形成生态农业,绿色服务业岗位就业群,不断为职业中专旅游服务专业增添新领域。

  第三,规范技能大赛。国赛和省赛比较规范,市赛应重新规划组织形式,有待规范。技能大赛学生不分专业可以自由申报,是一专多能的学习形式。以市技能大赛为例,专业类别有财经商贸、加工制造、交通运输、旅游服务、农林牧渔、土木水利、文化艺术、信息技术和文化教育等9个类别。下设若干具体专业,学生申报,班主任同意后,学生可以到技能大赛实训室参加训练。学生训练形式是项目教师负责制。训练紧张有序,特别扎实,但比赛时赛程不规范。

  目前,可采用四种模式:高考模式、交换模式、委托模式、回避模式。

  高考模式。市赛按高考模式运作,操作考试采用录像作品阅卷制。理论考试程序与高考同。建立技能大赛题库。由省考试学院负责统一命题、密封,临考运送各州市考点。仿高考模式,抽题考试。考点尽量设在高职院校。各县区或各州市互换教师监考。省考试学院统一组织阅卷。省考试学院公布成绩,各市按照成绩颁奖。

  交换模式。市技能大赛全省统一组织,各州市互换考试。学校派出带队教师带领学生考试即可。如白银市的考生到兰州市考试,考试由兰州市组织,白银市任何人不能参与,考试结果通知白银市教育局备案。

  委托模式。委托模式分单委托模式和全委托模式。单委托模式即市教育局把某个赛项全权委托给有这个赛项专业的高职院校组织比赛。全委托模式由省职成科统一组织市赛,委托高职院校承办全省各市技能大赛,把赛项分解到各高职院校中,考试结果通知各市。

  回避模式。承辦单位只提供比赛场地,组织赛事团队由全省统一组织产生。凡辅导教师、考生所在学校教师、考生亲友一律回避。命题及监考阅卷人员全省统一调配,异地工作。

  第四,规范技能鉴定。技能鉴定亟待规范。中职生100%分专业参加技能鉴定。技能鉴定目前是走过场,形式主义,亟待规范。技能鉴定所的工作模式应重新规划。可仿照高考模式,互派教师监考。

  (4)优化日常教育模式。供给侧结构改革背景下西部县域职业中专办学模式,最基本的是日常教育模式。日常教育模式如果出现问题,则后患无穷。因此,从现在开始就要重视县域职业中专的日常教育模式的研究,这是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建立的根本。

  (5)优化职教政策。主流模式社会关注度高,国家重视,优惠政策多,发展潜力大,关乎国家技能型人才的未来。在国家政策层面,和普通高中一视同仁,在招生人数和普高持平。办学规模超过普高,办学模式灵活,适应社会,是普高的有益补充,能和普高实现互动教学,融通教学,相得益彰。

  优化职教政策。每个县按人口办好一所或几所职业中学,投资引导,无缝衔接,模式灵活,动态发展,放宽空间,长效循环。

  (作者单位:甘肃省景泰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卢守潮 王锡荣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