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创设情境与提出问题的策略

  • 来源:中小学教育
  • 关键字: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小学数学
  • 发布时间:2021-01-16 14:56

  【摘要】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就是要改变以往传统施教者与受教者的固定关系,教师要致力于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鼓励学生尝试自主学习,分享学习成果。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由教师创设情境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的教学模式,应当成为,对于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改革的一次实践。本文旨在对于,小学数学创设情境与提出问题的策略,提出自己的意见。

  当前在新课程标准改革的要求下,如何教会学生自主学习,成为了当前改革的焦点,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在学习时,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改革,就应当让学生,能够根据教师创设的情境与提出的问题,开展自主学习,分享学习成果,将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学习充分的融合。从而,让学生在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切实掌握自主学习的有效方法。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内涵

  当前社会,对于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愈发迫切。因此,在小学阶段,加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显得格外重要。小学数学这门学科,也是从小培养学生理性思维以及数学计算能力的重要学科。

  因此,在小学数学课程中,更要格外注重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于传统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情况。当前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应当转变教学模式,探索更加适合培养学生独立性的教学方法。

  在“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的教学模式中,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以学生为核心,需要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去主动尝试,进行分享,从而完成与课程相关的问题,这样的安排,将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自主学习的模式,进而摆脱对于教师的过分依赖。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1.通过“创设情境”,促进学生数学学习

  当前学生的数学学习,大多是在家长与教师的督促下进行的,学生在受到约束情况下,被迫进行数学学习。在课程安排下开展数学教学,已经成为当前数学教学的常态,这种模式,虽然可以有效地监督学生进行学习,然而,却极大程度的限制了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的个性发挥。不利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自主思考,自主研究与自主创造。在“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的教学模式下,教师要尽可能的鼓励学生,去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并先自主地努力解决问题。只有学生在对学习中的问题,进行自我尝试后,才能够对教师的讲解,有着更加切实的体会与理解。

  例如,在《复式统计表》这一节中,学生需要对于如何设计统计表,以及对于常见统计表的数据进行简要分析的方法,有所了解。在“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助力于让学生对于课程学习内容,尝试自我学习。以这一节的内容为例,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情境,对于各种各样的数据情况进行统计。例如,不同时段停车场停放车辆的数量,以及不同时段学校大门进出的人数,通过安排学生进行实际的统计,才能使学生,对于在统计学习中遇到的统计概念和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有所联系。这样的教学也更加符合,统计工作中先调查后研究的原则。

  2.通过“提出问题”,促进学生数学学习

  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会有收获也会有疑惑,这是由于学生们不同的学习能力造成的。对于这种现象,教师更应当组织学生,提出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让学生交换,彼此对于相关问题的自我理解,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学习重点。在学生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方面,锻炼学生的交流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够使学生,更加全面具体的对于学习内容加以了解,为今后进行更加系统全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例如,在《比例》这一节中,学生需要对于比例的基本组成,以及对于正比例和反比例有一定的认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不同的学习能力与生活经验,对于《比例》这一节内容的理解的程度,可能会不同。有的学生也许会对,比例的基本组成有较深的理解;有的学生也许会对,比例性质的用法有自己的看法。教师应当充分组织学生,对于在《比例》这一节学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加以分享,借助分享的机会,不仅能建立起良好的学习氛围,也能够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

  3.让学生在不同情境下解决问题

  当学生对于所需要学习的课程,具备了一定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便可以根据学过的相应内容,创设不同的情境,提出不同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更加多元化、多样化的解题训练,帮助学生对于课程内容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例如在《观察物体》这一节中,学生需要对由小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进行观察,并能够描绘在不同方位,观察立体物体时看到的平面图形。教师便可以为学生创设多种情境,也可以鼓励学生,亲自动手用小正方体,摆成立体图形并进行观察。在多种情境的练习下,学生也将对相关内容有着更加多样的认识。

  三、“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教学模式的意义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的教学模式,是在新课程标准改革下,对于传统教学,学生过于依赖教师现象的一次改革,也是让学生对自身学习负责的一次大胆尝试。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将极大的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作用,而淡化教师监督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比重。这也是为了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好地发挥自主性。

  四、结语

  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的提出,是为了提高学生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的自主独立性,也为教师能够通过,更加有效的引导方法指引学生学习,提供借鉴。对于“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教学模式的实践,还需要广大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不断思考,才能对于其中的漏洞加以弥补,加以改进,

  参考文献:

  [1]张丹. 创设情境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应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1):62-68.

  [2]刘云杉,王志明.尝试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的积极作用[J].高等教育研究,2008,(2):49-61.

  [3]钱民辉.多元文化背景下小学数学的未来发展趋势[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6):99-103.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