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期内的无效药

  • 来源:家庭医药
  • 关键字:家庭,药品,有效期,无效
  • 发布时间:2011-01-18 13:02
  基于健康的需要,每个家庭或多或少都贮存着一些备用药品,这对于疾病防治无疑是有益的。但家庭成员有男女老少之别,各人体质有盛衰强弱之异,所患病症也有轻重缓急之不同,要做到安全、合理、有效的用药,除要了解药品的作用外,我们还应该学会识别药品是否已经过期失效。

  一般药品的包装上标有生产批号、失效期或有效期。药品有效期的格式通常为:有效期至×年×月,如“有效期至2010年8月”,说明该药在2010年8月31日前有效;有些药品上印着失效期,如“失效期2012年12月”,说明到2012年12月31日该药失效。还有些药品外包装上印着批号,并附有有效期,如“批号100901,有效期3年”,说明这个药品是2010年9月1日生产的,在2013年9月1日之前可以使用。

  对标注有效期的药品,应严格按照规定的贮藏条件加以保管,按规定时间服用。不过,家庭贮藏条件毕竟不比药店,普通人也缺乏相关药品贮藏知识,难免因贮藏不善导致药品性状改变。因此,为保证药品质量,服药之前要注意检查药品性状,一旦发现有异常情况,即使在有效期内,也要停止使用。

  片剂型

  家庭常备药品以片剂为多。一般而言,白色药品颜色变黄、变深,药片出现药斑、发霉、解体,表面粗糙、凹凸不平,潮湿或有结晶析出,都说明药片已失效。塑料薄板包装的药片如出现表面不均匀、破损、发霉,也是药物变质或疗效下降的信号。

  液体型

  液体型的口服药如糖浆、滴眼药、滴耳药、滴鼻药,不论颜色深浅,一般应澄清无异物。如有沉淀物、结晶、絮状物或毛点或霉变,应视为失效药品。但是也有一些药品,气温低时有结晶,稍用温水加热即可溶解(如甘露醇注射液);个别药品(主要是皮肤外用药),正常情况下也可能有沉淀,这些情况在说明书上都能找到相关说明。

  软膏类

  软膏类药物在正常情况下为均匀、细腻的膏剂,如果有失水、干燥,又有油败气味等情况,都可认为已经变质。在寒冷的环境里,软膏也容易发生质地的变化(尤其以“硝酸甘油软膏”等乳状软膏为多见)。假如你在冬天里,发现家中的软膏出现粗糙的颗粒状物质,就不能再使用。

  针剂型

  针剂一般是无色、微黄色或淡黄色的澄明液体,如发现药液颜色变深、浑浊、沉淀等现象,说明已经变质。粉针剂在正常情况下,摇动药瓶,药物能在瓶内翻动,如出现粘瓶、结块、变色、潮解甚至溶化成糊状,表明此药已变质。此外,药品如有破损,也不能再用。

  原则上,过期的药品不能继续使用,除非经药检部门重新鉴定合格。但作为家庭备用药品,数量很少,不必送检,弃之不用即可。

  过期药品如何处置,是每一个家庭都会碰到的问题。首先,过期药品不能吃,这是基本的生活常识。其次,过期药品不能乱丢,既是为了不给不法分子谋利、害人创造机会,也为了保护环境。家中有过期、失效药者,宁可自己麻烦点,也要把那些药品送至相关的回收点。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