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戴合”落地

  • 来源:汽车观察
  • 关键字:出资,持股,结局
  • 发布时间:2019-09-27 19:46

  7月23日,一则突如其来的喜讯热闹了整个汽车行业:北汽集团宣布出资25亿欧元、通过100%控股子公司Investment Global Co. Ltd.购买了戴姆勒约5%的股份。本次交易包含2.48%的直接持股,以及获得额外等同于2.52%股份投票权的权利。

  至此,流传了6年之久的“北戴合”计划终于有了圆满结局,北汽集团正式成为戴姆勒第三大股东,成为国内第一家和合资伙伴形成“交叉持股”的大型国有汽车企业集团。

  对于此次交易,股市给予了相当正面的评价。当日下午,戴姆勒在德意志交易所的股票上涨了1.44%;港股北京汽车股价也迅速拉升8.5%,创逾3个月来最大升幅;北汽蓝谷股价则一度上涨9.97%,接近涨停。

  大棋已下十六年

  “北汽集团与戴姆勒秉承互信、互惠原则,已有10余年的合作历史,业绩卓著。通过对戴姆勒投资加深双方合作伙伴关系,也一直是北汽集团的意愿。”收购完成之后,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和谊对外透露。

  回顾过往,北汽与戴姆勒的交情要从16年前说起。2003年,北汽集团与戴姆勒之间建立起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在乘用车、轻型商务车和卡车的生产、研发和销售等领域进行合作。2005年,北京汽车与戴姆勒进一步成立了合资企业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双方通过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联合销售汽车。2012年,北汽集团控股的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与戴姆勒成立合资企业,生产中重型卡车。

  2013年是北汽集团与戴姆勒合作关系的转折点。当年11月,北汽集团与戴姆勒在全面战略合作交割书上签字,宣布双方进入全新合作阶段。这项协议的签署也被业内称之为“‘北戴合的序章”,为如今北汽集团持股戴姆勒埋下了历史的伏笔。

  随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同年,戴姆勒斥资购买了北汽集团旗下北京汽车股份,成为北京汽车董事会成员,持股比例为9.55%;2016年3月,北汽集团收购了福建奔驰35%的股份;2018年,戴姆勒入股北汽集团旗下北京蓝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目前为3.01%。

  有心人可以发现,早在2013年双方签署协议之时,北汽方面就曾向监管层提出了入股戴姆勒、双方交叉持股的意愿。按照约定,戴姆勒持股北汽股份后,北汽也将入股戴姆勒,但谈判却一直拖延。所幸的是,在漫长的等待过后,“北戴合”项目最终还是修成了正果。

  “入股前前后后花了6年,大家都认为时间太长。中国有句古话: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对于此前的种种议论,徐和谊做出了正面回应,“北汽集团战略入股戴姆勒早已经是规划之中的布局,不存在因为有其他中国企业先入股戴姆勒而产生的博弈。”

  而对于“慢”的原因,徐和谊也解释道,主要是因为:“北汽集团是100%的国有企业,在此之前并无海外车企股权投资的经验,再加上旗下有多个上市公司,以什么方式、在什么时机战略入股,可谓责任重大。一个是流程复杂,另一个是要等待最佳时机,一点都不能乱。”

  “情根深种”为哪般?

  在北汽集团与戴姆勒斡旋期间,汽车圈内发生了许许多多的行业大事,其中不少就与戴姆勒有关。

  比如2018年,吉利以注资的方式持有戴姆勒公司9.69%的股权成为其最大股东,随后,吉利又与戴姆勒成立了各自持股50%的合资公司,紧接着,双方又再次在出行领域达成合作,合资成立了蔚星科技有限公司。

  2018年7月28日,《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8年版)》开始实施,按照政策规定,汽车行业取消专用车、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商用车外资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以及合资企业不超过两家的限制。华晨宝马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豪撒36亿欧元将其在华晨宝马的股比增持到75%,成功控股华晨宝马,给外资车企开了一个好头。

  两件大事叠加在一起,业内人士深为北汽捏了一把汗。有人猜测,“北戴合”项目或将生变:吉利“一再插足”,北汽与戴姆勒之间的关系还牢靠吗?戴姆勒是不是想要效仿宝马,拒绝北汽入股、进一步加大购买北汽股份,从而控股北汽?当然,随着此次北汽集团成功入股戴姆勒,这一谣言再次不攻自破。

  “对于北汽和戴姆勒双方来说,交叉持股可以说是建立起来一种非常稳固且持久的合作架构。”在徐和谊看来,此次合作不仅对两家企业意义重大,同样为如何加深中外合资伙伴合作关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样板和案例,“我们不应该纠结于在制造环节的合资股比谁多谁少,而应该把目光放长远,在资本层面和产业链条上提升合作维度、扩大合作领域。”

  但发人深思的是,在已有3家中国合作伙伴、且已经持有了吉利股份的情况下,戴姆勒究竟为何选择与北汽集团进一步深度捆绑,甚至自愿吸纳北汽集团入股?《汽车观察》认为,“打铁还需自身硬”,抛开第三方因素不说,北汽集团自身扎实的市场业绩和富有前瞻性的业务布局,才是令戴姆勒“情根深种”的根本因素。

  打铁还需自身硬

  近日,北汽集团发布了2019年上半年的经营业绩,整车销量110.9万辆,跑赢大盘4.6个百分点,市场占有率较去年提升0.4个百分点,位居全国第四名。在财务方面,上半年营业收入2464.5亿元,同比增长6.0%,利润同比增长4.4%。

  在整个车市大萧条的背景下,北汽集团实现的营收、利润双增长的成绩并不容易。而从合资、新能源、自主、商用车等各个板块来看,北汽集团也均是硕果累累。

  其中,北京奔驰继续为集团做出巨大贡献,上半年实现销售28.2万辆,同比增长11.9%,连续九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北汽新能源上半年销售6.52万辆,同比增长21.57%,并在6月份以2.6万辆的业绩夺得了纯电动汽车市场销量冠军;北汽福田上半年销售30.3万辆,同比增长8.6%,大幅跑赢商用车行业平均水平,成功实现扭亏为盈;刚刚独立不满半年的北汽越野车表现也很不错,上半年完成销售2.1万辆,利润增长了1.8倍;北汽福田则实现了30.3万辆新车销量,同比增长8.6%。

  “上半年北汽集团的经营业绩可圈可点,各板块的拼搏令人振奋。北汽集团将继续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打造‘高、新、特核心竞争力。”对于上半年的表现,徐和谊点评道。他同时表示:“在下一步的战略转型调整中,整车业务仍然是主力,但是围绕着汽车产业相关的整个产业生态,北汽集团要培育一些新的业务增长板块。”

  所谓新的业务增长板块,指的是北汽集团旗下的金融、出行、零部件等,在过去几年中,这几大业务板块均实现了迅速发展。

  目前,北汽集团内部金融业务板块已经涵盖了北汽所有的服务、销售和售后相关业务,北汽鹏龙规模年销售收入已经超过500亿元,北汽集团正在试图打通资本市场、将其推向上市。在整个共享出行领域盈利存疑的大环境下,北汽集团旗下的华夏出行成立不到两年时间就已经发展得非常迅猛,内部一半业务已经扭亏为盈。上半年,北汽旗下零部件品牌海纳川实现了营业收入312.1亿元,同比增长12.1%,即将达到千亿级规模。

  而在“向外扩张”的同时,北汽集团也在逐渐“紧实肌肉”。

  众所周知,过去北汽自主的战线拉得很长,从收购昌河到合资建立北汽幻速,再到建立北京、绅宝、威旺品牌,凭借规模效应,构建起了以北京为中心,华中、华南、西南、华東相呼应的自主品牌乘用车基本布局。

  不过,随着自主竞争压力的增大,这样的规模化布局已经不再适用于当今市场。北汽自主迅速反应,明确了从“全科”到“术业专攻”的战略,割舍威旺、昌河等相关低端资产,并计划正式将北汽新能源和绅宝品牌合并重组为“BEIJING”品牌,集中资源、聚焦优势品牌发展。

  从夯实“高、新、特”核心竞争力,到积极培育新的增量市场,再到优化内部结构、向高质量发展,北汽集团正通过一系列高瞻远瞩的布棋,积蓄逆流而上、稳定增长的能量。

  也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硬实力,戴姆勒才难以拒绝北汽集团的橄榄枝。在北汽入股戴姆勒一事尘埃落定之时,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兼梅赛德斯-奔驰汽车集团全球总裁康林松(Ola K?llenius)的一番话印证了这一点,他表示:“我们很高兴我们的长期合作伙伴北汽集团现在成为戴姆勒的长期投资者。中国市场不仅在销售方面、而且在产品开发和生产领域都是我们现在及未来成功至关重要的支柱。”

  郑劼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